據來自烏克蘭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該國7000噸糧食經俄方控制的別爾江斯克港駛出,這些糧食將被運往友好國家,相關安全保障將由俄羅斯黑海艦隊新羅西斯克海軍基地的艦船提供。這也是經聯合國、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等多方會談后取得的一項積極進展。資料顯示,俄羅斯和烏克蘭均是全球最核心的谷物出口國,其中兩個國家的小麥出口超過6000萬噸,占全球小麥貿易總量的30%以上,玉米出口約為3600萬噸,占全球玉米出口量的20%,大麥和葵花油出口雖然絕對數量均在1000萬噸左右,但占全球的貿易比重卻分別達到30%和80%。正常年景下,全球大約有50多個國家從俄羅斯進口小麥,而烏克蘭更有“歐洲糧倉”的美譽。但自2月份以來,隨著俄烏關系惡化,黑海谷物出口渠道遭到破壞,歐美等國紛紛指責俄羅斯干擾烏克蘭糧食出口,引發全球糧價走高,食品供應出現短缺。但也有消息顯示,在烏克蘭谷物出口受阻的背景下,俄羅斯的糧食出口也受到極大壓制。據悉,在俄烏沖突之后,歐美等國加入對俄羅斯的相關制裁,相關措施包括禁止外國船只進入俄羅斯港口,禁止俄羅斯船只進入外國港口,禁止對俄羅斯大宗商品出口提供保險咨詢服務,特別是將俄羅斯從全球銀行間支付系統中剔除,導致包括谷物在內的俄羅斯大宗商品無法完成支付。這令原本就供應緊張的全球糧食市場面臨更大壓力,包括埃及、黎巴嫩等傳統依賴黑海地區的小麥出口的國家陷入困境中。最新消息顯示,由于供應體系不足,埃及實行多年的面包補貼計劃不得不進行覆蓋人群的縮減,截止目前已經有50萬人被剔除出食品補貼計劃之外。這種供應的不足除了來自小麥供應來源下降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全球小麥價格走高,使得該國的支付能力不足。在最新一期的采購中,埃及一次性買入81.5萬噸小麥,最低成交價格約為429.9美元/噸,但如果按照去年同期的國際小麥價格計算,埃及本次采購所支付的資金至少可以采購到160萬噸的規模。由于國際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太多,埃及目前正在尋找減少小麥進口的方法,將用于補貼面包的面粉提取比例從82%提高到87.5%,甚至在面包制作中使用土豆。同時,埃及還從需求出發,排除其他影響因素,在本次招標中對俄羅斯的小麥進行了采購。但與此同時,更多信息則顯示出,在本輪國際糧價的上漲過程中,歐美等國優先考慮的是本國供應問題。據悉,在指責俄羅斯抬高糧價的同時,歐美等國紛紛表示會幫助烏克蘭進行糧食出口業務,甚至在烏克蘭境內修建臨時倉儲設施。但最終數據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數據顯示,自2月24日以來,烏克蘭糧食出口總量約為400萬噸,僅為正常年景下月度出口量的70%左右,但其中葵花籽的出口量卻達到100萬噸的水平,占到整個糧食出口數量的25%。作為對比,目前烏克蘭等待出口的谷物數量卻還有1800萬噸。這是因為,烏克蘭雖有“歐洲糧倉”的美譽,但實際上就歐洲內部而言,烏克蘭谷物并不是不可替代的,歐盟本身就是小麥等谷物出口的主要地區之一。數據顯示,2021年歐盟出口小麥,面粉及制品3750萬噸,在俄羅斯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但歐洲50%以上的葵花油卻依賴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供應,特別是烏克蘭,每年占到歐盟進口精煉葵花油的35%-45%。隨著烏克蘭糧食出口渠道被阻斷,一度導致歐洲各國吃油困難,部分超市甚至出現限購,就連平時不會用于食用消費的棕櫚油也被擺上了貨架。這也是為何在幫助烏克蘭的糧食出口中優先選擇葵花籽的主因。目前,從好的消息來看,預計未來烏克蘭的糧食出口隨著黑海供應渠道的重啟,烏克蘭谷物對全球的供應會有實質性的增長,目前需要關注的是俄羅斯谷物出口。從出口種類和規模來看,俄羅斯在全球小麥出口市場無疑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雖然當前歐美等國已經表示不會針對性地限制俄羅斯糧食出口,但卻并未給出實質性的豁免措施,僅表示貿易商遇到困難時可尋求其幫助。另外,近段時間歐美等國還在談論限制俄羅斯大宗商品貿易收入問題,計劃對俄羅斯能源市場采取限價制裁,會否擴散至糧食市場仍有待觀察。而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俄羅斯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凈出口國,且在能源、金屬等眾多原料領域的出口規模龐大,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在多方平衡下,繞開西方國家的制裁,實現對俄羅斯大宗貿易商品的交易。但不好的消息是,隨著俄羅斯要求非友好國家用盧布結算天然氣,盧布匯率止跌回升,創下7年來的新高,成為今年全球走勢最強的貨幣,這令俄羅斯的商品出口受到損害。最新消息顯示,俄羅斯在推行能源盧布支付的同時,也在考慮對谷物市場進行改革,這其中包括將谷物出口關稅改為盧布結算、將谷物出口稅的計算基數從美元改為盧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