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麥持續(xù)下跌,到底是繼續(xù)持有還是離場,行情是否到頭?寧夏老師綜合考慮市場形勢提示現(xiàn)階段操作思路。為回饋中華糧網讀者的長期支持,本文繼續(xù)不選擇收費閱讀,如覺得有所啟發(fā)和收獲,可在文末選擇打賞作者。
小麥市場
自8月份開始,小麥尤其是2023產季的標準品小麥的市場價格形成了一個空中加油的模式,加速上行!然后進入9月份以后,小麥好像失去了方向,雖然也一度持續(xù)上漲,但總的趨勢還屬于是震蕩盤整,并沒有出現(xiàn)很多朋友期待的酣暢淋漓的大漲行情。之所以這樣,筆者之前在8月11日《小麥大幅上漲的時間節(jié)點研判》一文中已然提及,不再重復。
在中秋國慶長假初,小麥市場價格依然還是穩(wěn)步上漲,然而假期即將結束,風向突變,面粉企業(yè)收購價再次開啟持續(xù)下跌模式,讓習慣了小麥上漲的朋友非常不適應,甚至覺得不可理解。筆者也收到很多朋友該怎辦的咨詢,那么小麥的上漲趨勢轉變了嗎?行情到頭了嗎?現(xiàn)階段究竟該怎么操作?我們不妨探討一下!
新季小麥上漲的基礎邏輯
2023產季小麥自開秤初期一路上漲的基礎邏輯無非有兩點:
一、產情出現(xiàn)了問題
眾所周知,2023年新季小麥原本長勢雖不及2022產季,但還是有著正常豐收預期的。然而小麥主產區(qū)持續(xù)的爛場雨天氣完全改變了產情,不僅同比2022年減產幅度較大,而且標準品數(shù)量也大幅缺乏。
因此低價開秤后,在政策性糧食儲備輪入需求的拉動下,直接是高舉高打,開啟了持續(xù)上漲模式,輪入的高潮期在面粉加工企業(yè)的配合下還形成了空中加油之勢。那么現(xiàn)階段乃至未來,2023產季小麥的產情情況改變了嗎?答案也是很明確,沒有也不會改變!
二、小麥飼用規(guī)模大幅度增加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小麥走勢一直是非常平穩(wěn)的,但自從商品屬性比較強的玉米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我們的小麥和玉米市場價格聯(lián)動性不斷加強。
而2023產季的天氣因素導致出現(xiàn)了大量的非標準品和芽麥,同時玉米市場價格進入8月份后也是在不斷上漲,與小麥的價差持平甚至出現(xiàn)倒掛,因此不僅非標準品小麥和芽麥大量進入飼用環(huán)節(jié),甚至部分品質較好的小麥也進入了飼用環(huán)節(jié),導致小麥的飼用規(guī)模大幅度增加,從而對本來產情就出現(xiàn)了問題的2023產季小麥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隨著新季玉米種植面積的增加疊加豐產預期明確,玉米自9月初期就開始醞釀回調,進入九月下旬后更是開啟了殺跌模式,從而導致與小麥的價差幅度再次拉大,以品質最高的東北玉米當前到黃淮地區(qū)火車到站價2800元/噸左右為例,對比之前下跌幅度超過200元/噸。和我們的標準品小麥出庫價或是說是預期至少也有250-300元/噸的價差,而黃淮本地玉米今年單產和總產量也不錯,但同樣是受持續(xù)陰雨天氣的影響,黃曲霉素和嘔吐毒素都有些問題,當前16個水分左右收購價只有2600元/噸,凈糧出庫價也不到2650元/噸,這和當前小麥的市場價格價差更是驚人,即便是對標芽麥或非標準品小麥也是倒掛的。
因此目前可以基本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內小麥的飼用規(guī)模將會極大的收縮,甚至消失,也就是說2023產季小麥上漲的第二個基礎邏輯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如果說產情情況無法改變是小麥的一個利多因素,那么小麥的飼用替代大幅下降甚至消失對小麥市場價格后市來說一定是個利空因素。這里我們還需要清醒的認識到,政策性小麥儲備輪入已經進入下半場,甚至收官階段,后續(xù)對小麥市場價格和拉動作用將會極大地弱化。
因此對于小麥市場價格而言,能支持持續(xù)上漲的只有農戶和貿易商的惜售了。而和2022產季不同的是,2023產季我們的貿易型企業(yè)和貿易商的庫存目前基本都是有所盈利的,甚至說利潤豐厚也不為過,那么和2022產季小麥被動惜售不同的是,如果有風吹草動,集中離場也是正常的,從市場心理的角度來說,我們大多數(shù)人其實并不在乎是否曾經擁有,而在意的是得而復失!
未來一段時間壓制小麥市場價格的幾個因素
上面我們談到的都是小麥的需求支撐因素,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現(xiàn)階段和未來一段時間能壓制小麥市場價格的因素:
既然小麥的產情問題不可逆轉,那么對于我們的小麥市場價格而言,供應面是否增加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商品市場價格的波動最終是需要通過供需面的矛盾來反映的。
一、政策性庫存的輪出銷售
正常情況下,國慶節(jié)后我們的最低收購價小麥進入投放屬于常態(tài),按理說在市場嚴重缺乏標準品的大環(huán)境下,今年也不會例外。那么接下來的投放時間和投放規(guī)模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這也將是影響小麥未來行情走勢的重要因素。
但筆者以為當前管理層對市場的調控不僅非常精準,而且是非常友好的,因此政策面偏暖風向還是成立的,疊加之前去庫存化非常成功的因素,后續(xù)最低收購價小麥雖然競價銷售底價上調幅度有限,但投放規(guī)模也不會很大,因此對小麥的供需面影響有限。
而中央及省市縣四級儲備因為受制于架空期的影響,在年內甚至春節(jié)前即便有投放,數(shù)量也同樣是有限度的,特別是今年突發(fā)的爛場雨因素導致政策性補庫極度困難,因此在2024產小麥產情不明朗的情況下,相信輪出銷售是有所保守的。下方這張統(tǒng)計表格或許可以看到更直觀一些。
二、2022產季結存庫存
對2023產季小麥的供需面來說,2022產季的民間結存庫存也是一個不容小視的因素,雖然結存量各有說法,但相信也不會太低。但留到今天的,其成本也是非常之高的,且資金和儲存能力甚至抗壓能力都是超強的,因此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心結還是成立的,對銷售價格的預期同樣是非常高的,不至于輕易被逼倉繳槍,因此從目前來說,對當前小麥市場價格的壓力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