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8月末,國內小麥市場在經歷一周左右的偏強運行之后,近日呈現企穩態勢。隨著小麥上市量增加,用糧企業采購量穩定,持續上行面臨的壓力較大。糧油市場報特約分析師預計,近期在階段性需求回暖的提振下,小麥行情將維持震蕩格局,需繼續關注政策調控動態、市場購銷主體心態變化以及用糧企業采購力度等。
小麥市場報價穩中偏強
8月中下旬,主產區小麥報價整體維持穩中偏強態勢,周末起上調步伐逐漸放緩,個別下調,而近兩日華北地區降雨再度影響上量提振行情,小麥價格在漲漲跌跌中小幅震蕩調整。截至8月27日,主產區面粉加工企業普麥主流收購報價:河北1.215~1.24元/斤,河南1.22~1.248元/斤,山東1.212~1.26元/斤,安徽1.238~1.25元/斤,江蘇1.237~1.251元/斤。中儲糧增儲對市場起到基本的托底作用,小麥價格整體區間運行,暫無大的影響。隨著面粉企業提高收購價格,基層糧點小麥裝車價格亦同步上調,部分持糧主體陸續出售。市場主體反映,雖然面粉加工企業近期陸續上調收購價,但是要求提供稅票,扣費事項雜,實際出售價格并沒有那么高,所以當前小麥漲價趨勢不是很明顯。糧油市場報特約分析師認為,面粉加工企業是小麥最終需求的主導力量,“麥強面弱”的局面令很多企業經營困難,由于對未來供給并不擔憂,再加上下游需求平緩,所以囤積原糧意愿不強,提價謹慎。從現貨市場來看,在小麥報價反彈的情況下,順價出售量有所增加,但同時也給上行乏力的小麥市場持續施壓,近日調價范圍已大幅縮窄,小麥行情或進入拉鋸局面。
增儲政策穩住市場信心
今年新麥上市以來,中儲糧及各級儲備采購推動麥價在合理區間運行。糧油市場報特約分析師認為,中儲糧適時增加收儲庫點,一定程度上穩住了市場心理,緩解了市場主體的焦慮,解決了部分糧源的銷售渠道問題,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種糧農民的利益,政策維穩態度明確。當前,各地儲備采購已進入尾聲,競價交易成交價格也較上市初期明顯下降,部分企業掛牌價格偏低導致市場主體參與積極性不高,貿易商處境艱難。8月21日,河南鄭糧商貿有限公司采購5000噸2024年產三等小麥,底價2480元/噸,全部流拍(平頂山東火車站車板價);河南牧原糧食貿易有限公司采購1000噸2024年河南產三等小麥,底價2490元/噸,全部流拍。8月26日,廣東肇慶市嶺南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委托采購2024年國產三等白麥3924.27噸,全部成交,底價2660元/噸,成交價2660元/噸(圍包散儲,倉庫堆好交貨)。8月27日,陜西佳縣糧食儲備庫采購2024年河南產二等縣級儲備小麥1500噸,全部成交,成交價2640元/噸;安徽光明槐祥工貿集團有限公司競價采購2024年產小麥2000噸,底價2440元/噸,流拍。
飼用需求較難有所改觀
近日,華北地區陰雨天氣使得市場購銷量減少,同時部分貿易商也產生惜售情緒,企業庫存下降,提振采購價格反彈走高,山東部分企業一天上調多次。截至8月27日,山東水分14%玉米收購價2290~2460元/噸,遼寧錦州港水分15%、容重720g/L玉米報價2310~2330元/噸,廣東蛇口港水分15%玉米散糧成交價2460~2480元/噸。從目前玉米市場多方博弈的局面來看,華北及山東震蕩依舊是主旋律,部分地區仍有小幅走強預期,同時也需看到供強需弱的局面依舊,價格上漲仍較吃力,也需降低心理預期。糧油市場報特約分析師認為,在玉米價格上漲動力不足、替代品較多的背景下,小麥飼用替代短期內較難實現大的改觀,飼用渠道很難拉動小麥行情。
國際麥價處于近年低位
美國冬小麥收獲臨近尾聲,春小麥收獲加快,季節性收獲壓力增加,再加上黑海地區小麥供應充足、價格低廉,美國小麥出口依舊面臨激烈競爭,價格持續低位運行。截至8月23日當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軟紅冬小麥期貨基準合約收低4.4%,處于近四年低點水平。咨詢機構ProZerno發布的報告預計,2024年俄羅斯谷物產量為1.28億噸,其中小麥8300萬噸。俄羅斯農業部發布通告,將未來一周的小麥出口關稅(盧布計價)調高10%。俄羅斯未來可能下調產量預估或支撐市場。8月22日,美國軟紅冬小麥美灣FOB價213美元/噸,美國硬紅冬小麥美灣FOB價244美元/噸;8月23日,烏克蘭制粉小麥FOB價225美元/噸。(原文刊登于2024年8月29日糧油市場報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