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沒放鞭炮慶祝!”
臺灣的石斑魚養(yǎng)殖業(yè)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由于特殊的水溫環(huán)境,加上頂級的繁育技術,讓臺灣擁有了“石斑魚之鄉(xiāng)”的美譽。日本等東南亞國家甚至歐美地區(qū),都愿意從臺灣進口石斑魚,制成上等的料理。大陸老百姓愛不愛吃石斑魚呢?據臺灣媒體報道,以上海世博會為例,開幕當天就有70噸臺灣石斑魚銷到大陸。對此,石斑魚業(yè)者說:“我們看好大陸石斑魚市場,現(xiàn)在評估它每年成長20%。”
在前不久簽署的ECFA中,石斑魚被列為早收清單項目之一,也就是說一旦ECFA開始實施,臺灣進口到大陸的石斑魚的關稅馬上降為零。難怪馬英九向漁民打包票說,會讓臺灣躍居石斑魚全球最大出產地。島內石斑魚最大產區(qū)屏東縣的漁民聽了這話哪里還坐得住。有“石斑大王”之稱的龍佃海洋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戴昆財,在艷陽下指揮工人擴建養(yǎng)殖廠。他說,簽ECFA后整個產業(yè)鏈都受惠,現(xiàn)有的11公頃養(yǎng)殖池不夠用,
“ 天氣再熱也要趕工”!
2009年的“8·8風災重創(chuàng)臺灣養(yǎng)殖業(yè),屏東縣佳冬鄉(xiāng)養(yǎng)殖戶謝進明的4公頃魚池損失超過千萬元新臺幣。經過一年的辛苦清淤、放苗復養(yǎng),還背著數(shù)百萬元漁業(yè)貸款。但現(xiàn)在因為ECFA,謝進明的好心情全寫在臉上,“未來訂單滿滿,只差沒放鞭炮慶祝”!林邊鄉(xiāng)的養(yǎng)殖戶余富能撈起一尾青石斑說,最近龍膽石斑漲到280元一臺斤,“價錢好,沒人怕累,只怕沒市場”。
長年跑香港的臺灣德河海洋生技執(zhí)行長吳智謀感觸最深:“過去臺灣活魚必須先賣給貿易公司或者是賣到香港轉銷,到對岸已是第5手,中間被剝了幾層皮,說實在賺的都是辛苦錢。但有了ECFA之后利潤變豐,大家都開心。”臺灣活魚運到香港至少要一天半的時間,但如今兩岸直航,從臺南安平港到廈門只要幾個小時。吳智謀說以后魚不必往香港送了,“大陸有那么大的市場,何必舍近求遠?”
過去在沒有ECFA的保障下,吳智謀常聽到漁民抱怨活魚送到大陸容易被砍價,因為不然就得原船運回。現(xiàn)在有了ECFA保障,魚送到大陸可以放在“暫養(yǎng)場”,今天不賣明天賣,一定能賣到好價錢。
民進黨最怕的事來了
盡管前景一片光明,但漁民們的心仍懸在空中。如今ECFA只在臺“立法院”通過了二審,還有三審要過。如果民進黨“立委”堅持逐條審議,那審個幾年都有可能。“拜托,別再吵了,我們要的就是賺錢,好過活!”養(yǎng)殖業(yè)者鄭育仁道出了眾多漁民的心聲,唯恐苦盼多年的商機在政治紛擾中再度流失。
民進黨為了阻止ECFA在“立法院”大打出手,甚至不惜用計時器砸得國民黨“立委”吳育升眉角流血,以至縫了8針。民進黨為何要如此恐慌?因為除了臺灣南部的屏東縣,民進黨大本營高雄縣也是石斑魚的主產區(qū),外銷年產值近25億元新臺幣。年產量5000噸的高雄縣永安鄉(xiāng)目前正加緊與生產魚苗的云林縣、嘉義縣漁民接觸,要聯(lián)手向大陸市場邁進。高雄縣養(yǎng)殖漁業(yè)發(fā)展協(xié)會總干事陳文閣指出,永安鄉(xiāng)石斑魚和龍膽石斑有七至八成銷往大陸,去年每臺斤石斑外銷價格約140元新臺幣,因大陸市場需求量增加,價格增至240元,最高時甚至達280元,ECFA落實后預估大陸市場需求會增加一倍。
為了贏得年底的“五大都”選舉,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終于在7月5日松口承認:“ECFA對石斑魚外銷很有幫助。”陳菊甚至拋下民進黨逢ECFA必反的路線,對漁民喊話說:“對漁民有利的部分,咱都大力支持、大聲擁護!”如果臺灣中南部老百姓都在兩岸交流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民進黨抨擊ECFA的謊言將會一一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