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正文

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突發事件救助應急預案

  作者: 來源: 日期:2010-12-29  
    1 總則

    1.1 目的

    建立健全應對肉雞產業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內對雪災冰災的緊急救助行為,提高緊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緊急救助,及時、妥善地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工作,合理配置抗災救災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雪災冰災造成的損失,最大程度地保障肉雞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2 適用范圍

    本方案是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應對雪災冰災的緊急行動方案,凡在我國發生突發的雪災冰災天氣對肉雞生產造成危害的應急反應,適用于已經發生的雪災及其引發的肉雞死亡等次生災害的應急反應。

    1.3 處理原則

    1.3.1 應對雪災冰災要以預防為主,群防群控。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做到提前預防、快速行動、嚴格處理。

    1.3.2 遵循國家各項應急預案的原則,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級負責、分級管理。

    1.3.3 充分發揮一線應急部門的自救作用。

    1.3.4 體系內各部門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1.3.5 快速反應、上報,高效運轉。

    2 應急機構與職責

    2.1 應急中心

    體系應急中心由體系執行專家組成員組成,首席科學家擔任主任,分管應急工作的執行專家擔任副主任。

    區域應急中心按華南、華中、華東、華北、東北、西南、西北區域劃分,由區域內崗位專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組成各區域應急中心成員,由體系應急中心指定人員擔任區域應急中心組長。區域應急中心受體系應急中心的指揮。

    2.1.1 體系應急中心的職責

    體系應急中心負責研究制定發布各種應急救助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實施方案,組織、協調開展救助活動;實時監控,指導、督促地方開展救助工作,落實各項措施。同時上報該體系管理的農業部、財政部等政府部門。尤其是對于無法解決的重大事件更要及時上報農業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在主任的統一領導下,副主任協助主任組織、協調、管理和處理應急事件。

    2.l.2 區域應急中心的職責

    區域應急中心統一負責對各自區域內應急事件處理的指揮、上報工作和(或)提出解決方案;服從與執行體系應急中心的指導意見或實施方案,負責組織、協調、處理本區域內突發事件等。

    2.2 應急協作部門組成及職責

    應急協作部門包括交通部門,以及各級公安武警部門、氣象部門、通訊部門等。

    氣象部門負責發布雪災冰災天氣預報,為應急中心提供氣象支持。交通部門為救災減災物資的輸送提供道路支持和協調。通訊部門主要保障在雪災冰災條件下的通訊順暢。公安武警部門緊急狀況下為救災減災工作做好安全保衛工作和社會治安維護工作。

    2.3 日常管理機構

    體系應急中心,即體系首席科學家辦公室負責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3 應急響應

    對于無法避免的雪災冰災,根據其發生過程,性質機理,危害程度,波及范圍等因素可分為Ⅰ級響應、Ⅱ級響應、Ⅲ級響應和Ⅳ級響應。根據當地情況建立完善的雪災冰災預報系統,如有災情,應急單位先進行自救,區域應急中心派人調查、協助應急單位處理,并上報。體系應急中心向上級相關部門或協會反映情況,制定、下達解決措施或方案。

    3.1 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條件)

    3.1.1 Ⅰ級響應

    長江以南地區監測或預報最低氣溫低于0℃且平均氣溫低于8℃的降雪(或冰雨)臺站數≥5個。長江以北地區(不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大部)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受災面積達5個以上縣,預計或已經在12小時內降雪量達4毫米以上。東北地區(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大部)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降至零下20℃以下,12小時內降雪量6毫米以上,或降雪量已經達到5毫米以上且可能出現中等強度降雪,地面有積雪并有結冰現象出現,可能造成某一縣級行政區域內公路或鐵路運輸受阻,及對災區居民出行產生影響,對本地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威脅,對災區肉雞業正常生產和經營造成影響。

    3.1.2 Ⅱ級響應

    長江以南地區監測或預報最低氣溫低于-1℃且平均氣溫低于5℃的降雪(或冰雨)臺站數≥5個。長江以北地區(不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大部)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受災面積達10個以上縣,預計或已經在12小時內降雪量達4-6毫米。東北地區(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大部)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降至零下25℃以下,12小時內降雪量6毫米以上,或降雪量已經達到6毫米以上且可能出現中等強度降雪,地面有積雪并有結冰現象出現,已造成某一縣級行政區域內公路或鐵路運輸受阻,及對災區居民出行產生影響,對本地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威脅,已對災區肉雞業正常生產和經營造成影響。

    3.1.3 Ⅲ級響應

    長江以南地區監測或預報最低氣溫低于-1℃且平均氣溫低于3℃的降雪(或冰雨)臺站數≥10個;或者省主要交通干道持續6小時積雪;或者監測或預報1個以上設區市范圍出現雨淞、冰凌直徑在5毫米以上或道路結冰。長江以南地區(不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大部)出現持續10天以上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1/2以上縣受災,預計未來12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10毫米以上,局部地區降雪量將達到15毫米以上。東北地區(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大部)12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降至零下30℃以下,12小時內降雪量10毫米以上,或降雪量已經達到10毫米以上且可能出現中等強度降雪,并有可能持續大范圍的交通受阻或供水、供氣中斷;或者造成某一地區境內糧、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緊俏,市場價格異常上漲,對災區居民基本生活產生較大影響,已對肉雞業正常生產和經營造成較大影響。

    3.1.4 Ⅳ級響應

    長江以南地區監測或預報最低氣溫低于-5℃且平均氣溫低于0℃的降雪臺站數≥10個;或者省主要交通干道持續12小時積雪;或者監測或預報2個以上設區市范圍出現雨淞、冰凌直徑在10毫米以上或道路結冰厚10毫米以上。長江以北地區(不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持續15天以上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2/3以上縣嚴重受災,預計未來24小時內大部地區降雪量仍將達到15毫米以上。北方地區(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大部)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降至零下32℃以下,6小時內降雪量10毫米以上,或者12小時內降雪量20毫米以上且還將持續出現中等強度降雪,造成某地區大范圍的交通受阻或供水、供氣中斷,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已嚴重影響災區居民生活和肉雞業正常生產和經營。

    對救助能力特別薄弱的地區等特殊情況,上述條件可酌情降低。

    3.2 應急技術措施

    3.2.1 Ⅰ級響應應急技術措施

    (1)要及時掃除雞舍頂層積雪,在雞舍內增加保暖設施,北方可以多燒燃煤保證雞舍溫度適宜。尤其是存在隱患的老、舊雞舍,防止雞舍坍塌,避免更大的傷害。全面排查雞舍水電等基礎設施對電路進行檢修和排查,排除安全隱患,及時更換老化、破損電線,避免因漏電造成損失。

    (2)要注重局部保溫,為雞舍提供保溫設施如保溫傘、熱風爐或煤爐,防止雞扎堆出現壓死現象,同時要注意適當通風,以免發生煤氣中毒,安全防火。

    (3)平養肉雞要加厚墊料且保持墊料干燥,加強密封措施。

    (4)注意消毒,尤其是圈舍內的衛生,防止細菌病毒入侵。

    (5)加強孵化環境的保溫措施,防止外界低溫造成已出殼雛雞凍死;減少低溫造成的孵化溫度波動對在孵種蛋孵化率的影響;根據天氣狀況,調整孵化操作時間,避免胚蛋冷刺激,如照蛋、移盤、出苗等盡量調整到中午天氣好的時候,減少寒冷天氣對孵化生產的影響。

    (6)保障飼料供應。清理、清點庫存飼料,根據預計的斷料天數,計算平均喂料量,采取限制飼喂措施,每天限量或隔天飼喂。如果某個生長階段飼料不足,則可用其它階段飼料代替。庫存不能滿足最低需要的,可以使用糧食或單一原料代替。玉米、小麥、稻米可以直接飼喂,有條件的可以搭配豆粕(餅)、棉粕、菜粕等蛋白質飼料、預混料,原料粉碎到適當的粒度使用。以豆粕作為單一蛋白質飼料的用量不應超過40%,以棉籽粕、菜籽粕或其他雜粕作為單一蛋白質飼料的用量不應超過10%,麥麩或米糠用量不應超過15%;薯干經粉碎后飼喂,有條件可搭配玉米、餅粕類原料、預混料;生馬鈴薯煮熟后拌料飼喂;白菜、胡蘿卜等冬儲蔬菜也可切碎后拌料或直接飼喂;預混料的用量嚴格按照產品標簽或說明書推薦的劑量使用。

    3.2.2 Ⅱ級響應應急技術措施

    (1)及時清理雞舍頂棚,加固雞舍,防止雞舍坍塌,避免更大的人畜傷害。

    (2)加強保溫措施,尤其是局部保溫,提供適宜的生長、生活溫度,防止雞扎堆出現壓死現象。尤其是幼雛,在缺乏保暖條件的情況下很容易大量被凍死;種雞對飼養條件的改變也非常敏感,由于天氣寒冷,其生產性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寒冷天氣保溫可采取如下幾項措施:①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在正常密度下,約增加5%~10%有利于保溫;②關閉門窗,如果發現禽舍頂棚和北墻有結霜現象,應增加保溫層的吊棚,用塑料布或油氈紙增加隔溫層,堵嚴北窗;③有條件的養雞戶增加煤爐或保溫燈給雞舍升溫;④種雞加強密封措施,如半封閉飼養時采用彩條布等密閉雞舍;⑤放養雞減少舍外運動時間。但在保溫取暖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通風及防火安全。

    (3)肉雞多添加墊料且保證墊料干燥,還要適時免疫,防止由于寒冷天氣引起的傳染性支氣管炎、禽流感、新城疫等冬季常發病的發生。

    (4)盡量使用20~25℃的溫水喂雞,避免飲用雪水,在飲水中添加多維、電解質等保健、抗應激藥物。

    (5)飼料應現拌現喂,防止冰凍,有條件的生產場可以喂熱料。調整日糧營養水平,由于天氣寒冷,雞只基礎代謝大量增加,因此對于未到上市日齡的肉雞提高其日糧營養濃度和增加喂料量。對已到上市日齡肉雞則適當調低日糧營養濃度,以滿足基礎代謝為主要目的,盡量降低損失。

    (6)減少應激原,防止應激發生。氣候變化異常,雞只抵抗力下降,因此要減少應激,合理轉料,在進行疫苗接種和斷喙時按照“強弱、大小,病雞進行隔離飼養”的原則進行合理分群,加強護理,僵雞、殘雞應及時淘汰。

    (7)抓好育成期均勻度,控制肉種雞體重,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控制體重一般都通過限制采食量來達到,但限于目前的低溫條件,加之空氣濕度大、飼料水分比通常要高而使飼料能量濃度下降,如在日糧能量嚴重不足的條件下限食只能適得其反,所以限食要根據實際所使用的日糧營養水平而定。保證良好的光照措施,保持種雞性成熟和體成熟的協調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理想的蛋重和開產后的產蛋率。

    (8)對受凍后未死亡的雞只應根據當地或本場(戶)條件,在有關職能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采取靈活多樣的自救和互救應急保護或處理措施。如及時進行雞群轉移并實施相應的保溫措施;對已達上市標準的雞群及時出欄或屠宰等,努力把受災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9)其它同Ⅰ級響應應急技術措施。

    3.2.3 Ⅲ級響應應急技術措施

    (1)此時期可按照其嚴重程度采取必要措施,根據雞舍的牢固程度可考慮雞群轉移,但轉移過程中要謹慎,防止雞群應激,產生不良影響。

    (2)在保證雞群的溫度濕度的基礎上,封閉雞舍采取通風機通風。

    (3)密切監測抗體水平和雞群動態,調整日糧營養水平,防止疾病發生。

    (4)強化生物安全措施,注意消毒。

    (5)隨時了解天氣和交通信息,及時補充飼料、燃料等原材料儲備,同時盡快將上市肉雞出售。

    (6)建立完備的應對災害體系做好應急物資儲備,一旦發生重大疫情,確保能及時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預案,及時報告和處置,防止擴散蔓延。

    (7)其它同Ⅱ級響應應急技術措施。

    3.2.4 Ⅳ級響應應急技術措施

    (1)根據災情需要,緊急調集有關技術專家或專業人員赴災區進行協助指導,同時調集物資、資金、交通工具等用于搶險救災;

    (2)根據救災工作需要,在緊急轉移、安置災民的同時,對雞群采取必要的、應急保護或相應的緊急處置措施;

    (3)根據災情,必要時可成立現場抗災救災工作前方指揮部,協調、指揮抗災救災工作。

    (4)其它同Ⅲ級響應應急技術措施。

    3.3 體系內部實施的應急救助措施內容

    3.3.1 體系內部要及時了解災情,加快應急反應時間,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提出最有效的方法。

    3.3.2 按照就近原則,協助災區購買和運輸搶救物資。

    3.3.3 組織專家隊伍奔赴災區進行現場指導工作,處理災后事宜并幫助和督促相關人員進行災后生產。

    3.3.4 每年根據災害特點組織一兩次演習,檢驗并提高應急準備、指揮和響應能力。

    4 監測預警和報告

    4.1雪災監測指標

    輕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20%以上;

    中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40%以上;

    重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60%以上。

    雪災的指標也可以用其它物理量來表示,諸如積雪深度、密度、溫度等,不過上述指標的最大優點是使用簡便,且資料易于獲得。

    依托現有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和國家肉雞產業體系2個網絡平臺以及雪災的監測指標,上報下達,通過后臺管理系統的功能,相應體系應急中心要加強對監測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保證監測質量。

    4.2 預警

    4.2.1 雪災預警信號

    雪災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黃色為三級防御狀態,橙色為二級防御狀態,最嚴重的紅色表示一級緊急狀態和危險情況。

    (1)雪災黃色預警信號

    含義:1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肉雞業有影響的降雪。

    防御指南:做好一般性防凍防寒工作。

    (2)雪災橙色預警信號

    含義:6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肉雞業有較大影響的降雪,或者已經出現對交通或肉雞業有較大影響的降雪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雞場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

    其它同雪災黃色預警信號。

    (3)雪災紅色預警信號

    含義:6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肉雞業有重大影響的降雪,或者已經出現對交通或肉雞業帶來嚴重影響的降雪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①必要時關閉道路交通;②相關應急處置部門隨時準備啟動應急方案;③做好對雞場的救災救濟工作;其它同雪災橙色預警信號。

    4.2.2 暴雪預警

    暴雪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Ⅳ級)、黃色(Ⅲ級)、橙色(Ⅱ級)、紅色(Ⅰ級)表示。

    (1)暴雪藍色預警信

    標準: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或者已達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肉雞業有影響。

    防御指南:①體系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準備工作;②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應當進行道路、鐵路、線路巡查維護,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③雞場要儲備飼料,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準備;④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壓的臨時搭建物。

    (2)暴雪黃色預警信號

    標準: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6毫米以上,或者已達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肉雞業有較大影響。

    防御指南:同藍色預警信號。

    (3)暴雪橙色預警信號

    標準: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者已經對肉雞業帶來較大影響。

    防御指南:①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的應急工作;②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壓的臨時搭建物;其它同黃色預警。

    (4)暴雪紅色預警信號

    標準: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5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者已經對肉雞業帶來重大影響。

    防御指南:①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的應急和搶險工作;②做好雞場救災救濟工作。

    各相關區域應急中心根據雪災冰災的預警信息,按照它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級別,在保證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結合災害區域所造成肉雞損失的程度及時做出體系內的相應級別的預警。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提高相應雞場對突發雪災冰災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各類可能的雪災冰災的發生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其它同橙色預警。

    4.2.3 預警級別

    預警級別依據雪災冰災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一般劃分為四級:Ⅰ級(特別嚴重)、Ⅱ級(嚴重)、Ⅲ級(較重)和Ⅳ級(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這四個預警級別(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分別和前述的四個響應級別或應急啟動條件(Ⅳ級、Ⅲ級、Ⅱ級和Ⅰ級)相對應。

    預警信息包括雪災冰災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通信、信息網絡、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方式進行。

    4.3 報告

    體系內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各指揮部報告突發事件及其隱患。

    4.3.1 報告形式

    體系內各位崗位專家和綜合試驗站應按規定的報告表形式填寫上報。體系外與肉雞產業相關的企業和個人可以電話、郵件或書面形式報告給體系內相關人員。

    4.3.2 報告時限和程序

    重大事件應以在事發當天的4小時內上報,一般事件以在事發當天的24小時內上報,直接上報給區域和體系應急中心。由體系應急中心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響應及級別。

    4.3.3 報告內容

    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具體情況(如疫病的發病動物品種、來源、有無疫病的發生、弱體數量、死亡數量、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議、報告的單位和個人、聯系方式等。

    5 應急響應的終止

    根據各類事件終止的具體要求實行。災情和救災工作穩定后,由體系應急中心決定終止響應。

    6 善后工作

    自然災害發生后,加強災后救災復產工作指導,加強消毒防疫檢疫工作,預防疫病流行;協助災區做好損毀工程修復、重建等。

    6.1 具體措施

    6.1.1養殖戶方面

    (1)組織力量,搭建或修復圈舍,加固危房危舍;并做好受災雞群的轉舍轉圈,盡快將雞群轉移至安全地帶,避免風吹受寒,減少受災后雞群損失。

    (2)徹底清除死亡雞群。迅速組織人員清理、集中死亡畜禽,因地制宜地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

    (3)加強圈舍和場地消毒。大災之后極易導致疫病的流行,尤其是當前大雪覆地,野禽易向人畜(禽)聚集區覓食棲息,從而易造成疫情傳播。各鄉鎮街要積極組織人員,開展對畜禽圈舍和場地的全面徹底的消毒工作。

    (4)加強災后動物防疫工作。特別要注意對禽流感、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易發病的防治;對重大動物疫病堅決執行強制免疫政策,確保免疫密度,提高免疫保護水平;對已免疫接種的畜禽,可根據具體情況,必要時強化免疫一次,預防災后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暴發和流行,確保災后無疫情。發現異常盡快與當地動物衛生部門聯系。

    (5)做好飼料等物資儲備

    6.1.2肉雞產業技術體系或畜牧管理部門方面

    (1)加強疫情監測工作。要注意對雞場的監測與巡視,仔細觀察雞場總體的狀態,嚴格動物疫情報告制度,完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和撲滅機制;要加強預防接種;一旦發生疫情,必須按照“早、快、嚴”的控制原則,采取果斷措施予以撲滅。

    (2)加強流通領域的監管。嚴防死禽及其產品流入市場,確保消費者的肉食安全。

    (3)做好技術指導和物資保障工作。要切實加強對災后生產自救的技術服務工作,指導養殖場戶做好禽舍保暖的基礎上,注意通風;保證災后恢復生產的飼料、藥物、消毒劑、疫苗等物資的供應,積極引導農民及時增養補欄,努力將雪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6.2 核查災情

    災情穩定后,災區所在的區域應急中心應立即組織災情核定,建立因災倒塌肉雞房舍、肉雞損失數量,上報體系應急中心。

    6.3 后期評估

    突發雪災冰災后,各相關區域應急中心組織有關人員對突發自然災害處理情況進行評估,提出改進建議和應對措施。

    6.4 考核

    把各崗位專家、綜合實驗站站長對處理應急事件的態度、積極性、處理方式和解決結果等納入到體系考核的內容。

    7 附則

    7.1 該應急技術方案管理與更新

    該方案要定期評審,并根據突發事件的形勢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

    7.2 方案實施時間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