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燒烤季、海洋休漁期接踵而來,這讓海鮮種類數量相對減少、價格相對上漲。昨天,記者咨詢了沈陽本地淡水魚養殖人員,對方表示這和供應量減少有關,再過一個月這種情況會轉變。
“這段時間淡水魚確實在漲價。”鐵西區興工街農貿市場的一位攤主以鯉魚舉例,“上個月6-7元/斤,現在7-8元/斤,上漲了15%左右。而去年同期鯉魚才5-6元/斤。”
新民市前當堡淡水魚交易市場業戶趙先生告訴記者,淡水魚零售價一般都維持在一個區間,但這三個月淡水魚批發價變化很大。草魚和鯰魚上漲得最厲害,3月時都3元多/斤,現在已經分別漲到了7.5元/斤和7元/斤,上漲了1倍。
據介紹,由于飼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上漲,近年的淡水魚養殖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以前當堡為例,一個魚塘的成本要幾十萬或上百萬,有的養殖戶只好減少淡水魚飼養量。同時,淡水魚不像生豬和肉雞,只有一個品種,可以輕松掌握養殖量從而判斷市場行情。淡水魚共有20多個品種,一些養殖戶隨意下苗,這就導致部分品種供應量不同。“這段時間,草魚、鯰魚、鯉魚需求量大,供應量少,價格也就上漲了。”
養殖戶趙先生說,其實淡水魚價格每年都會經歷3月份低迷、夏季上漲的趨勢。三四月份恰是每年清塘的時候,淡水魚都會有大量的上市,價格便宜,四五月份以后,剛剛投苗的淡水魚正在成長期,出塘量少,價格自然就高。一直到8月份,隨著出塘量的增高,價格才會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