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啟東市把培育現代漁業園區、發展漁港經濟作為推進啟東轉變漁業增長方式,實現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根據最新部署要求,全市擬建成2個省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區、10個以上省級現代漁業示范基地、1個國內一流特大型現代化漁港。
啟東市海洋水產資源豐富,有魚、蝦、蟹、貝、藻類等300種之多。2013年,該市實現漁業總產值58億元,漁業直接出口創匯超7000萬美元。作為江蘇省重要海洋漁業基地,全市漁業發展基本實現“良種化、設施化、信息化、生態化”目標。
記者從當地了解到,為加大淺海開發力度,按照南通市淺海養殖發展規劃,結合呂四港灘涂面積大幅縮減的實際,啟東計劃進一步擴大文蛤、雜色蛤淺海底播養殖規模,重點發展紫菜插桿式養殖、太平洋牡蠣淺海筏式養殖,完善西施舌淺海繁養保護區管理機制,挖掘淺海養殖巨大潛力。預計到2017年,淺海利用面積在20萬畝以上,養殖產量4萬噸。
為穩定海洋捕撈態勢,該市通過實施“小改大、木改鋼、近改遠”的系統工程,使海洋捕撈結構明顯優化,漁船裝備水平得以提高,海洋捕撈能力和效益得到提升。預計到2017年,全市70%以上的捕撈漁船將完成標準化改造,海洋捕撈產量穩定在20萬噸左右。全市在國外生產的遠洋漁船達到20艘,遠洋漁業產量達到3萬噸,進一步確立江蘇海洋漁業強市的地位。
在著力推進水產園區發展方面,啟東市重點建設臨海高效設施漁業園,主要規劃南美白對蝦、三疣梭子蟹與脊尾白蝦的養殖,打造啟東現代漁業精品園。同時還將建成10個以上省級現代漁業示范基地、示范村,培育一批較高水準的市級現代漁業園區。到2017年,啟東市高效設施漁業面積占總養殖面積將達28%以上,比2014年上升6個百分點。
此外,為加快呂四國家中心漁港建設,該市充分挖掘呂祖文化、海洋文化,把漁港建設與海洋風情區建設融為一體,精心實施漁港碼頭、交易中心、避風港、海鮮特色街等精品工程,體現一流漁港、一流形象、一流服務、先進的水產品交易模式,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漁鄉古鎮風情的現代化、多功能、綜合性漁港風情區,形成水產品交易區、水產品加工區、商業街區等15個功能區。
最終,呂四漁港將成為占地7422畝,形成漁港碼頭岸線7663米,停泊漁船數量2300艘,魚貨年卸港量25萬噸,國內一流的特大型現代化漁港,到2017年,全市水產品產量達到40萬噸,水產品出口創匯達到1億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