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臺風“海鷗”登陸海南文昌。省會海口自9月15日傍晚起下起大雨。16日凌晨始更是狂風暴雨大作。海口多個河流漫堤,海水倒灌,市內多條馬路被淹。
今年第15號臺風“海鷗”16日9時40分登陸海南文昌,之后12時45分前后在廣東徐聞南部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3級(40米/秒),復制了此前臺風“威馬遜”的登陸路徑。
記者16日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防總)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已轉移人口約53.3萬人,超過8萬艘漁船回港避風。
根據國家防總提供的數據,海南省25986艘漁船回港避風,共轉移海上作業人員和危險區群眾34.16萬人。廣東省44396艘漁船已全部回港避風,共轉移海上作業人員和危險區群眾15.11萬人。廣西自治區有12818艘漁船回港避風,共轉移海上作業人員40455人。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通知部署臺風暴雨防范工作,并將根據臺風發展動向,進一步細化防御措施。
國家防總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其它災情正在進一步統計中。
中央氣象臺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表示,“海鷗”登陸強度弱于今年第9號臺風“威馬遜”,路徑上與“威馬遜”相似。今年7月中旬三次造訪中國的強臺風“威馬遜”為中國41年來登陸華南的最強臺風,共造成46人遇難25人失蹤。
作為今年第二個襲擊華南沿海地區的臺風,許映龍表示,“海鷗”也將給華南地區造成嚴重影響。
中央氣象臺預計,“海鷗”16日下午將進入北部灣海面,并逐漸向中越邊界到越南北部一帶沿海靠近,預計進入北部灣時強度為臺風級到強臺風級。
預計16日14時至17日14時,南海西北部、珠江口、廣東中西部沿海、海南島東部和北部及其沿海、瓊州海峽、北部灣、廣西沿海將有9至11級大風,部分海域和地區陣風可達12至13級,“海鷗”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和地區的風力有12至13級,陣風可達14至15級;廣西、海南、廣東、云南等地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有特大暴雨(250至300毫米)。
與第九號臺風“威馬遜”(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相比,本次臺風最大風力(13級)相對較弱,加上水產養殖戶提前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防范:把達養成規格的魚蝦捕獲上市(兩廣海區的金鯧魚已大部分起捕,流向市場或者進入了冷庫,但海南絕大多數金鯧魚仍待在網箱內,預計臺風對海南網箱養殖會產生極不利的影響),把養殖設施進行加固加牢,并加強池塘防應激工作等。業內人士預計本次臺風對水產養殖業損失不太大。海南樂東縣佛羅鎮養殖戶稱,臺風對海南西線地區造成損失不算大,湛江東騰飼料陽江區經理稱,陽江地區大風不足10級,但對蝦或者水產養殖的具體情況還需要等到風過雨停后檢查后,才能統計出真實的數據。對此,北海養殖戶林紹華也表示,目前廣西北海外面正風大雨大,養殖塘的情況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