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水產 » 正文

6月份全國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作者: 來源: 日期:2015-06-10  

  5月,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汛期,南方部分地區暴雨頻發,天氣形勢復雜多變,給水產養殖帶來諸多不利影響。6月是水產養殖生產旺期,也是水生動物疾病高發期,需加強水產養殖生產管理,特別是水質調控。

  一、病害預測

  根據近幾年同期全國水產養殖病害監測數據和今年各地養殖水生動物發病情況看,6月份需關注以下疾病:

  (一)重點關注疾病

  1.白斑綜合征:往年主要發生對象為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日本對蝦等,2014年有克氏原螯蝦主產地也發生了該疾病,白斑綜合征感染宿主范圍有擴大趨勢。今年,已有克氏原螯蝦部分養殖區發生該疾病,發病區平均發病率在60%左右,最高死亡率達20%。各沿海省份對蝦主養區及江蘇、湖北、安徽、江西等克氏原螯蝦主養區需密切關注。

  2.鮰類腸敗血癥:主要發生對象為斑點叉尾鮰,該病流行時間跨度大,流行水溫為24℃~28℃,因鮰魚規格和個體免疫力等差異,該病的臨床癥狀不盡相同,表現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形式。急性型死亡率高,主要表現為敗血癥和腸炎;慢性型主要表現為“頭穿孔”。今年,已有部分省份發生該疾病,且發病死亡率較高。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鮰魚主產區需重點防控,鯰魚主養區也需關注。

  3.“鰓出血”病(病原是鯉皰疹病毒Ⅱ型):主要發生對象為異育銀鯽,發病水溫為15~25℃。近兩年在主養區江蘇省發病情況較為嚴重,在河北、湖北、安徽等養殖區也有發生,呈現出多地蔓延的趨勢。目前,部分主養區發生該疾病,江蘇、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鯽魚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4.傳染性脾腎壞死病:病原為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屬于虹彩病毒科,該病流行水溫25℃-34℃,最適流行水溫28℃-30℃,氣候突變、氣溫升高和水環境惡化,是誘發該病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部分鱖魚養殖區發病呈上升趨勢,江蘇、湖北、廣東等鱖魚養殖區需重點關注。

  5.刺激隱核蟲病:主要發生對象為大黃魚、石斑魚、卵形鯧鲹等,刺激隱核蟲的最適發育水溫21-25℃。從近幾年各地監測數據看,6月該病進入高發期,福建、浙江等大黃魚網箱養殖區及沿海省份需重點防控。

  6.肝胰腺壞死癥:俗稱“偷死病”,主要發生對象為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斑節對蝦等,多由于投苗密度過大、飼料投喂過量等原因引起。今年幼蝦發病明顯增多,沿海對蝦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二)其他關注疾病

  1.錦鯉皰疹病毒病:主要發生對象為鯉魚和錦鯉,發病水溫為18℃~30℃,尤其在22℃~28℃易發生。廣西、江蘇、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的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2.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主要發生對象為虹鱒,發病水溫為8℃~15℃,3個月齡內幼魚較易發病并有大量死亡。北京、河北、遼寧、山東、甘肅、青海等集中流水養殖區需重點防控。

  3.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主要發生對象為鯉、鯽、魴等多種淡水養殖魚類。特點是發病魚種類多,流行范圍廣,尤其多呈急性流行,發病后死亡率高。各淡水魚主要養殖地區需重點關注。

  4.鏈球菌病:主要發生對象為羅非魚,發病水溫為25~35℃。常發病于夏、秋兩季,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羅非魚養殖區需重點防控。

  5.草魚出血病:主要發生對象為草魚魚種及青魚,發病水溫為20℃~30℃。在水溫高于20℃時流行,25℃~28℃為流行高峰。草魚主養區均需重點防控。

  6.指環蟲病:主要危害草魚、鰱、鳙、鯉、鰻等魚類,尤以魚種最易感染,多數種類的指環蟲繁殖適宜水溫為20℃~25℃。天津、黑龍江、廣東、陜西、寧夏等地區需重點防控。

  7.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病:發生對象為南美白對蝦,可引起對蝦慢性“矮小殘缺綜合征”,沿海對蝦主養區需加強關注。

  二、防控措施

  1.鮰類腸敗血癥防控措施:(1)預防措施:在飼料中添加天然植物藥物如大黃、板藍根、黃芪、魚腥草等,可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將植物藥物粉碎至60~80目,按照每千克魚體0.5~0.8克的劑量稱取藥物,開水浸泡20~30分鐘后,拌飼料投喂。(2)治療方法:①內服抗生素藥物恩諾沙星、硫酸新霉素時(任選一種即可),每千克魚體重0.1克,拌飼料投喂,連服3~4天即可;②內服氟苯尼考時,每千克魚體重0.05克,拌飼料投喂,連喂3~4天即可;使用抗生素時,注意要交叉用藥或進行藥敏試驗指導用藥;③在發病期間,全池潑灑穩定性二氧化氯(0.3mg/L)或強氯精(0.4mg/L)或漂白粉(1.0mg/L)有一定治療效果。

  2.“鰓出血”病的防控措施:(1)外用消毒:用硫酸銅、硫酸亞鐵粉全池潑灑,池水藥物濃度為0.7g/m3,隔天一次,連用2次;也可選用三氯異氰脲酸粉等藥物全池潑灑,池水藥物濃度為0.3g/m3~0.4g/m3,每天一次,連用2~3次。(2)內服藥物:在飼料中加入三黃散,每50kg魚用大黃、黃芩各150克,黃柏200克,拌勻后制成水中穩定性好的顆粒飼料,連續投喂7~10天。在拌三黃散投飼的間隔,每100kg飼料中也可拌諾氟沙星粉1.5~2g(以諾氟沙星計)或者氟苯尼考粉1~1.5g(以氟苯尼考計)等抗菌類藥物進行投喂。

  3.偷死病的預防措施:(1)徹底清理池塘;(2)使用無特定病毒的蝦苗,蝦苗要進行弧菌檢測;(3)嚴格控制苗種數量,嚴格控制飼料投喂量。

  4.以上防治方法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在相關專業機構和人員指導下實施。其他疾病防治方法,可從全國水生動物疾病遠程輔助診斷服務網查詢。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