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各個微信群又安靜了,原來那些高談闊論,執意要把豬養到500斤等20元價格的,也漸漸不說話了。另一方面,豬價也沒有出現大跌,這讓那些動輒說要跌破15元的人,也無話可說。其實,豬價就像人得病了一樣。現在不發燒,炎癥減輕,但是并不代表病就徹底好了。
看多的和看空的都安靜了,說明供需博弈進入到深水區了。誰都不會輕易認輸,因為認輸的一方,將會承受非常大的代價。對于養豬端,輸了,豬價很可能就此暴跌,高價一去不復返,而消費端輸了,本來賺錢就難,將要承受本不應該承受的高價豬肉。
雙方都在默默加碼。所以,壓欄會加重,同樣,放儲也會更加頻繁。輸贏,估計很快就能看到。
消費端分析
消費端看,豬肉消費因為大中院校的陸續開學,短期需求增加,短期內仍然可期。白條雞和雞蛋消費平穩。總體看,目前的豬肉消費,仍然同比正常消費低40%左右。而產能在快速增加。這與以前的產能很低,消費更低的情況大不一樣。簡單說,未來即使消費恢復,只要消費恢復慢于產能的恢復速度,那么最終的供大于求將要不可避免。
短期展望
這段時間以來,很多人問補欄的最佳時期。我想這背后,就是要盡快進入到養豬業的急迫心情。前一段時間,因為擔心小飛,就是看到別人養豬賺錢了,自己也不敢養豬。現在看到,這個小飛,也許就跟藍耳病等一樣,無法徹底排除,但是也不至于像前幾天那樣徹底清場。而現在,隨著豬價進入到下行周期,很多人希望能在養豬不賺錢前,分上一杯羹。所以,現在想要養豬的人,從上了年紀的老人,到回鄉的農民工,乃至于原來干房地產的,干煉鋼廠的,甚至于原來開飯店的,都要急忙忙進入養豬業。
如果全民都養豬,閉著眼睛都能知道未來啥樣子。但是,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甘愿冒險進入呢?
養豬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幾十萬元,一般人無論是自己出還是借錢,都能融到。養豬不需要985的碩士學歷證書,哪怕大字不識都可以進來。養豬,更重要的是投入少,產出超高。那些關于出欄一頭豬純賺5000元的段子到處都是。總結出來,就是能動彈,有點小錢,有塊地方,腦子說得過去,就可以養豬,然后,就手里拿著大盆,等著去接天上掉下來的數不盡的財富了。
這是夢么?還是即將到來的現實?所以,與其說問我能不能補欄,大約還是問,啥時候美夢成真,自己的大盆能賺滿錢?抱歉的是,我不懂怎樣去造夢,也不懂怎樣去解夢。
我能說的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除了時勢造英雄讓萬人敬仰,時代也能像大象不經意間踩死一個螞蟻那樣,輕易的讓你一切歸零。只不過,人們都是選擇性健忘,只記得20.5元的價格,忘了1年前還有3元的價格。
罷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