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后期價格走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6日表示,豬肉價格去年的基數在升高,再加上豬肉供給增加,有可能對價格走勢產生一定的下拉。
國新辦16日舉行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有媒體問:10月份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蘇的態勢仍在延續,請預測一下四季度和全年的經濟走勢。如果消費的復蘇速度持續低于工業產出,是否會加大通縮的壓力?
付凌暉指出,從下階段來看,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和有利條件還是比較多的。
需求方面,10月投資的增長穩定回升。無論是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還是制造業投資,都是在回升的。從投資的先行指標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速仍然是繼續在加快,這個月同比增長14.9%。從資金保障情況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1-10月份同比增長6%,資金保障的狀況也是不錯的,預示著投資的回升態勢有望持續。
從消費來看,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消費的前景也是在增強的。10月的就業形勢繼續改善,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上個月下降。就業的改善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0.6%,也是在回升的。這樣有利于消費能力的持續提高。同時,國內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國內的消費環境是在改善的,大家的消費信心在增強。“十一”期間,無論是國內的游客數量還是旅游收入,也是在明顯改善和提升,票房收入也恢復到上年同期的七成以上。
從生產來看,工業生產已經達到了比較快的增長。10月份同比增長6.9%,連續兩個月穩定在6.9%的較快水平,比上年同期快了2.2個百分點,說明需求對生產的帶動是在增強的。工業生產增長的面也在擴展,41個大類行業中有34個行業都實現了增長。
從服務業來看,在國內需求的帶動下,無論是生產性服務業還是生活性服務業都出現了明顯改善。服務業生產指數8個大類行業當中有7個實現了增長,改善的狀況意味著生產恢復的狀況能夠繼續延續。
從企業預期來看,無論是制造業的PMI還是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已經連續8個月穩定在50%以上,而且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年內新高。從這些情況來看,經濟穩定恢復是能夠延續和保持的。還要看到,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助企紓困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的效用還會再繼續發揮,全年減稅降費有望超過2.5萬億元,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可能也會達到1.5萬億元以上。根據這些因素初步判斷,四季度增長可能比二季度、三季度還會有進一步的加快。
關于價格形勢,付凌暉表示,今年,各地區各部門加大保價穩供的力度,從價格走勢來看,從年初的5%左右的漲幅回落到10月份的0.5%,特別是食品價格的漲幅回落比較明顯。這對于居民的基本生活是有好處的,對于民生來說起到積極作用。
從經濟運行角度看,10月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個月回落比較多,從結構上看,主要是由于食品價格的變化。上個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9%,這個月回落到2.2%,這種變化主要的因素是由于豬肉價格調整。
“一方面和去年的基數有關系,另一方面和今年加大生豬生產供應有關系。去年的豬肉由于生產供給的約束,從去年四季度開始,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基數是比較高的。”付凌暉稱,從今年情況看,由于年初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增加生豬的生產和供應,這個月豬肉價格結束了19個月的同比上漲,出現了首次下降。這兩個因素影響了整個食品價格的回落。
付凌暉還提到,另一個因素就是翹尾因素的下降。上個月,翹尾因素影響CPI 1.2個百分點,這個月只有0.4個百分點,回落了0.8個百分點。剔除食品價格的變化外,非食品價格10月份同比是持平的,上個月也是持平的,表明除食品價格以外價格形勢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進一步來看,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這個月是0.5%,已經連續四個月穩定在0.5%的水平。說明除食品價格以外,其他的價格形勢是保持總體穩定的。初步判斷,價格形勢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至于后期價格走勢,付凌暉指出,一方面有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后期隨著雙節的臨近,一些食品需求的季節性因素可能會帶動,同時國內的經濟在回暖,對價格會有一定的拉動。但也要看到,價格走勢還有一些下拉的因素,豬肉價格去年的基數在升高,再加上豬肉供給增加,有可能對價格走勢產生一定的下拉。同時,因為價格還受到國際因素的影響,現在國際疫情二次沖擊的上升,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會不會造成輸入性通縮的影響還需要觀察。總的看,價格走勢還需要進一步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