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豬肉進口增速高引發海關方面關注。今年1到8月,我國進口豬肉290.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33.7%,其中7個月同比增速超過100%。海關總署分析,由于我國疫情率先緩解,消費回補快,海外各豬肉出口國對我國大力低價出口。
海關總署:豬肉進口7個月增速超100%,多國加大低價出口
我國肉類進口總量同樣增速迅猛。今年1到9月,我國肉類(包括雜碎)累計進口數量為741.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72.1%。在國際疫情反復的大背景下,海關總署正在加強檢疫措施,截至11月11日24時,我國已對發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個國家99家生產企業暫停產品進口,82家系主動暫停。
今年1到8月我國豬肉進口量同比增加133%
11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了一篇監測預警分析文章《8月份我國豬肉進口維持高增速》。該文稱,據海關統計,今年1-8月,我國進口豬肉290.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33.7%;除5月份單月進口量增加86.2%外,今年其他月份的同比增速均超過100%。其中,8月當月進口量為35.1萬噸,增加103.4%。
該文稱 ,國內供應不足和進口價格走低,是今年以來拉動我國豬肉進口量持續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文章稱,一方面,國內豬肉供應收縮,進口需求旺盛。今年以來,我國生豬生產逐步恢復,但豬肉產量依然呈現同比減少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量和豬肉產量同比分別減少19.9%和19.1%。
另一方面,各國加大對我國低價出口力度,進口豬肉優勢明顯。我國疫情率先緩解、消費加速回補,各豬肉主要出口國加大對我國低價出口力度,全球貿易信息系統(GTA)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美國、加拿大、巴西、西班牙和德國對我豬肉出口均價均較1月份下跌7%以上,出口量也均明顯增加。海關數據顯示,我國豬肉進口均價從今年1月份的每千克22.4元持續跌至8月份的每千克16.5元,與8月底全國農批市場每千克48.42元的豬肉平均售價相比,豬肉進口價格優勢較大,一定程度上推動進口量增加。
那么我國肉類總體進口情況如何?
查詢海關總署網站發現,今年1到9月,我國肉類(包括雜碎)累計進口數量為741.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72.1%。就進口數量的漲幅來看,肉類(包括雜碎)的漲幅是糧食漲幅的2.9倍,是大豆漲幅的4.7倍。
近日來,進口凍肉安全問題日益引發關注。11月15日,西安檢測出1份阿根廷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核酸陽性。11月13日和14日,山東濟南、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等多地通報,在進口冷鏈食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目前,全國至少10地市進口冷鏈食品檢出陽性。
對于進口冷鏈食品,我國海關已加強管控措施。
9月11日,海關總署發布《對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進口冷鏈食品境外生產企業實施緊急預防性措施的公告》。根據該公告,海關總署對檢出陽性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實施暫停其進口申報1周-4周的緊急預防性措施。
公告發布兩月來,俄羅斯、荷蘭、挪威、印度尼西亞、印度、巴西、厄瓜多爾等國均有企業被采取緊急預防性措施,暫停接受其進口申報。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曾在11月12日公開表示,到11月11日24時,海關總署已經對8家境外食品生產企業、6艘漁船實施了緊急預防性措施。
此外,亦有部分疫情國家主動暫停對華肉類出口,一些國家肉類生產企業員工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據北京日報6月20日報道,前日,德國最大肉類企業通尼斯暴發員工聚集性感染,德國官方主管部門立即按照雙邊合作協議向海關總署通報情況,自主暫停了該企業產品對華出口。海關總署對6月17日起該企業已到港或即將到港的產品均予以暫扣,并按照規定予以處置,同時暫停來自上述企業的產品進口。
據海關總署公布,北京時間6月22日,巴西官方主管部門向海關總署通報,巴西Agra公司1家牛肉企業(注冊號為SIF3941)因有員工檢出新冠肺炎病毒陽性,已向巴官方主管部門報告自愿暫停對華出口所有產品。同日,英國官方主管部門也向海關總署通報,英國Tulip公司1家豬肉企業(注冊號為UK/4175/EC)因有員工檢出新冠肺炎病毒陽性,已向英官方主管部門報告自愿暫停對華出口所有產品。
據中新社11月12日消息,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12日表示,中國暫停出現員工聚集性感染企業的產品輸華。截至11日24時,中國對發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個國家99家生產企業采取了暫停其產品進口的措施,其中82家企業是在出現疫情后自主暫停了對華出口。
畢克新稱,為了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全國海關進一步加大進口冷鏈食品的檢疫力度,進一步強化源頭管控。到目前,中國已經與有冷鏈食品輸華貿易的全部109個國家的主管部門進行了溝通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