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行業現6大變化!蛋價波動或因此而變?
第一:國內蛋雞養殖的總籠位數量在繼續增加。
國內總籠位數量,已經遠遠供大于求的現狀上,仍然在繼續新建改建和擴建,上面已經講過蛋雞規模化的速度,規模化在繼續提速。
當前在建的,用小散型蛋雞養殖場的房舍設備模式很少了,基本都以立式現代化層疊籠為主,但只雞投資越來越大,單棟飼養雞的數量,越來越多。用不了原來那么多人養雞了,但是大,中,小,散型蛋雞養殖場,還都得在行業內生存,沒有人輕易退出,只能靠市場來洗刷存欄量,再次達到供需的自然動態平衡。
高昂的硬件軟件投資,高昂的設備折舊和人力成本,決定了中大型規模化蛋雞場閑不起,空不起,等不起,基礎總籠位數量在,行情雖然不好,張三不進雞雛,李四就進了,張三不淘老雞,李四就淘汰,循環按計劃進雛增多。
這樣月均進雛量,有最低的基礎支撐,即使行情不好時,月均雞雛引進量,不會太少。行情好時,大,中,小,散型蛋雞養殖場都在搶雞雛,而全國父母代種雞企業,從種雞配套和孵化能力有上限,雖然養殖場雞雛要得多,也只能無限期往后推遲,這樣產能高位持續時間就會長。
第二:信息化越來越透明: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更新迭代,2G 3G 4G 5G的崛起,信息差在逐步削去,產銷越來越透明,養殖場坐在雞舍炕頭,就知道了外面銷區情況,當然在炕頭拿著手機,也容易被外界碎片化的信息誤導:進雛淘雞時間扎堆。
大小貿易商,零售商,批發商,用蛋量大的企業,輕易就知道產區和銷區情況,嚴重供大于求時,被網絡放大,各中間環節,價格更低,供小于求被網絡放大,行業所有環節積極性被點燃,價格被推的更高,價格波動就更加頻繁和幅度提升。
小散時代,適度規模化時代,養殖戶都春秋兩撥雞雛,鮮蛋產量高峰和市場需求高峰,老雞淘汰高峰數據,很容易掌握,再知道點南北銷區及時變化,不管是養殖戶,還是貿易商,還是搞預測分析的,基本都成為行業翹楚。
蛋雞養殖適度規模化時代,養殖戶的存欄變化規律,也容易掌握,這時候,不管是養殖戶,還是貿易商,還是搞預測分析的,看看主要鮮蛋大省,主要鮮蛋代表性的產區和南北主要銷區變化,基本就可以了。行業每天成交的參考方向,只有這兩個相對簡單渠道。
而在當前中大型場開始崛起,小散和適度規模化戶退出不多,總籠位數量供大于求的現狀下,原來蛋雞主要養在黃河以北,現在蛋雞過黃河,大量南移,東移,西移,各人口大省蛋雞養殖數量逐步均衡化,消減了傳統北方蛋雞養殖主產區的量,光看重點產區和銷區走貨情況,是遠遠不夠的。
社區團購,網絡電商,網絡電商平臺的異軍突起,各用蛋渠道直接的產銷對接,逐漸斬斷傳統鮮蛋嚴格的流通層級,產銷直供比例在逐年提高,部分傳統渠道的影響力,逐步下降。
行業每天成交的參考方向,多了第三只“眼”:雞蛋期貨盤面,反應未來蛋價預期。越來越多的蛋雞養殖中間環節關注雞蛋期貨走勢,養殖戶,貿易商,零售商,批發商,以及用蛋量大的相關食品,深加工等企業。
在產銷信息匯總下,再加上網絡輿論的推波助瀾,蛋雞養殖場進雛?淘雞?存蛋?賣蛋時間?貿易商零售商批發商及其他雞蛋采購企業等何時進?何時出?容易形成市場預期一致性,增加波動頻率和幅度。
第三:冷庫蛋!
隨著產蛋雞總籠位數量大增,新冠的爆發,冷庫蛋被行業內各個環節熟知。鮮蛋行業季節性需求變化規律不會變,低位時,冷庫蛋是對沖低蛋價的一種手段,托住上半年春節后蛋價的底。2020年新冠后,不管是主動投機,還是被動去庫存,把冷庫蛋存量拉到了歷史新高,卻壓住下半年開始幾個月旺季的頂。
具體的量有多少?這里就不具體計算,以前本人講到過,從2020年9-11月份部分貿易市場到車輛和低位持續的時間判斷,冷庫蛋的量是極大的。存儲技術越來越好,存儲時間越來越長,最長6個月。未來每年冷庫蛋存量多與少,將可能是對沖某些階段性蛋價高低的一種手段。進而可能會影響蛋價波動幅度和頻率。
第四:換羽雞!
部分疾病雞群換羽,行情低谷換羽避險,老雞看好后市不淘換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能下降速度。原來經驗,老雞到齡就淘,有部分嚴重疾病發生就淘,產能下降就快,現在不同,換羽繼續進高峰產蛋,而換得越多,產能階段性下降越慢,需要雞雛和青年雞數量越少。
換羽技術已經不是問題:技術仍在不斷提高,國內的專業換羽機構,大大縮短換羽時間和減少死淘,再次進高峰時間縮短。
日齡不同,越年輕正常雞群換羽后產蛋率越高,后推使用時間越長,還可2次換羽,飼養時間長短看產蛋率,蛋質以及雞蛋和淘汰雞收益;換羽技術經過2017年和2020年大面積嘗試,以及專業換羽機構的宣傳引導,已經被大部分養殖場關注,并且有相當大一部分商品蛋雞場親自嘗試過。未來蛋雞的換羽技術,會被更多人普及。
第五:職業化青年雞!
職業化的青年雞場的崛起,縮短了蛋雞養殖周期,正常周期,養殖戶如果自育,從1日齡出殼的雞雛,開始培育,到上高峰影響蛋價,需要5-6個月時間。而養殖場老雞淘汰,直接提前購買青年雞補欄,主流一般以60日齡青年雞為最多,淘完老雞,刷完消毒完雞舍,15天以后即可裝雞,到家3-4個月就再次進高峰影響蛋價,如果購買大日齡青年雞,進高峰時間更快,大大縮短了產能下降和空閑時間。
國內青年雞有多大量?如果按照全年全國總青年雞供應量12億只,40%量養殖場外購,60%養殖戶自育,國內青年雞總籠位至少在3.6億只(職業化青年雞場的籠位和養殖戶自育的籠位加一起,實際比這個應該更多),這就是為啥有時候看著商品雞場自己沒育雛,為啥存欄量還大?專業青年場,雞苗價格是重要成本之一,未來預計市場向好,青年雞場抄底低價雞苗往往較多!
第六:老雞延淘!
2020年老雞淘汰日齡,集中在450±30日齡,放在往年行情好的時候,這些所謂老雞,飼養日齡,還可往后延長至少100日齡;老雞的延淘,對蛋價影響有多大呢?
舉個例子:2019年9-12月份,以及2020年1月份,月均雞雛量至少1億只+,到目前為止,450天以上可淘雞群,除去正常死淘,就是每月正常可淘汰老雞數量!在這些相對不太老的老雞,生產性能仍然較高,每延淘一個月,要增加大幾千萬的產能,連續2-3個月以上的產能堆積,以億只計的產蛋雞堆積,對蛋價影響,超過絕大部分人傳統經驗的認知。
2019年9月份后,非洲豬瘟去生豬產能效應,豬肉消費端回暖,導致豬肉價格大幅度反彈,帶一波替代消費節奏,蛋價的牛市行情,導致老雞絕大部分的自動延養,在2020年12月中下旬壓垮蛋價。
2020年春節后,新冠的突然發生,人流動性階段性停止,部分鮮蛋消費渠道停擺,屠宰活禽市場休市,老雞連續性被迫延淘,繼續壓垮整個上半年蛋價。
經驗代表過去,不論是養了10年,20年,還是30年雞,市場行情沒有簡單的重復,蛋雞存欄量,存欄結構在變化,鮮蛋市場需求,都在不斷分級變化,相對低成本養好雞,多環節增加收益,迎合時代變化,迎合行業變化,多增收收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