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豬場再度來襲!不是你想養豬就能養的了!4000母豬環保投資超1200萬元!
環保是懸在豬場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近段時間,廣東、山東、江西等地再現拆豬場,引發行業關注。畢竟豬價下行+豬場拆遷,對養豬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一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18萬頭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6.6%,生豬存欄4.16億頭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4.2%,豬肉產量1369萬噸,同比增加31.9%。綜合來看,豬肉供應最緊張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對從事多年養豬業的人來說,新一輪的豬場環保整治似乎在意料之中,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感到委屈,“去年還叫我們復養,本都還沒回來,就又說全部拆!”本期豬業《半月談》欄目中,農財寶典新牧網采訪了幾位資深養豬人,談談環保投入與對環保整治的看法等。
廣東汕尾市東坑鎮依法對榕江河富口斷面榕江村一處禁養區生豬養殖場進行取締拆除。
采訪對象:
廣東德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輝德
阿克蘇興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副總裁龔學文
武夷山武夷畜牧有限公司總經理柯榮峰
廣西海和種豬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昭友
新興縣德馳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新德
江西新干縣雪山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平云
《農財寶典》:您當地豬場環保情況是怎樣的,新一輪的環保整治是否來臨?
廣西海和種豬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昭友
何昭友:據了解,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從廣西離開不久。廣西是從4月中旬開始在做環保整治,但拆的不僅僅是豬場。
江西新干縣雪山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平云
范平云:中央環保督查4月份在江西進行,5月份結束。上一輪的環保整治后,我們縣城從原有的2000多家養豬場(戶)降到116家。非瘟后,我們當地也沒有為了保供給而放寬松環保政策重新讓你養,所以目前環保整治對我們當地來說沒有影響。
武夷山武夷畜牧有限公司總經理柯榮峰
柯榮峰:南平市經歷2017年畜禽環保整治后,拆關了99.5%的豬場;后2018年12月25日延平區王臺鎮發生福建省第三例“非瘟”疫情,各級政府處理了5萬多頭散養豬只。兩次的巨大變化與遭遇,南平散戶復養有限,環保部門對保留與新建豬場常態化監管。
阿克蘇興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副總裁龔學文
龔學文:我公司注冊地在新疆,是一家以新疆為依托,向廣西、湖南、四川、青海和內蒙發展的專業性養豬公司,目前公司每個基地的規模是年出欄10-20萬頭生豬。由于采用的是集團化發展的模式,因此對環保工作不管小覷,采用的是達標循環利用的模式進行糞污的處理和應用,基本流程為均漿,干稀分離,污水和干糞分別進行發酵處理,然后進入種植循環利用環節使用,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效果很好,當地的種植農戶也從中受益,實現了生態互補。
從我公司目前所在地的情況來看,環保整治還未開展,但是全國是一盤棋,估計我公司所在的省份整治工作也不晚了。
《農財寶典》:據您了解,當地養豬人對新一輪的環保整治有什么看法?
范平云:據說有的地方政府在非瘟疫情期間為了完成保供給任務,松懈了環保要求,默認“死灰復燃”豬場或環保不達標的新建豬場進行養殖。隨著生豬生產恢復,生豬價格下降,環保整治又來了。我想,有點養豬歷史的人應該都清楚,這是環保整治遲早又回來的,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何昭友:坊間有些抱怨的聲音,比如“復產時求你去養,豬多了又一紙下令,說不行就不行”等,但做養殖終歸還是要按要求做環保,不能污染環境。
柯榮峰:豬價高企就少管,豬價下跌就整治。政策的長期性還需要政府與行業共同推動進步。
《農財寶典》:您豬場在環保方面投入了多少資金?
何昭友:我們公司今年生豬年出欄約16萬頭,有四個生產基地,每個基地均做有污水處理設施,每日污水處理量約300噸,在環保方面需投入了500-800萬元左右。
廣東德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輝德
姚輝德:我們一直都很重視環保,環保投入比例不斷遞增,比如年出欄10萬頭的廣州北歐農場,廢水處理和氣體凈化投入2200萬元。我們的思路是:一,一次性投入到位,對硬件的品牌,質量選擇嚴格要求;二,科學節約用水,給豬舒適的生長環境;使用專利型飲水碗;高床養殖減少沖欄等系列手段,用水少可有效地給減少環保壓力。
柯榮峰:我們公司一個場養“母豬一保育”階段,其它三個場養育肥。其中,7000頭“母豬一保育階段”的場,環保投入約一千萬元,占總投資6%左右。
范平云:公司現在4000頭母豬存欄,環保總投資達到1200-1500萬元,平均處理每噸水的費用是15元。各省對污水處理的排放要求不一樣,豬場處理成本也不一樣。
蘇新德:對養豬來說,非瘟防控與環保是重中之重。我們公司為防控非瘟和減輕環保壓力,采取小單元飼養模式,分為七、八個母豬場,平均每個豬場存欄1000-1500頭母豬,所以豬場的環保壓力比較小,每個豬場的環保投入200-300萬。
龔學文:一般投入的設施和設備資金在1000-2000萬元之間,從設備的維護和運營處理水和干糞的費用來看,約4元/噸的處理費用。
《農財寶典》:為應對此次環保整治,請您給中小規模豬場一些建議,應該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姚輝德:建議小型農戶應從標準化豬舍建設做起,科學節水做起,把有限的廢水利用沼氣生產,沼液走資源化路子,形成種養結合可持續生產的模式,中國的家庭農場發展要像歐洲家庭農場一樣,通過多年后獨步升級轉型,成為中國養豬業有競爭力的養豬大軍。嚴格的環保政策會倒逼大家去升級改造。
何昭友:中小規模養豬場還是要做好糞污處理,辦理好豬場環保相關手續,對環境負責,不做糞污環保處理地的豬場,將遲早面臨拆遷。這種豬場未來肯定會被淘汰。
龔學文:環保對養豬人來說是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不能自己發展了給社會帶來麻煩,而且豬的糞尿是自然生態循環的一部分,和單體的化工廢棄物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從處理和利用來說,要簡單得多,而且是完全可以實現變廢為寶的。各個企業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不能有僥幸心理,確實不能達到要求或者心理不能接受的,趁早搬遷或者退出市場為宜。
柯榮峰:對周邊環境生物安全不好的場,利用豬價下跌時,可以關或清欄,加強環保投入,改為專業育肥場。生物安全好的場,還是需要加強環保投入與管理能力建設!
《農財寶典》:新一輪的環保整治對養豬業長期發展來說,會帶來哪些影響?
柯榮峰:對行業來講,集中是大勢所趨,越少的公司養更多地豬。環保整治,加快了行業集中度,也必然對行業自律有提升。
姚輝德:環保政策的實施,無疑會增加養殖成本,大規模的投資對環保占比需不斷增加。必須環保過關的豬場才有條件、有機會生存下來。
龔學文:養豬環保整治,從社會的角度提高了行業的門檻,對那些不想整治或者覺得投入太高的企業來說是多了一項緊箍咒,為整個行業的公平競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對提高我國養豬業的生產和技術水平,生產效率有積極的影響。
由于新一輪的養豬環保整治,可能有一部分小型養豬企業會退出市場,對豬價的走勢帶來利好影響。
《農財寶典》:您對未來豬價行情怎么看,現在是否值得投入大筆環保費用?
何昭友:養豬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豬價行情只是養豬生產調控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隨著生豬復產而存欄量上漲,豬價呈下滑趨勢是必然的,如果把養豬當當事業來做的話,肯定要老老實實做好環保,無論豬場規模大小、豬價高低,做好環保是必須的。
范平云:環保政策是對的,豬場必須要完善環保,不然美麗鄉村等無法建設。雖然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小插曲,但拆豬場也是拆不達標豬場,現在應該不會隨意亂拆。
龔學文:豬價的變化是起起伏伏的,從此輪行情來看,將來1-2年還是處于行業的下行周期階段。對于環保的要求,這個是社會的需求,企業必須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畢竟是要長期經營這個業務的。
柯榮峰:豬價下行,偶有振蕩。對于長期養豬的公司來說,豬價低時,環保工作更要做好,非瘟這把劍高懸,不能因環保出問題,可能造成劍掉落下來!
《農財寶典》:對環保政策的實施有什么建議嗎?
柯榮峰:1、政策穩定性及加強結果監管;2、部門政策不打架或少打架;3、對環保自律的公司開綠燈,養更多豬!
龔學文:環保管控要嚴格,特別是大江大河流域的管控,更應該嚴格要求和落實。在落實此項政策時需要國家配套化肥和農藥逐步退出農業種植市場的政策措施,這樣有利于養殖有機糞肥的社會化大規模利用的環境,這些糞肥有利用的出路了,自然不會進入環保污染的途徑。
一周熱點
- 2021-05-31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周五玉米價格下跌,但是周線上漲近2%
- 2021-05-312021年第20周美國大豆壓榨利潤比一周前提高8%
- 2021-05-31截至5月23日,歐盟2020/21年度大豆進口量為1351萬噸
- 2021-05-31交易所:截至5月26日,阿根廷大豆收獲完成91.4%
- 2021-05-31交易所:截至5月26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30.9%
- 2021-05-31Deral將帕拉納州二季玉米產量預測數據下調到1030萬噸
- 2021-05-31降雨給2020/21年度巴西二季玉米帶來的緩解有限
- 2021-05-31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巴西大豆價格略微上漲
- 2021-05-31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國際玉米價格波動劇烈,中國傳言左右市場情緒
- 2021-05-31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美國大豆需求季節性放慢,油籽價格互有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