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生豬產品實現全程可溯
動動指尖,生豬產品的進銷貨信息一目了然……在廈門市集美區,生豬產品已實現全程可溯、全鏈條監管。
生豬產品需要具備“三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豬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和《上市憑證》),才可以上市銷售。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存在一票多用、票據丟失、紙質票據在上級供應商手中等情況,不少經營戶在市場監管部門查驗時面臨著票據不全的尷尬境地。
今年5月,集美區開始積極推行豬肉“一證通”。豬肉供應商通過“廈門市食品安全信息網”上傳電子版檢驗檢疫證明,實現“上游上傳、全網共享”,下游經營主體可不再留存紙質票據。如果經營戶把豬肉賣給學校、企業的食堂,平臺上也可以形成銷售臺賬,讓生豬從屠宰場到餐桌實現全程可溯。
“檢查時,只要打開手機‘入市必登’小程序,出示進貨憑證和銷售信息就可以了。”集美菜市場的經營戶蔡春梅常年向學校食堂供應豬肉,她說,實行豬肉“一證通”后,不用再復印紙質票據給學校食堂,減少了很多麻煩。
“以前我們要每天逐攤查驗豬肉經營戶的上市憑證,交給檢驗室核對。現在只要在電腦上驗證再結合現場抽查就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集美菜市場管理人員陳亮說,目前,集美菜市場15家豬肉經營戶均已納入“一證通”平臺監管。
除了給經營戶、市場工作人員帶來便利,豬肉“一證通”的實行也提高了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效率。“目前,集美區共有8個農貿市場納入豬肉‘一證通’系統管理,注冊經營戶336家。我們通過手機端,就能實時查看全區生豬產品的來源和去向。”集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科科長黃煜打開豬肉“一證通”手機小程序,轄區各農貿市場的生豬產品進貨、銷售情況等信息一目了然,全鏈條可查。
據介紹,工作人員還能根據平臺內的生豬產品流通情況,進一步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抽查核驗,提高監管的靶向性,進而倒逼生豬產品生產、流通各環節從業者依法經營,保證質量安全,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肉。
豬肉“一證通”實行以來,集美區在全區范圍內進行大力推廣普及。不少豬肉攤經營戶年齡偏大,不適應電子化操作,集美區市場監管局邀請市局專家擔任培訓講師,積極組織監管人員及市場工作人員,參加豬肉“一證通”追溯監管專場培訓,同時,深入轄區農貿市場,面對面、手把手教經營者、市場開辦單位使用“一證通”小程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周熱點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
- 2022-01-24玉米期價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