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散戶與大廠博弈:降低成本,散戶勝出!
近日,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生豬產能已經完全恢復,7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分別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實現恢復目標。
體現在豬價上,7月份全國生豬出場價格及全國批發市場白條豬價格分別為16.43元/公斤、22.29元/公斤,同比分別下降55.2%、53.6%,雙雙“腰斬”。從供給端來說,這也就意味著養豬越來越不賺錢了。
不僅不賺錢,越養越虧也已是常態。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統計調查監測數據,今年5月份,散養生豬每頭凈利潤為-246元,規模養殖生豬每頭凈利潤-158元,同比下降123.9%、113.6%。而到了7月份,上述統計指標則分別擴大至-519元、-527元,同比下降134.6%、128.9%。
加速淘汰低產母豬
9月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生豬數據顯示: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15.75元/公斤,環比下降2.2%,同比下降57.9%。
8月已經過去,顯然豬價依舊“漲不動”。雖然自6月豬價觸底以來國家迅速啟動了3輪凍豬肉收儲,但受限于市場生豬存欄過多,7-8月的平均豬價也是“跌多漲少”!
在不斷加劇的虧損下,行業被迫開始淘汰母豬。據農業農村部公布,7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0.5%,而這是連續21個月增長之后的首次下降!
全國能繁母豬從增長到下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轉折信號,這意味著推動豬價上漲重要條件開始形成,同時也意味著生豬產能正在進入“下行通道”。
據統計,2021年6月份全國能繁母豬數存欄為4564萬頭,7月環比減少5%,再考慮7月份也會有新的“高產母豬”增加,故而7月實際淘汰母豬一定是超過22萬頭,最終存欄的能繁母豬約為4541.18萬頭。
關于能繁母豬存欄減少,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表示:在這個市場的作用下,大家開始調整生產節奏,開始以質換量,加快淘汰低產母豬,從母豬存欄結構看,那么留的都是一些高產母豬。
不斷降低的生產成本
行業淘汰低產母豬還是想要“降低生產成本”,而從4-7月份的數據來看,大家養豬的成本確實有顯著下降,但成本下降最快的居然是散戶。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1年4-7月份散養生豬每頭成本分別為2811、2642、2589、2484(元)。經過4個月的養殖調整,散戶養豬的成本已平均下降達327元/頭!
但規模場的成本下降幅度就相對較小,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4-7月份規模養殖生豬每頭成本分別為2772、2712、2664、2605(元),經過4個月的調整,規模場的養豬成本下降平均為167元/頭,幾乎只有散戶降低成本效果的一半。
曾幾何時,規模場對比散戶還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但很顯然在真正的危機面前小散戶要調整起來更加快捷。規模場整體上要降低成本比較困難,受到飼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也會越大。
大廠生產模式的轉變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今年上半年業績下滑,豬企不出意料的都將原因歸于豬價大幅下跌、原料價格上漲所致。而資料顯示,牧原股份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為生豬的養殖銷售,主要產品為商品豬、仔豬和種豬。那么,主營業務只有豬的牧原股份是如何大賺不賠的呢?有人認為,這是模式不同所致,牧原股份采用的“自繁自養”的全產業鏈模式,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生產成本,還可以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這就使得牧原股份在行業價格大幅下挫至成本線之下時,依然盡顯成本優勢。
對此,牧原股份在互動平臺回復稱,面對生豬養殖行業周期性波動,公司已初步形成以生豬養殖為主業,集飼料加工、種豬育種、商品豬生產、屠宰為一體的豬肉產業鏈。
此外,龍大肉食雖然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但卻是15家企業中唯一實現凈利潤正增長的企業。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億元,同比下降8.61%,歸母凈利潤3.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6%。
上半年龍大肉食銷售生豬累計21.3萬頭,這個數字在上市豬企中只能倒數。與此同時,企業雖然身處養豬大省山東,但并無意靠養豬賺錢,而是提出“以食品為主體,以養殖和屠宰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總體發展戰略。通過發展預制菜等食品行業,來抵御豬價對于其屠宰及養殖業務的沖擊。
曾被稱為“養豬第一股”的溫氏股份表示,未來,公司將穩步推進“公司+現代產業園區+職業農民”的模式升級,努力實現從農牧企業向食品企業轉型。
大北農表示,近期的發展戰略,主要包括加強和農業院校、研發機構、高科技人才的合作,下一階段是將高端料的比重提升,突出產品占比,提高盈利能力。
東瑞股份也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建設年屠宰100萬頭的標準化中心屠宰加工場,預計明年可以完成建設并投產,后續會繼續考慮開發延伸產品鏈條的項目。
此外,天邦股份也向通威股份出售水產飼料業務;對此,天邦表示為以更加聚焦于以生鮮豬肉,及肉制品為主體的產業鏈的搭建和完善。
一周熱點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
- 2022-01-24玉米期價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