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康農牧:優質種豬提升良種水平
8月底,在安順市平壩區城關鎮大關村,首批種豬住進了“豬別墅”,意味著經過一年緊張施工的德康大關公豬站正式投入運營。
“這個公豬站總投資5000萬元,規模存欄1000頭公豬,就是為了產業現代化而布局的。”德康集團貴州片區總經理顧曉龍一語中的。
每頭種豬建設成本約5萬元,夸張嗎?對養豬企業來說,一點也不。因為種豬是生豬產業發展的基石,處在生豬養殖金字塔體系的頂端,種豬的質量決定了企業能否有效降低養殖成本、提高豬肉經濟價值、保證豬肉產品安全,甚至可以決定一片區域生豬產業的發展格局和現代化進程。
據了解,德康集團的這批種豬是從荷蘭托佩克國際育種公司法國分公司引進的,其優勢在于生長速度快、飼料轉換率高。“我們現在的商品豬長到130公斤需要養180天,但這種公豬繁殖的商品豬只要養160天就行了,提前了20天。另外,它的料肉比是2.5:1,也就是說豬吃2.5公斤的飼料可以長1斤肉,比之前降低了0.2。豬吃得少了、長得又快了,各方面的成本就顯著下降。”顧曉龍介紹,此次引種是貴州首次國際直引原種豬,有利于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和產業發展競爭力,而這批種豬在去年3月底已經落戶黔西南州德康義龍種豬場,就等著平壩區大關公豬站建成后進駐。
為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病毒,公豬站每棟豬舍的前端都配備了空氣過濾系統。走進豬舍的空氣過濾設備間,就像走進了圖書館,一排排“書柜”從地面延伸到天花板,放在“書柜”上層層疊疊的“書”則是空氣過濾網。“這些過濾網的精密度比空調還要高,孔徑不足一微米,大分子的病毒都過不了。”顧曉龍介紹,這樣的過濾網1張就需要60元,而在這20多平方米的設備間里,有2000多張過濾網,這些過濾網每隔兩年還需要更換。
對于種公豬站來說,采精技術是重中之重。在這里,有世界領先的采精系統。豬舍內設有專門的待采欄和采精欄,工作人員采集完公豬精液后,裝進瓶中,就可通過氣動系統的管道送往實驗室,實現了豬場和實驗室的完全分離。精液瓶投送到實驗室后,再經過分裝、檢測等一系列程序,就可以用人工授精的方式配對育種。
除了空氣過濾系統和采精系統,整個公豬站的凈水設備、飼喂系統、糞污系統都是全自動化操作,實現了每個環節的全程檢測、精準管理,公豬站高昂的建設成本即在于此。“這就是養豬產業的‘新基建’革新,通過不斷推進基礎設施的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才能實現產業的現代化。”顧曉龍說。
“我們很清楚,種質資源是核心。德康自2013年完成首次國際引種以來,一直在做本土化適應的繁育工作,就是為了打破我國種豬‘引種—維持—退化—再引種’的魔咒。”顧曉龍說,目前德康的育種體系和遺傳資源已經處于我國領先的地位,下一步,德康的目標是把大關公豬站打造成為國家種公豬站,為貴州生豬產業的現代化提供關鍵助力。
一周熱點
- 2022-06-23我國修法對特定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合格證明材料作出相應銜接性規定
- 2022-06-23糧增價穩人心定 我國小麥豐收意義重大
- 2022-06-23豆粕價格開始走跌 飼料為啥還要漲?
- 2022-06-23飼料行業壓力倍增 六條建議破解難題
- 2022-06-22中國生豬產業分析
- 2022-06-222022年我國“大糧倉”大豆玉米生長情況如何?
- 2022-06-222022年5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2-06-22農民日報仲農平文章:中國糧食自信從哪里來
- 2022-06-21會議啟動通知|2022(第十八屆)畜牧飼料科技與經濟高層論壇將于7月13-15號在重慶召開
- 2022-06-212022年5月份肉雞市場形勢分析—產量保持減少趨勢,市場略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