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國家將啟動年內第三批收儲工作;中小規模豬企游離在減產和“豪賭”之間,沒等來上行周期,卻等來了資金鏈斷裂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3-16

國家發改委:必要時進一步加大收儲力度 推動生豬價格回歸合理區間

國家發改委3月15日發布消息,據其監測,3月7日至3月11日當周,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4.75∶1,連續三周處于《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年內第三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各地加快收儲。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儲備調節工作,必要時進一步加大收儲力度,推動生豬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有關方面分析認為,

當前國內能繁母豬產能總體較為合理;生豬價格已處于低位,進一步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較小。建議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決策,既保持適重育肥豬正常出欄節奏、不盲目壓欄,也保持能繁母豬產能總體穩定、不過度淘汰。

產能困局:中小規模豬企游離在減產和“豪賭”之間

生豬價格一路下降,對比2020年30元/公斤的均價,如今不到13元/公斤的價格令河南一家中小規模豬企的負責人錢文軍做出了減產的決定,暫時停止進購仔豬,靜待行業變化。

“目前,行業內的生豬產能是過剩的。”錢文軍對記者表示,大家每天都在群里說生豬賣不出去。有的養殖戶自己做直播賣豬肉,剛直播了一天,就因為價格太低、賣不出去,在直播間當場痛哭,摔了手機。

從能繁母豬數據方面看,養豬業的產能供大于求。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李明對記者表示,養豬企業整體表現出虧損及利潤縮減情況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與2021年生豬的供需面發生變化,養豬高利潤刺激及政策保供導向為能繁母豬存欄的快速恢復,以及給生豬的供應提供了堅實基礎。去年3月末,定點監測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同比增加45.3%,去年能繁母豬平均增長率為正,在產能不斷恢復的環境下,生豬供應逐漸增加,供需矛盾也在不斷修復,生豬價格隨之下跌,虧損也在逐步擴大。

當下,對于中小規模的豬企來說,養豬仿佛變成了一場“豪賭”。“2019年時仔豬的價格能賣到2300元一頭,2021年9月100元能買三頭。”錢文軍就是在2019年豬市正熱的時候進入了這個行業,并在高價買入仔豬后,擴建豬場。然而,等待他的卻是一天比一天低的豬價。“仔豬長到出欄時六個月,六個月之后就已經發現虧本了。這時候對于我們來說,只能去判斷行業的低谷期,低谷期就要加速淘汰豬的產能。我們的投資已經過千萬元,即使是深度虧損也不可能退出這個行業,只有咬牙堅持這一條路。”

江西某大型上市豬企前高管孫健(化名)對記者坦言,現在進入了生豬價格的下行周期,行業里的人都在想著“抄底”,有些企業就算貸款也要低價收購能繁母豬,擴充產能,等待到豬市高位的時候大賺一筆,這就是養豬人擴產的“賭徒心態”。現在擴張產能承擔的風險也意味著新一輪“豬周期”來的時候賺錢的機遇。

資金困局:沒等來上行周期,卻等來了資金鏈斷裂

缺錢成了當前養豬業的真實寫照。僅用了兩年時間,養豬業的盈利狀況就“變天”了。根據大宗商品分析機構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數據,自繁自養一頭生豬在2020年的年均盈利在2583.59元,去年6月的第25周,平均養一頭標準體重的豬要虧損400元至500元;外購仔豬2020年平均盈利在1478.6元/頭,去年6月中旬,平均養一頭標準體重的豬要虧損千元以上。另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去年9月全國養豬場(戶)虧損面達到76.7%。錢文軍也坦言,今年開年至今,養殖業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對于中小規模豬企來說,若“豪賭”產能是第一步,隨之而來的就是現金流承壓。河南某中小規模豬企負責人周勇對記者表示:“養豬業現在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資金壓力,養豬業是最容易(出現)現金流斷的一個行業。行情好了,今年賺了錢了,然后就投資擴張,緊接著投資完成了,行情就要走低谷,這時候又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沒有資金進來,企業就倒了,這樣的事這段時間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中小規模養殖場往往是最先被擠出行業的一群人。根據中國畜牧業年鑒,2007年至2019年,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規模養殖場從8222萬戶下降至2258萬戶,超過七成養殖場關停!!!

不可否認,中小規模養殖戶是養豬業的中堅力量,但因為缺錢、扛不住下行周期壓力,不少中小規模養殖戶選擇退出,或投身大型規模養殖企業。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目前國內規模場飼養的生豬占52.3%,中小戶飼養的占47.7%,其中年出欄5萬頭以上的養殖場僅占0.0007%。

環境困局:環保投入和疫情防控令企業壓力倍增

如今,去山里養豬成了中小規模豬企的首選。錢文軍的豬場就在一個山谷里,選在這個地方養豬,錢文軍也要計算環保投入。“原來在村子里養豬,豬圈的氣味特別難聞,環保部門隔三差五就要來檢查,周圍的村民也有意見。現在在山谷里養豬,污水和糞便處理需要的資金投入很大。要么建立沼氣工程,將廢水處理后生成沼氣再利用,沼氣發電給豬場提供電能可以穩定生產排出的沼氣,殘渣可以作為肥料灌溉土地,如果不進行灌溉的話,就需要進一步處理之后才能排放。要么就直接進購污水處理設備,將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不能建在居民區;落實‘三廢’處理,廢水廢渣和廢氣都要有完善的處理設施;水源地不能在上風口,對環保要求較嚴格;要有化糞池,沉淀處理。”周勇也對記者坦言,符合這些條件才能養豬。生豬價格在降,飼料價格在漲,環保投入還要占到整個投資的20%至30%。這也令很多中小規模養殖企業壓力倍增。

“養豬的環保壓力很大。一頭豬每天排出的糞水都在9公斤以上,要完全按照國家標準處理,所以成本會比較高,這些糞水其實是可以肥田的,但目前我們還要花大價錢處理。不過現在國家和政府都在積極協調還田各個方面的銜接,相信未來豬糞能真正還到農田里去養地,不浪費。”孫健說。

另外,生豬疾病防控也成為中小規模養殖企業的一大心病。孫健進入養豬業以來,遇到過兩次技術無法解決的疾病“難關”。2006年,豬場暴發藍耳病,豬發病后,保育的仔豬死亡率高達40%,看著大批染病的豬,孫健感到一點辦法都沒有。2018年的非洲豬瘟疫情比藍耳病更可怕,“豬發病后,頭一天看還是好好的,但第二天幾乎全部死亡,根本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在現場想哭都哭不出來,只能按程序處理死亡豬只。”孫健說。

“實際上,2019年、2020年養豬業賺錢的人也非常少。”錢文軍表示,“受到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約80%的養豬人手里的豬都死掉了,只有約20%的人賺到錢,綜合看下來,大多數人還是沒賺到錢。”

“其實沒想過退出這個行業。”周勇告訴記者:“大多數人還是抱著‘現在虧得越狠,后面賺得也會越多’的心態在咬牙堅持。我更希望把企業發展成規模化、流程化的養殖模式。適時縮減規模,量力而行。”

來源:豬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