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生豬產能調控見效 肉蛋奶價穩量足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4-07
      肉蛋奶產品價格穩定 供應渠道順暢
 
  3月底,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超市內的生鮮攤位上,記者看到價簽上寫著:特價腔前排10.9元/斤,精選后腿肉16.9元/斤,鮮肋排25.9元/斤。不遠處,一位工作人員正在分割排骨,不少市民正等著購買。
 
  “近些日子肉價一直不算貴,比去年春天便宜多了,我打算買點排骨,回家燉玉米排骨湯喝。”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
 
  那么,當前肉蛋奶的價格如何,供應渠道是否暢通?
 
  據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和采集點的監測,3月份第4周(采集日為3月23日)雞蛋價格上漲,生豬產品、牛羊肉、生鮮乳價格下降,雞肉價格基本持平。
 
  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2.5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8%,同比下降54.4%。全國豬肉平均價格22.3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2%,同比下降49.2%。華南地區豬肉平均價格較高,為27.89元/公斤;東北地區較低,為18.7元/公斤。
 
  全國牛肉平均價格87.0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1%,同比下降0.2%。全國羊肉平均價格83.2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同比下降2.8%。
 
  全國雞蛋平均價格10.4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2%,同比上漲9.3%。全國雞肉平均價格22.55元/公斤,環比基本持平,同比持平。
 
  在生鮮乳價格方面,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4.1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2.6%。
 
  “當前市場肉類和蛋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近期的疫情對肉蛋產品運輸環節有一定影響,但對整體供應情況影響不大。”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門負責人劉通告訴記者,目前農產品運輸車的通行渠道暢通,只是受疫情影響,在過檢查站時排隊時間較長。
 
  據劉通介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保證各類農產品穩定供應,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大廣高速檢查站設立了一批專班人員,有20多人24小時為農產品運輸車輛提供服務,一方面幫助部分商家和貨車司機直接在高速檢查站進行貨物交接,另一方面在行程碼帶星司機核酸檢測陰性后,為司機進行擔保,助其將農產品順利運輸進市場。
 
  肉蛋奶產能有保障供應量充足
 
  那么,當前我國肉蛋奶的生產情況如何,市場供應情況怎么樣?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處于合理區間,受生產慣性增長影響,生豬出欄偏多。
 
  從生產環節看,2021年12月末,全國生豬存欄4.49億頭,同比增長10.5%,這些生豬將在未來6個月內陸續出欄上市,豬肉市場供給較上年同期繼續保持增加態勢。今年1月份生豬出欄同比增長23.6%,2月份生豬出欄同比仍增長8.2%。從屠宰環節看,據對樣本屠宰企業監測,春節后剛開工的2月第2周屠宰量330萬頭,3月第1周增加到480萬頭,當前消費季節性減少,出欄同比增加,生豬供應充足。
 
  雞蛋產能高位調減,市場供應仍然寬松。從供應看,2月份在產蛋雞存欄及雞蛋產量繼續回落,但仍處于歷年同期較高水平。蛋雞存欄環比下降1.3%,同比增長4.5%,雞蛋產量環比下降2.8%,同比增長4.7%。
 
  據對全國生鮮乳收購站監測,2月份奶牛存欄環比增長0.5%,同比增長7.7%。2月份生鮮乳產量同比增長14.9%。
 
  目前,受供應增加和消費季節性減少的影響,生豬雖然生產和供應良好,但價格處于2020年以來的低位,養殖陷入虧損。
 
  一些大型養殖企業和專家預測,3-4月份生豬供應可能延續寬松狀態,養殖虧損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企業資金鏈將比較緊張。受生豬價格低位運行影響,一些養殖場戶加速淘汰能繁母豬的可能性較大,需加強監測預警,及時出臺針對性保護基礎產能的措施,防范過度淘汰能繁母豬的風險,廣大養殖場戶要合理安排生產,使生豬出欄和豬肉消費需求銜接得更好。
 
  “我們通過嚴格控制成本,與飼料廠合作,每噸飼料成本降低200元左右,同時優化管理流程,減少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我們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提前淘汰低產母豬,并引入了一批生產性能好的母豬,提高了生產效率。”湖南省一家生豬養殖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生豬產能調控效果初步顯現
 
  中國養著全球一半的豬,飼養量大,生產慣性也大。我國的生豬產業調控,就好比駕馭一輛載重量很大的卡車,沒有辦法做到想起動就能快速起動,想剎車就能馬上剎住。通過近年來的探索,農業農村部制定了《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建立了以“能繁母豬存欄量”為核心調控指標的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提出全國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的調控目標,并劃分了紅、黃、綠三個預警區域,分別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分級落實調控責任。這樣,生豬產能調控與之前已經開展的凍豬肉儲備調控聯動,形成了生產端和市場端協同發力的調控機制。
 
  經過半年多的實踐,產能調控效果已經初步顯現。從2021年7月份開始,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有序回調,8個月時間壓減能繁母豬數量近300萬頭,2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268.2萬頭,相當于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4.1%,處于產能調控的綠色合理區域。只要母豬存欄量穩定,那后期就基本不會出現生產大起大落的問題。
 
  “目前,緩解供應階段性過剩的有利條件在不斷積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在生產方面,去年9月份以來,全國規模豬場新生仔豬數量持續回落,今年1—2月份月均新生仔豬數量降至3100萬頭,比去年9月份高峰月下降370萬頭。按照生豬6個多月的育肥上市周期,這預示著5月份肥豬上市量將明顯回落。在進口方面,行業普遍預計,今年上半年月均豬肉進口量將維持在20萬噸左右,相當于去年同期月均38.4萬噸進口規模的一半。消費方面,隨著年前儲備的腌臘豬肉逐漸被消耗,以及五一節、端午等節假日消費拉動,豬肉消費將呈季節性增加,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產過剩的壓力。基于上述分析,5月份之后生豬養殖虧損將可能減輕,7月份前后生豬養殖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據介紹,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嚴格落實《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要求,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強化預警,持續跟蹤監測生豬和能繁母豬月度存欄信息,關鍵時段多發聲,加強信息發布,引導養殖場戶在3—4月份市場供應寬松時期及時出欄肥豬、不壓欄。二是穩定產能,緊盯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督促地方嚴格落實省負總責要求,根據形勢變化適時研究出臺地方臨時補貼救助措施,加強與凍豬肉儲備調節政策協同,形成調控合力。三是穩定政策,督促地方保持用地、金融、環保等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杜絕在政策上“翻燒餅”,穩定行業預期,堅定行業信心。四是防好疫病,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加強檢疫、調運、屠宰等環節監管,扎實推進分區防控,統籌推進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防止因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逆轉生豬穩產保供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