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企巨虧下再度加碼押注 豬周期真的即將反轉?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4-18
4月15日,頭部豬企首份2021年財報公布,溫氏股份凈虧134.04億元,在業績預告虧損區間中值。財報顯示,2021年,溫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49.54億元,同比回落13.31%;凈利潤為虧損134.04億元,同比回落280.51%。溫氏股份1月曾預告,2021年凈利潤為虧損130億元至138億元。
截至目前,另外四大頭部豬企新希望、牧原股份、天邦股份、正邦科技等尚未發布2021年財報,不過四家公司均預計業績大降。
其中,新希望預計虧損86億元至96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49.44億元;牧原股份預計盈利65億元至80億元,同比下降70.86%至76.32%;天邦股份預計虧損35億元至40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2.4億元;正邦科技預計虧損182億元至197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57.44億元。
以預虧下限計算,新希望、天邦股份、正邦科技三家最少預虧303億元。
01五大豬企3月銷量均環比增加
上述5大豬企均已披露2022年3月份生豬銷售情況簡報,銷量均環比增加,銷售均價環比則漲跌不一。
具體來看,牧原股份銷售生豬598.6萬頭(其中仔豬銷售52.7萬頭),銷售收入74.32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111.30%、5.30%。牧原股份表示,3月商品豬價格呈現震蕩下行趨勢,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11.67元/公斤,比1至2月下降5.74%;去年3月商品豬銷售均價為23.21元/公斤。
溫氏股份銷售肉豬144.84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21.06億元,毛豬銷售均價12.17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35.49%、33.71%、-3.03%,同比變動分別為143.63%、14.33%、-53.55%。
新希望銷售生豬142.69萬頭,環比變動46.00%,同比變動67.10%;收入為16.94億元,環比變動53.58%,同比變動-22.33%;商品豬銷售均價11.64元/公斤,環比變動2.19%,同比變動-50.47%。
天邦股份銷售商品豬33.62萬頭(其中仔豬銷售4694頭),環比變動17.20%,去年3月銷售數量為33.27萬頭;銷售收入49409.71萬元,環比變動37.99%;銷售均價11.49元/公斤(商品肥豬均價為11.99元/公斤),環比變動1.08%,去年3月商品肥豬均價為24.66元/公斤。
正邦科技銷售生豬96.72萬頭(其中仔豬15.95萬頭,商品豬80.77萬頭),環比增長93.36%,同比下降6.84%;銷售收入9.80億元,環比增長68.59%,同比下降65.54%。商品豬(扣除仔豬后)銷售均價11.30元/公斤,較上月下降3.15%;均重103.64公斤/頭,較上月下降2.75%。
02逆勢布局豬周期反轉
豬價尚在“冰封”之際,豬企在虧損泥潭中不能自拔,唐人神的激進擴產無疑是一場與豬周期和現金流的賽跑。
不滿一年祭出第二輪定增,“小牧原”唐人神加碼押注豪賭豬周期反轉。
日前,唐人神發布公告,公司擬定增12.20億元,主要用于豬肉產能擴張和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控股股東唐人神控股以現金方式參與此次認購,認購金額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1.5億元。
此前,唐人神2017年至今已然完成三輪定增和一輪轉債,主要投向豬肉和飼料產能。但公開資料顯示,包括公司2019年轉債、2021年定增在內,其募投項目絕大部分尚未達產。
不過,多線作戰的唐人神今年以來已經得到眾多機構的調研,部分機構也開始嘗試對其進行左側布局。
從五個募投方向來看,唐人神此次募投合計8.6億元用于位于株洲的東沖三期生豬養殖基地項目、廣東云浮市云安溫氏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豬苗養殖生產建設項目、廣西融水縣和睦鎮唐人神集團養殖扶貧項目、浦北美神養殖場項目和海南昌江大安一體化15萬頭養殖項目,其余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唐人神表示,募集資金投資生豬養殖項目,將加快公司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的布局,落實經營發展戰略,提高公司生豬養殖業務的規模,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一邊是公司擴產積極,一邊卻是豬價仍在底部徘徊,尚未出現止跌跡象。
根據招商農業團隊統計的數據,今年1、2兩月,11家上市豬肉企業的生豬銷售價格均價為13.3元和11.9元,分別環比下跌2元和1.4元。
疊加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作為主要豬飼料的豆粕價格今年以來也出現暴漲,該分析認為,上半年豬價受供給壓力的影響或易跌難漲。
根據唐人神此前公布的業績預告,該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虧損9.8億元-11.5億元,同比下滑203.12%-221.01%;扣非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8.8億元-10.5億元,同比下滑195.72%-214.21%。而包括其他豬企業績預告也存不同程度虧損。
某華東區域基金公司表示,豬周期已經明確觸底,雖然后續價格上漲的空間存在分歧,但部分優質公司在資金實力和生產能力上明顯領先同行、未來發展空間和增速都較快,股價卻因為豬價低迷而明顯低估。
該機構還表示,目前豬價低點已過,去產能進入中段,供需拐點在2022年二季度到來,股價匹配產能周期或領先于豬價周期;而若疫情好轉,消費好轉,則能為豬周期提供額外彈性。
03二季度有望兌現“豬周期”拐點預期
中信建投期貨生豬高級分析師魏鑫表示,二季度有望兌現此前的“豬周期”拐點預期。隨著5月、6月生豬整體預期出欄量的下降,價格重心仍有較大可能出現上移。
進入二季度以來,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對此,魏鑫表示,二季度對應的是去年能繁母豬高峰期的生豬出欄,從供給端來看,生豬出欄量處于較高水平,市場供應充裕,價格承壓,加上消費端表現不佳,季節性的消費偏弱疊加疫情影響,供強需弱格局較為明顯。不過,從能繁母豬產能兌現的角度來看,當前是能繁母豬高峰期的兌現時間,而隨著后兩個月生豬整體預期出欄量的下降,價格重心仍有較大可能上移,進而實現本輪周期的觸底反轉。
對于后市,魏鑫認為,豬價走勢始終繞不開供給側變化。當前處于二季度開端,而二季度有望成為達到供給高點并逐步回落的一個季度。預計生豬市場“軟著陸”后,有望在5月末前后走出底部,實現逐步反彈。但周期底部的反彈只是開始,并不意味著能夠實現徹底的反轉,還需要關注接下來一年時間內能繁母豬數量的總體變化趨勢。
來源:中新經緯、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證券報
截至目前,另外四大頭部豬企新希望、牧原股份、天邦股份、正邦科技等尚未發布2021年財報,不過四家公司均預計業績大降。
其中,新希望預計虧損86億元至96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49.44億元;牧原股份預計盈利65億元至80億元,同比下降70.86%至76.32%;天邦股份預計虧損35億元至40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2.4億元;正邦科技預計虧損182億元至197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57.44億元。
以預虧下限計算,新希望、天邦股份、正邦科技三家最少預虧303億元。
01五大豬企3月銷量均環比增加
上述5大豬企均已披露2022年3月份生豬銷售情況簡報,銷量均環比增加,銷售均價環比則漲跌不一。
具體來看,牧原股份銷售生豬598.6萬頭(其中仔豬銷售52.7萬頭),銷售收入74.32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111.30%、5.30%。牧原股份表示,3月商品豬價格呈現震蕩下行趨勢,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11.67元/公斤,比1至2月下降5.74%;去年3月商品豬銷售均價為23.21元/公斤。
溫氏股份銷售肉豬144.84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21.06億元,毛豬銷售均價12.17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35.49%、33.71%、-3.03%,同比變動分別為143.63%、14.33%、-53.55%。
新希望銷售生豬142.69萬頭,環比變動46.00%,同比變動67.10%;收入為16.94億元,環比變動53.58%,同比變動-22.33%;商品豬銷售均價11.64元/公斤,環比變動2.19%,同比變動-50.47%。
天邦股份銷售商品豬33.62萬頭(其中仔豬銷售4694頭),環比變動17.20%,去年3月銷售數量為33.27萬頭;銷售收入49409.71萬元,環比變動37.99%;銷售均價11.49元/公斤(商品肥豬均價為11.99元/公斤),環比變動1.08%,去年3月商品肥豬均價為24.66元/公斤。
正邦科技銷售生豬96.72萬頭(其中仔豬15.95萬頭,商品豬80.77萬頭),環比增長93.36%,同比下降6.84%;銷售收入9.80億元,環比增長68.59%,同比下降65.54%。商品豬(扣除仔豬后)銷售均價11.30元/公斤,較上月下降3.15%;均重103.64公斤/頭,較上月下降2.75%。
02逆勢布局豬周期反轉
豬價尚在“冰封”之際,豬企在虧損泥潭中不能自拔,唐人神的激進擴產無疑是一場與豬周期和現金流的賽跑。
不滿一年祭出第二輪定增,“小牧原”唐人神加碼押注豪賭豬周期反轉。
日前,唐人神發布公告,公司擬定增12.20億元,主要用于豬肉產能擴張和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控股股東唐人神控股以現金方式參與此次認購,認購金額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1.5億元。
此前,唐人神2017年至今已然完成三輪定增和一輪轉債,主要投向豬肉和飼料產能。但公開資料顯示,包括公司2019年轉債、2021年定增在內,其募投項目絕大部分尚未達產。
不過,多線作戰的唐人神今年以來已經得到眾多機構的調研,部分機構也開始嘗試對其進行左側布局。
從五個募投方向來看,唐人神此次募投合計8.6億元用于位于株洲的東沖三期生豬養殖基地項目、廣東云浮市云安溫氏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豬苗養殖生產建設項目、廣西融水縣和睦鎮唐人神集團養殖扶貧項目、浦北美神養殖場項目和海南昌江大安一體化15萬頭養殖項目,其余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唐人神表示,募集資金投資生豬養殖項目,將加快公司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的布局,落實經營發展戰略,提高公司生豬養殖業務的規模,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一邊是公司擴產積極,一邊卻是豬價仍在底部徘徊,尚未出現止跌跡象。
根據招商農業團隊統計的數據,今年1、2兩月,11家上市豬肉企業的生豬銷售價格均價為13.3元和11.9元,分別環比下跌2元和1.4元。
疊加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作為主要豬飼料的豆粕價格今年以來也出現暴漲,該分析認為,上半年豬價受供給壓力的影響或易跌難漲。
根據唐人神此前公布的業績預告,該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虧損9.8億元-11.5億元,同比下滑203.12%-221.01%;扣非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8.8億元-10.5億元,同比下滑195.72%-214.21%。而包括其他豬企業績預告也存不同程度虧損。
某華東區域基金公司表示,豬周期已經明確觸底,雖然后續價格上漲的空間存在分歧,但部分優質公司在資金實力和生產能力上明顯領先同行、未來發展空間和增速都較快,股價卻因為豬價低迷而明顯低估。
該機構還表示,目前豬價低點已過,去產能進入中段,供需拐點在2022年二季度到來,股價匹配產能周期或領先于豬價周期;而若疫情好轉,消費好轉,則能為豬周期提供額外彈性。
03二季度有望兌現“豬周期”拐點預期
中信建投期貨生豬高級分析師魏鑫表示,二季度有望兌現此前的“豬周期”拐點預期。隨著5月、6月生豬整體預期出欄量的下降,價格重心仍有較大可能出現上移。
進入二季度以來,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對此,魏鑫表示,二季度對應的是去年能繁母豬高峰期的生豬出欄,從供給端來看,生豬出欄量處于較高水平,市場供應充裕,價格承壓,加上消費端表現不佳,季節性的消費偏弱疊加疫情影響,供強需弱格局較為明顯。不過,從能繁母豬產能兌現的角度來看,當前是能繁母豬高峰期的兌現時間,而隨著后兩個月生豬整體預期出欄量的下降,價格重心仍有較大可能上移,進而實現本輪周期的觸底反轉。
對于后市,魏鑫認為,豬價走勢始終繞不開供給側變化。當前處于二季度開端,而二季度有望成為達到供給高點并逐步回落的一個季度。預計生豬市場“軟著陸”后,有望在5月末前后走出底部,實現逐步反彈。但周期底部的反彈只是開始,并不意味著能夠實現徹底的反轉,還需要關注接下來一年時間內能繁母豬數量的總體變化趨勢。
來源:中新經緯、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證券報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4-18豆粕跟隨美豆震蕩調整、菜粕供需兩端均有支撐
- 2022-04-18首批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 2022-04-15養殖業少“吃”豆粕行不行?
- 2022-04-15豬周期拉長 生豬短線有反彈機會
- 2022-04-15全國統一式樣《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公布
- 2022-04-14短期內供應偏緊格局難改 菜粕高位運行
- 2022-04-14中國3月下半月豆粕進口實際裝船5640.80噸,同比上升30.67%
- 2022-04-14海關總署:中國一季度進口大豆2028萬噸
- 2022-04-14國家級制種基地增加到216個 “十四五”末供種保障能力將提高到80%
- 2022-04-13生豬期貨創歷史新低 養殖處于中度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