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產能已減少6%,仔豬飆升至450元/頭!多家券商認為今年豬周期將反轉!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4-18
多家券商發布研報稱今年豬周期“反轉在即”
豬企盈利狀況有望獲改善
綜合證券日報、卓創資訊
“二師兄”在經歷了周期底部的煎熬之后,終于將迎來曙光。
近日有消息顯示,豆粕價格出現一定松動,同時,部分飼料企業亦發布降價通知。在成本端傳出利好的同時,伴隨豬企產能去化,多家券商發布研報稱,2022年豬周期“反轉在即”。接受采訪的分析人士表示,2022年下半年國內生豬供應量或不斷收縮,加之隨四季度消費旺季的到來,三、四季度豬價或整體處于震蕩上行狀態,業內生豬養殖或逐漸擺脫虧損局面。
下半年生豬養殖或逐漸擺脫虧損局面
豬周期的反轉預期是近期市場熱議的話題之一,多家券商發表研報關注豬周期反轉趨勢。太平洋證券表示,豬周期反轉在即,看好養殖板塊的貝塔行情。開源證券建議布局產能去化期。中金公司指出,當前行業層面豬價持續低位疊加飼料成本上漲,企業層面資產負債率處于歷史高位,持續強化產能去化下的周期反轉預期。招商證券則預計,生豬供給在3月份至5月份迎來峰值后將下行,伴隨下半年消費旺季來臨,“豬價年中反轉可期”。
伴隨著預期增強,股價先行,A股市場上的多家養豬企業股價已紛紛起舞。東方財富choice統計結果顯示,2022年以來,申萬行業生豬養殖板塊的10家公司中,共有7家實現股價上漲,生豬養殖板塊受到的關注和期待可見一斑。
接受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豬周期或有望在2022年迎來拐點,生豬養殖企業的盈利狀況最快或將在今年內得到改善。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素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監測,由于能繁母豬在2021年7月份達到高峰,根據生長周期推算,預計2022年5月份將達到出欄量最高峰。“從豬周期發展趨勢來看,2022年,我們認為上半年仍然處于產能釋放期,下半年豬價可能迎來小幅上漲,我們預測,2022年豬周期底部在二季度末期,5月份左右可能出現價格低點。”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徐學平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根據生豬生產傳導周期測算,母豬存欄量的變化會影響10至12個月后的生豬市場供應。2021年7月份開始,國內能繁母豬存欄整體處于持續下滑狀態,進入2022年下半年,國內生豬供應量或不斷收縮,加之隨四季度消費旺季的到來,在供需雙向確定性因素影響下,三、四季度豬價或整體處于震蕩上行狀態,業內生豬養殖或逐漸擺脫虧損局面。”
生豬產能累計去化幅度已超6%
從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優化生產成本、控制生豬產能擴張節奏,是其工作重點之一。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新希望、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實現的生豬(或商品豬)銷量分別為369.68萬頭、1381.7萬頭、242.61萬頭、100.43萬頭,其中,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前3個月的銷量同比已出現小幅減少。新希望則在與投資者互動交流時表示,公司已經度過了快速擴張階段,從2021年開始轉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階段,將結合自身和外部情況,合理安排業務擴展步伐。
在豬周期有望迎來反轉的預期之中,生豬產能去化是分析人士關注的焦點。徐學平表示,根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測,一季度養殖端生豬自繁自養頭均虧損達340元/頭,行業深虧,加速上游產能持續去化。
華創證券認為,自2021年6月生豬產能見頂以來,累計去化幅度已超6%。經過近三個季度的產能調整,行業內正從主動淘汰落后、低效產能逐步過渡到被動去產能階段,由于產業端對下半年乃至明年仍然持有相對樂觀的豬價預期,整體博弈的情緒仍較為強烈,產能去化的過程或將更為糾結和慘烈。
據卓創資訊調研,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量環比下跌0.70%,同比增幅66.61%;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跌2.03%,同比漲幅5.84%。進入2022年上半年生豬行業依舊處于產能釋放周期,而養殖端日益虧損嚴重,以及近期交通不便,生豬、豬肉調運受阻,同時利空供需兩端,養殖企業虧損雪上加霜,屠宰企業白條走貨欠佳,部分企業毛利持續縮減。供大于求態勢下,隨著生豬飼料價格上漲,養殖成本不斷增加下,養殖端除了加快能繁產能更替淘汰外,降重快速出欄也是避虧減損的另一種方法。
“現階段豬價仍處于成本線以下,因此產能還會繼續淘汰。不過,從4月份來看,其降速已經有趨緩的態勢,業者對于下半年行情看好,部分養殖戶開始有補欄行為,仔豬價格現在呈現上漲趨勢(詳見:喜大普奔!仔豬價漲!突然飆升至450元/頭!兩大利好支撐,后續行情或繼續上漲‖豬價新說),仔豬補欄信心還不錯,所以這個時候產能去化速度已經開始放緩,部分規模企業已經將仔豬從外銷轉內留,產能去化將逐步走入收尾階段。”李素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農產品價格上漲推升飼料成本,被認為也將加速生豬產能去化。近期來看,玉米、豆粕均處于波動態勢,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玉米分析師陳慶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進入二季度之后,隨著貿易環節庫存下降和存儲成本上漲,玉米價格或迎來走高機會;在市場運行過程中,需要關注玉米與相關替代品的比價關系及下游企業的加工利潤情況,玉米價格仍有上漲的“天花板”。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豆粕分析師方平表示,短期對國內連粕的觀點仍然偏謹慎,4至5月份的大豆到港已經近在咫尺,連續數周的儲備大豆拍賣也已成定局,近月豆粕的壓力無法緩解。
【編輯】嚴秋璠
【來源】證券日報、卓創資訊 、新牧網
豬企盈利狀況有望獲改善
綜合證券日報、卓創資訊
“二師兄”在經歷了周期底部的煎熬之后,終于將迎來曙光。
近日有消息顯示,豆粕價格出現一定松動,同時,部分飼料企業亦發布降價通知。在成本端傳出利好的同時,伴隨豬企產能去化,多家券商發布研報稱,2022年豬周期“反轉在即”。接受采訪的分析人士表示,2022年下半年國內生豬供應量或不斷收縮,加之隨四季度消費旺季的到來,三、四季度豬價或整體處于震蕩上行狀態,業內生豬養殖或逐漸擺脫虧損局面。
下半年生豬養殖或逐漸擺脫虧損局面
豬周期的反轉預期是近期市場熱議的話題之一,多家券商發表研報關注豬周期反轉趨勢。太平洋證券表示,豬周期反轉在即,看好養殖板塊的貝塔行情。開源證券建議布局產能去化期。中金公司指出,當前行業層面豬價持續低位疊加飼料成本上漲,企業層面資產負債率處于歷史高位,持續強化產能去化下的周期反轉預期。招商證券則預計,生豬供給在3月份至5月份迎來峰值后將下行,伴隨下半年消費旺季來臨,“豬價年中反轉可期”。
伴隨著預期增強,股價先行,A股市場上的多家養豬企業股價已紛紛起舞。東方財富choice統計結果顯示,2022年以來,申萬行業生豬養殖板塊的10家公司中,共有7家實現股價上漲,生豬養殖板塊受到的關注和期待可見一斑。
接受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豬周期或有望在2022年迎來拐點,生豬養殖企業的盈利狀況最快或將在今年內得到改善。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素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監測,由于能繁母豬在2021年7月份達到高峰,根據生長周期推算,預計2022年5月份將達到出欄量最高峰。“從豬周期發展趨勢來看,2022年,我們認為上半年仍然處于產能釋放期,下半年豬價可能迎來小幅上漲,我們預測,2022年豬周期底部在二季度末期,5月份左右可能出現價格低點。”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徐學平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根據生豬生產傳導周期測算,母豬存欄量的變化會影響10至12個月后的生豬市場供應。2021年7月份開始,國內能繁母豬存欄整體處于持續下滑狀態,進入2022年下半年,國內生豬供應量或不斷收縮,加之隨四季度消費旺季的到來,在供需雙向確定性因素影響下,三、四季度豬價或整體處于震蕩上行狀態,業內生豬養殖或逐漸擺脫虧損局面。”
生豬產能累計去化幅度已超6%
從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優化生產成本、控制生豬產能擴張節奏,是其工作重點之一。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新希望、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實現的生豬(或商品豬)銷量分別為369.68萬頭、1381.7萬頭、242.61萬頭、100.43萬頭,其中,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前3個月的銷量同比已出現小幅減少。新希望則在與投資者互動交流時表示,公司已經度過了快速擴張階段,從2021年開始轉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階段,將結合自身和外部情況,合理安排業務擴展步伐。
在豬周期有望迎來反轉的預期之中,生豬產能去化是分析人士關注的焦點。徐學平表示,根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測,一季度養殖端生豬自繁自養頭均虧損達340元/頭,行業深虧,加速上游產能持續去化。
華創證券認為,自2021年6月生豬產能見頂以來,累計去化幅度已超6%。經過近三個季度的產能調整,行業內正從主動淘汰落后、低效產能逐步過渡到被動去產能階段,由于產業端對下半年乃至明年仍然持有相對樂觀的豬價預期,整體博弈的情緒仍較為強烈,產能去化的過程或將更為糾結和慘烈。
據卓創資訊調研,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量環比下跌0.70%,同比增幅66.61%;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跌2.03%,同比漲幅5.84%。進入2022年上半年生豬行業依舊處于產能釋放周期,而養殖端日益虧損嚴重,以及近期交通不便,生豬、豬肉調運受阻,同時利空供需兩端,養殖企業虧損雪上加霜,屠宰企業白條走貨欠佳,部分企業毛利持續縮減。供大于求態勢下,隨著生豬飼料價格上漲,養殖成本不斷增加下,養殖端除了加快能繁產能更替淘汰外,降重快速出欄也是避虧減損的另一種方法。
“現階段豬價仍處于成本線以下,因此產能還會繼續淘汰。不過,從4月份來看,其降速已經有趨緩的態勢,業者對于下半年行情看好,部分養殖戶開始有補欄行為,仔豬價格現在呈現上漲趨勢(詳見:喜大普奔!仔豬價漲!突然飆升至450元/頭!兩大利好支撐,后續行情或繼續上漲‖豬價新說),仔豬補欄信心還不錯,所以這個時候產能去化速度已經開始放緩,部分規模企業已經將仔豬從外銷轉內留,產能去化將逐步走入收尾階段。”李素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農產品價格上漲推升飼料成本,被認為也將加速生豬產能去化。近期來看,玉米、豆粕均處于波動態勢,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玉米分析師陳慶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進入二季度之后,隨著貿易環節庫存下降和存儲成本上漲,玉米價格或迎來走高機會;在市場運行過程中,需要關注玉米與相關替代品的比價關系及下游企業的加工利潤情況,玉米價格仍有上漲的“天花板”。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豆粕分析師方平表示,短期對國內連粕的觀點仍然偏謹慎,4至5月份的大豆到港已經近在咫尺,連續數周的儲備大豆拍賣也已成定局,近月豆粕的壓力無法緩解。
【編輯】嚴秋璠
【來源】證券日報、卓創資訊 、新牧網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4-18豆粕跟隨美豆震蕩調整、菜粕供需兩端均有支撐
- 2022-04-18首批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 2022-04-15養殖業少“吃”豆粕行不行?
- 2022-04-15豬周期拉長 生豬短線有反彈機會
- 2022-04-15全國統一式樣《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公布
- 2022-04-14短期內供應偏緊格局難改 菜粕高位運行
- 2022-04-14中國3月下半月豆粕進口實際裝船5640.80噸,同比上升30.67%
- 2022-04-14海關總署:中國一季度進口大豆2028萬噸
- 2022-04-14國家級制種基地增加到216個 “十四五”末供種保障能力將提高到80%
- 2022-04-13生豬期貨創歷史新低 養殖處于中度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