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價近日大漲!生豬這次咸魚翻身了?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4-19
沉寂已久的生豬期貨今日迎來難得一見的大漲,主力合約一舉躍升至兩周高位。期價近日大漲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密集收儲、囤貨需求和運輸受限因素共振,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是否有所改觀?目前國內各地市場購銷氛圍如何,如何看待五一節日備貨預期?
生豬連續低位橫盤震蕩后,今日迎來大舉反彈,背后是基本面使然,還是資金面推動?此次上漲是曇花一現還是徹底轉折?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高級研究員 魏鑫:生豬今日迎來強勢反彈,有多個原因。首先,生豬現貨市場自上周以來持續小幅上行,情緒累積后對盤面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其次,生豬現貨價格彈性恢復,能繁母豬數據顯示已回歸到供需平衡水平,對遠月預期再度好轉;此外,當前生豬價格本身位于較低水平,前期持續壓制之后,給予市場向上反彈的一定空間。現貨反彈、轉折臨近、空間顯現,最終導致期貨市場的反應。
方正中期飼料養殖研究員 宋從志:我們認為今日生豬期價大幅反彈,更多是基于供需基本面環比改善,帶動空頭資金調倉,從而實現遠月期價估值修復的行情。近期整體大宗商品表現強勢,以原油為主的國際定價品種表現強勢,但國內定價的大宗商品受宏觀影響較弱,資金青睞程度不高呈現不斷流出,期價相對現貨表現較弱。生豬現貨價格在12當前塊/公斤大概率階段性見底。生豬期價目前已經升水排列,反應市場預期已經發生轉變,周期見底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國信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覃多貴:生豬期貨反映的直接誘因來自周末現貨的反彈,但背后基本面的改善也是有跡可循。從能繁母豬存欄數據來看,2021年7月能繁母豬存欄出現拐頭,意味著4月為供應壓力是最大時刻,后期有望減輕,而且從最新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能繁母豬存欄來看,到3月末能繁母豬存欄降至4185萬頭,產能己經接近平衡,對未來豬價預期的改善也形成支撐;而從需求來看,近期新冠疫情新增病例出現拐頭,部分地區實現清零,意味著消費受到的沖擊亦將減輕。綜合來看,個人預計年內豬價低點在3月已經見到,后期總體震蕩向上的趨勢基本確立。
倍特期貨研究發展中心農產品團隊:生豬現貨價格在3月下旬跌至低位后,一直處于緩慢反彈之中,上周末現貨月合約貼水現貨幅度較大,今日反彈后價差有所收窄。飼料價格的上漲促使養殖企業出欄節奏加快,三月份多家上市養殖企業出欄創出歷史新高,由此二季度的出欄壓力有所減輕。2021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49億頭,有序出欄情況下將在6月底出清,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末存欄4.22億頭,存欄數據在一個季度減少了2669萬頭,也就是說4到9月份的出欄壓力與1至6月相比減少了5.9%。另外一季度末能繁母豬存欄4185萬頭,環比減少3.3%。比2021年6月減少379萬頭,產能逐步接近正常水平有利于生豬市場的拐點形成。
密集收儲、囤貨需求和運輸受限因素共振,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是否有所改觀?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高級研究員 魏鑫:短期供給主要看屠宰、體重和鮮銷率三個因素,從數量上看,3月中上旬屠宰量達到年后高峰,隨后有所回落,不過當前仍然位于較高水平;體重上,全國平均來看依舊維持在115到120公斤的正常水平,沒有形成大面積壓欄或者供給壓力;從鮮銷率上看,3月整體鮮銷率較低,凍品入庫分流了一部分的生豬供給,對價格有支撐作用,進入四月,鮮銷率有所回升,但仍然沒有達到正常水平,凍品入庫仍在持續。后市來看,生豬出欄數量或隨著產能轉折的兌現保持微幅減少的趨勢,體重預計平穩為主,而鮮銷率可能跟隨價格的上行而恢復。總體來說,供應過剩局面依舊存在,但邊際改善,還需要觀察出欄節奏和凍品入庫對于短期鮮品供應的調整。
方正中期飼料養殖研究員 宋從志:短期屠宰量高位回落疊加仔豬價格出現連續反彈,一定程度在驗證產能的環比改善。近期國內疫情侵擾不斷,部分地區物流中斷導致出欄受限,有導致出欄壓力后移的可能。但仔豬價格大幅反彈以及日度屠宰量下滑,側面印證產能的壓力在逐步減輕,此外,飼料價格居高不下使得養殖利潤持續低迷,此輪飼料價格暴漲一定程度已經加速生豬周期見底,生豬出欄體重在年后先跌后增,二季度大豬的供給壓力可能已經前置。
國信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覃多貴:收儲及囤貨只是一種臨時性需求,并不意味著全部供應被消費掉,而是多出的供應轉為庫存,后期隨著出欄壓力減輕及新冠疫情對消費的負面影響的淡化,總體供需格局還是趨于改觀的。
倍特期貨研究發展中心農產品團隊:因豬糧比持續處于一級預警線之下,發改委截止目前連續組織了四批共15.8萬噸的中央儲備肉收儲,與地方收儲相結合對生豬市場下跌的心理預期有所改善。新冠疫情帶來的銷區囤貨以及運輸因素都是供需的時間上進行重新配置,短期會有所改善,結合頭部企業加速出欄對改變近端的供需有所幫助;只有產能的逐步去化才對遠端的基本面有所改變。
目前國內各地市場購銷氛圍如何,如何看待五一節日備貨預期?接下來豬市行情走向如何?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高級研究員 魏鑫:目前國內市場呈現價格上行但銷售難度依舊較大的局面,反映出屠宰端的市場競爭日益劇烈。市場白條銷售仍然疲軟,但在毛豬價格上行的環境下,白條價格也出現被動上行。受疫情影響,市場總體消費情況不容樂觀,本身春夏季節并非生豬銷售的旺季,五一節日消費更是由于疫情蒙上陰影。需求方面表現和預期均不佳的狀況下,我們認為市場行情還是依靠供給側的邊際改善來驅動。預計豬價軟著陸后,后市以震蕩偏強為主,5月或開啟加速向上通道。
方正中期飼料養殖研究員 宋從志:5月份開始生豬價格大概率保持季節性慣性增漲,但由于能繁整體保有量仍然較高,沒有疫病擾動的情況下現貨的絕對漲幅大概率不及2019年,因此期價當前在給出一定升水的基礎上,需要看現貨的漲幅能否超預期。近端在收儲支撐下,期現價格可能有節奏型反彈,按照最樂觀假設,現貨價格現在觸底,在12000點附近不再下跌,按照19年比較極端的現貨在5-8月份60%左右的漲幅,本年度9月合約的上方壓力大約在19800點左右。
國信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覃多貴:目前各地市場略有差別,但白條走貨總體上較之前有一定改善,行業心態亦有所好轉。對于五一節日備貨因素,根據歷史批發市場走貨情況來看,備貨一般體現在節前一到兩周的需求提振,但從歷史五一前后豬價表現來看,節日效應對豬價的影響相對較小,豬價更多由當時供需決定。對于接下來的豬價,個人傾向于現貨震蕩向上為主,期貨由于有較高的升水,整體漲幅可能低于現貨。
倍特期貨研究發展中心農產品團隊:目前屠宰企業尚處于虧損期,提價收購的積極性不高;五一價期相對較長,備貨預期取決于多地疫情的防控情況,如果疫情控制的情況較好,那這個五一長假消費增長可期,遠期來看生豬價格有望逐步走高。
來源:文華財經
上一篇 | 市場‖安徽省飼料產量首次突破千萬噸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4-18豆粕跟隨美豆震蕩調整、菜粕供需兩端均有支撐
- 2022-04-18首批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 2022-04-15養殖業少“吃”豆粕行不行?
- 2022-04-15豬周期拉長 生豬短線有反彈機會
- 2022-04-15全國統一式樣《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公布
- 2022-04-14短期內供應偏緊格局難改 菜粕高位運行
- 2022-04-14中國3月下半月豆粕進口實際裝船5640.80噸,同比上升30.67%
- 2022-04-14海關總署:中國一季度進口大豆2028萬噸
- 2022-04-14國家級制種基地增加到216個 “十四五”末供種保障能力將提高到80%
- 2022-04-13生豬期貨創歷史新低 養殖處于中度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