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跟隨盤歐羊育種團隊來到瑪曲縣歐拉鄉畜合隆歐拉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探訪青藏高原盤歐羊種源基地。在這里,誕生了第一只人工培育的盤歐羊。
“這是盤歐羊育種核心群最好的原種羊,體重180公斤,年配種50多只母羊。”合作社負責人尕爾藏才讓抓住一只公羊笑呵呵地說,這是第四代人工育種特級盤歐羊,在甘南僅此一只。
一旁的盤歐羊育種團隊首席專家郎俠博士彎腰對羊經過一番實際測評后說:“體長1.15米,身高1.18米,盤歐羊新品種周歲公羊與原始歐拉羊周歲公羊比較,體重平均高35%。”之后,郎俠又對另一只周歲盤歐羊母羊進行了測評,結果體重比歐拉羊母羊高27%以上。據介紹,成年盤歐羊母羊群體產羔率比歐拉羊高30%以上。
盤歐羊新品種群是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畜草與綠色農業研究所郎俠博士團隊以分布于甘南州瑪曲縣黃河首曲的歐拉羊遺傳資源為基礎培育的新品種羊。記者看到,種公羊飼養圈7只盤歐羊個個體型高大、膘肥體壯、身似圓桶,宛如小牛犢。
近年來,瑪曲縣歐拉鄉畜合隆歐拉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托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畜草與綠色農業研究所的技術和項目,開展了優質歐拉羊選育及藏羊新品種(系)培育、藏羊改良、新品種擴繁、良種推廣,向周邊牧戶進行優質歐拉羊的供種和復壯。同時,還依托甘肅省牛羊種質與秸稈飼料化重點實驗室,建成了“甘南高原草地生態畜牧業科技創新試驗示范基地”,開展了藏羊新品種(系)選育和草地生態畜牧業技術試驗示范。
尕爾藏才讓介紹,合作社存欄歐拉羊2150只,其中,野生待馴化幼齡公盤歐羊一只,繁殖母羊1100只,特級優質種公羊48只,一級以上種公羊212只,后備母羊290只,后備種公羊400只,年繁殖羔羊約1000只,年出售優質種羊約800只,大多銷往甘南以及青海、山西、四川、新疆等省區。
據了解,歐拉型藏羊遺傳性穩定、體質結實、生長發育快、適應性強、耐粗飼、增膘快、屠宰率高,在自然放牧條件下具有寶貴的實際應用價值,是發展我國青藏高原地區養羊業的重要遺傳資源。
瑪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東知布介紹,長期以來,由于歐拉型藏羊特殊的生存環境、相對隔離的生態環境以及落后的生產方式,導致閉鎖繁育和高度近交,群體生產性能和產品品質下降,嚴重制約了現代草地畜牧業的發展。隨著市場對綿羊產品質量要求的升級,提高歐拉型藏羊生產性能,提高產品品質刻不容緩。
歐拉羊是藏系綿羊主要品種之一,屬于一個地方類群,主要中心產區和原產地是甘南州瑪曲縣歐拉鄉、歐拉秀瑪鄉和尼瑪鎮。2023年瑪曲縣歐拉羊存欄24.8萬只,出欄21.2萬只。
種質資源是畜牧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如何解決種質資源“卡脖子”問題?在郎俠看來,正如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樣,藏羊品種的純良,是生態畜牧業的“芯片”,更是推動甘南藏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
近年來,盤歐羊育種團隊建立了常規育種技術與分子育種技術相結合的育種平臺,培育藏系綿羊新品種盤歐羊。該研究采用本品種選育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及適當導入歐拉羊野生近緣祖(盤羊)基因的基因組聚合育種技術,構建了基因雙向流動的核心群開放式聯合育種體系,經過2代本品種選育,第3代導入1/4盤羊基因,第4代橫交擴群。
該團隊通過14年攻關,育成了遺傳性能穩定、外表特征一致、體格高大、生長發育快、放牧性能強、耐粗飼、抗逆性強的盤歐羊新品種群。現第4代橫交擴群培育而成,其生產性能表現為羔羊初生重5.2公斤、當年羔羊3月齡斷奶后育肥期日增重240克,18月齡公羊屠宰率54%,18月齡母羊屠宰率50%;群體繁殖率115%。
郎俠告訴記者,甘南現有盤歐羊新品種群規模為核心群6000余只,擴繁群3萬余只,年供種4000余只,整個青藏高原改良的盤歐羊達60多萬只。
“十三五”以來,該團隊培育的盤歐羊新品種累計向我省的甘南州、阿克塞、肅南、岷縣和四川、青海、山西、新疆等省區推廣種公羊12000只,改良復壯當地藏系綿羊60余萬只,生產改良羊50余萬只,產生經濟效益7.5億元。
郎俠表示,通過科技培育種業,種業助推產業,盤歐羊新品種推廣應用不但強化了青藏高原草地生態肉羊業高質量發展,還解決了困擾青藏高原畜牧業發展的生態、生產、生活三大難題。
科技賦能培育新種業,助推甘南羊產業發展。從目前試驗推廣來看,盤歐羊新品種培育為青藏高原草地生態肉羊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青藏高原生態友好、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牧民致富拓寬了渠道。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