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玉米市場繼續保持良好的上漲勢,根據我們對國內玉米市場的調查,本期國內玉米市場行情狀況如下:
玉米收購價格:黑龍江哈爾濱74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黑龍江佳木斯62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吉林四平地區78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吉林長春地區7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吉林農安地區72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吉林松原地區74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遼寧鞍山地區88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河北邢臺地區101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北邯鄲地區100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北承德地區94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西忻治地區96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西忻州地區96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西長治地區97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菏澤地區103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聊城地區104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泰安地區105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南安陽地區102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南鄭州地區1020元/噸,與前期持平;江蘇徐州地區1040元/噸,較少前期提升20元/噸;陜西渭南地區980元/噸,與前期持平;陜西漢中地區1000元/噸,與前期持平。
玉米批發價格:吉林長春地區980元/噸,較上期提升970元/噸;山西運城地區1040元/噸,較上期提升20元/噸;河南安陽地區1040元/噸,與前期基本持平;山東平度地區1120元/噸,與期基本持平;天津寶坻地區1040元/噸,較前期提升1020元/噸;福建廈門地區1160元/噸,與前期持平;浙江金華地區11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四川眉山地區11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
玉米車站價格:江西南昌1185元/噸,較前期提升5元/噸;福建福州地區1160元/噸,與前期持平;湖南長沙1160元/噸,與前期基本持平;四川成都地區11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廣西廣州地區1140元/噸,與前期持平;廣東廣州地區1140元/噸,較前期提升;湖北武漢地區1160元/噸,與前期持平。
玉米出庫價格:遼寧鞍山地區1000元/噸,與前期持平;吉林長春地區960元/噸,與前期持平;吉林白城地區930元/噸,與前期持平;黑龍江爾濱地區920元/噸,與前期持平;龍江東部地區900元/噸,與前期持平。
玉米入廠價格:龍江肇東地區7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河北泰皇島地區104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北石家莊地區1060元/噸,與前期基本持平;山東濟寧地區110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鄒平地區110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青島地區1100元/噸,與前期持平;江蘇徐州地區1120元/噸,較前期提升10元/噸,北京近郊地區1080元/噸/噸,與前期持平。
玉米港口價格:遼寧大連地區1050元/噸,與前期持平;秦皇島地區1040元/噸,較前期提升10元/噸;上海港口地區1100元/噸,與前期持平;福建廈門地區1140元/噸,與前期持平;廣東蛇口1120元/噸,與前期持平;廣東廣州地區1120元/噸,與前期持平。
收購市場:
本周東北國營收儲企業、私人貿易商的節后玉米收購工作已經持續近一個月,然而收購情況并未如預期所料,往年同期,隨著春耕生產的臨近,囤糧農戶將會大批量將手中余糧急于拋售,節后售糧工作將會逐步進步高峰時期,市場銷售狀況較節前也顯低調,而今年由于玉米價格節后的穩步攀升,市場形勢的普遍看好,節前囤糧農戶的惜售心理表現強烈,賣糧數量并未明顯增加,與此同時,由于今年糧食市場的再度放開,糧食收購市場收購主體擴大,農戶收獲玉米在節前已經銷售較多,因此,目前農戶玉米存量已經不多。在市場價格與余糧數量等因素的影響下,產區收購進度進展緩慢。
市場基本面預期動態:
1、預計,下一年度我國玉米進口數量出現下降,2002/2003年度玉米進口數量在20萬噸,2003/2004年度玉米進口數量在40萬噸。本年度出口量預計為1200萬噸,較上年度增長339萬噸,2003/04年度出口量預計為800萬噸。2003日歷年度我國玉米出口量預計為1000萬噸,同比降低167萬噸,減幅達到14%。
2、據ODJ報道,吉林糧食集團(JGG)官員預期臺灣將會在2003年上半年重新對大陸玉米開放市場,目前臺灣市場的客戶已經開始與JGG進行接洽但未簽訂任何出口合同。預計2003年中國的玉米出口應當穩定在去年的水平上,同時預期2003年中國對玉米出口提供的財政支持維持穩定。
3、預計,本年度和下一年度我國飼料玉米消費繼續增長,本年度我國飼用玉米消費量預計為8900萬噸,2003/2004年度飼用玉米消費量預計為9000萬噸。
4、據農業部對全國668個農業統計調查基點縣農民種植意向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玉米意向播種面積比上年和2.3%,減幅趨緩,占糧食面積比重下降1個百分比,特用玉米面積繼續增長。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03年我國玉米總播種面積為2400萬公頃,同比降低50萬公頃,減幅為2.04%。其中東北地區播種面積預計呈現下降態勢,東北地區大豆播種面積將出現增長,該地區玉米種植結構調整進度將會明顯加快,生長期較長的高水分玉米種植面積將被壓縮。
市場展望:
后期,由于國內玉米市場發展環境的日趨好轉,市場價格的發展將會以平穩上行為主基調:
首先,玉米供應狀況對市場價格形成促進。據歷史數據顯示,自1998年我國開始種植結構調整以來,玉米產量受播種面積下降和自然災害的雙重影響而下降,并導致玉米供給總量和庫存水平下降。同時,還導致玉米庫存空間分布的變化。即更多的玉米儲存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玉米庫存減少,華南和西南地區大幅下降。國內玉米產銷區的市場差異更為明朗,這就使得東北地區的國內市場影響力度,而中原地區由于市場放開程度的加大,本地區玉米深加工和養殖業的不斷興起,該地區玉米庫存下降幅度較大,目前中原玉米庫存已經所消不多,庫存枯竭期將會提前來臨,影響地位將逐步削弱,后期國內玉米市場供給將主要依靠東北地區,供應主體的相對縮小,為市場價格的穩步上漲形成的促進作用逐步加強。
其次,市場需求數量增加對市場的拉升作用增強。隨著天氣的轉暖,養殖業的市場需求數量將會增加,市場也將再度進入需求高峰期,這也將在一定程度對市場價格形成拉動作用。
再次,播種面積下降對市場價格上漲形成推動。據有關部門預計,今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將會較上年下降,從而使得玉米產量和供給量下降,這種預計主要基于兩方面,去年大豆價格的迅速飆升,使個別農戶獲利較大。同時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擴大訂單高油大豆的種植面積也將使玉米播種面積下降。然而需要指出的,由于近一時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的底部反彈,市場對玉米后期預計情況日趨轉變,這將影響目前的預測情況,玉米播種面積的下降程度將會較輕,對市場價格的推動作用可能有限。
最后,進出口市場對玉米市場的促進。據有關部門預測,2003年我國玉米出口量將較2002年減少,這主要是由于美國產量的提高,國際玉米的供應環境有所改善,然而由于國家政策的改革的逐步推進,生產、購銷成本將會下降,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糧食出口部門仍會提供更多的玉米出口糧源,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玉米庫存數量較大,市場供應充足,加之市場價格調整作用,進口數量將會相對有限。出口數量的繼續保持、進口數量的短期難增,對國內玉米市場的后期走勢將會形成促進。
綜合來看,后期國內玉米市場的促進動力將會日趨增強,市場價格的上漲信心也將隨之不斷強化。
玉米收購價格:黑龍江哈爾濱74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黑龍江佳木斯62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吉林四平地區78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吉林長春地區7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吉林農安地區72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吉林松原地區74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遼寧鞍山地區88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河北邢臺地區101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北邯鄲地區100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北承德地區94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西忻治地區96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西忻州地區96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西長治地區97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菏澤地區103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聊城地區104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泰安地區105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南安陽地區102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南鄭州地區1020元/噸,與前期持平;江蘇徐州地區1040元/噸,較少前期提升20元/噸;陜西渭南地區980元/噸,與前期持平;陜西漢中地區1000元/噸,與前期持平。
玉米批發價格:吉林長春地區980元/噸,較上期提升970元/噸;山西運城地區1040元/噸,較上期提升20元/噸;河南安陽地區1040元/噸,與前期基本持平;山東平度地區1120元/噸,與期基本持平;天津寶坻地區1040元/噸,較前期提升1020元/噸;福建廈門地區1160元/噸,與前期持平;浙江金華地區11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四川眉山地區11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
玉米車站價格:江西南昌1185元/噸,較前期提升5元/噸;福建福州地區1160元/噸,與前期持平;湖南長沙1160元/噸,與前期基本持平;四川成都地區11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廣西廣州地區1140元/噸,與前期持平;廣東廣州地區1140元/噸,較前期提升;湖北武漢地區1160元/噸,與前期持平。
玉米出庫價格:遼寧鞍山地區1000元/噸,與前期持平;吉林長春地區960元/噸,與前期持平;吉林白城地區930元/噸,與前期持平;黑龍江爾濱地區920元/噸,與前期持平;龍江東部地區900元/噸,與前期持平。
玉米入廠價格:龍江肇東地區760元/噸,較前期提升20元/噸;河北泰皇島地區104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北石家莊地區1060元/噸,與前期基本持平;山東濟寧地區110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鄒平地區1100元/噸,與前期持平;山東青島地區1100元/噸,與前期持平;江蘇徐州地區1120元/噸,較前期提升10元/噸,北京近郊地區1080元/噸/噸,與前期持平。
玉米港口價格:遼寧大連地區1050元/噸,與前期持平;秦皇島地區1040元/噸,較前期提升10元/噸;上海港口地區1100元/噸,與前期持平;福建廈門地區1140元/噸,與前期持平;廣東蛇口1120元/噸,與前期持平;廣東廣州地區1120元/噸,與前期持平。
收購市場:
本周東北國營收儲企業、私人貿易商的節后玉米收購工作已經持續近一個月,然而收購情況并未如預期所料,往年同期,隨著春耕生產的臨近,囤糧農戶將會大批量將手中余糧急于拋售,節后售糧工作將會逐步進步高峰時期,市場銷售狀況較節前也顯低調,而今年由于玉米價格節后的穩步攀升,市場形勢的普遍看好,節前囤糧農戶的惜售心理表現強烈,賣糧數量并未明顯增加,與此同時,由于今年糧食市場的再度放開,糧食收購市場收購主體擴大,農戶收獲玉米在節前已經銷售較多,因此,目前農戶玉米存量已經不多。在市場價格與余糧數量等因素的影響下,產區收購進度進展緩慢。
市場基本面預期動態:
1、預計,下一年度我國玉米進口數量出現下降,2002/2003年度玉米進口數量在20萬噸,2003/2004年度玉米進口數量在40萬噸。本年度出口量預計為1200萬噸,較上年度增長339萬噸,2003/04年度出口量預計為800萬噸。2003日歷年度我國玉米出口量預計為1000萬噸,同比降低167萬噸,減幅達到14%。
2、據ODJ報道,吉林糧食集團(JGG)官員預期臺灣將會在2003年上半年重新對大陸玉米開放市場,目前臺灣市場的客戶已經開始與JGG進行接洽但未簽訂任何出口合同。預計2003年中國的玉米出口應當穩定在去年的水平上,同時預期2003年中國對玉米出口提供的財政支持維持穩定。
3、預計,本年度和下一年度我國飼料玉米消費繼續增長,本年度我國飼用玉米消費量預計為8900萬噸,2003/2004年度飼用玉米消費量預計為9000萬噸。
4、據農業部對全國668個農業統計調查基點縣農民種植意向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玉米意向播種面積比上年和2.3%,減幅趨緩,占糧食面積比重下降1個百分比,特用玉米面積繼續增長。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03年我國玉米總播種面積為2400萬公頃,同比降低50萬公頃,減幅為2.04%。其中東北地區播種面積預計呈現下降態勢,東北地區大豆播種面積將出現增長,該地區玉米種植結構調整進度將會明顯加快,生長期較長的高水分玉米種植面積將被壓縮。
市場展望:
后期,由于國內玉米市場發展環境的日趨好轉,市場價格的發展將會以平穩上行為主基調:
首先,玉米供應狀況對市場價格形成促進。據歷史數據顯示,自1998年我國開始種植結構調整以來,玉米產量受播種面積下降和自然災害的雙重影響而下降,并導致玉米供給總量和庫存水平下降。同時,還導致玉米庫存空間分布的變化。即更多的玉米儲存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玉米庫存減少,華南和西南地區大幅下降。國內玉米產銷區的市場差異更為明朗,這就使得東北地區的國內市場影響力度,而中原地區由于市場放開程度的加大,本地區玉米深加工和養殖業的不斷興起,該地區玉米庫存下降幅度較大,目前中原玉米庫存已經所消不多,庫存枯竭期將會提前來臨,影響地位將逐步削弱,后期國內玉米市場供給將主要依靠東北地區,供應主體的相對縮小,為市場價格的穩步上漲形成的促進作用逐步加強。
其次,市場需求數量增加對市場的拉升作用增強。隨著天氣的轉暖,養殖業的市場需求數量將會增加,市場也將再度進入需求高峰期,這也將在一定程度對市場價格形成拉動作用。
再次,播種面積下降對市場價格上漲形成推動。據有關部門預計,今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將會較上年下降,從而使得玉米產量和供給量下降,這種預計主要基于兩方面,去年大豆價格的迅速飆升,使個別農戶獲利較大。同時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擴大訂單高油大豆的種植面積也將使玉米播種面積下降。然而需要指出的,由于近一時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的底部反彈,市場對玉米后期預計情況日趨轉變,這將影響目前的預測情況,玉米播種面積的下降程度將會較輕,對市場價格的推動作用可能有限。
最后,進出口市場對玉米市場的促進。據有關部門預測,2003年我國玉米出口量將較2002年減少,這主要是由于美國產量的提高,國際玉米的供應環境有所改善,然而由于國家政策的改革的逐步推進,生產、購銷成本將會下降,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糧食出口部門仍會提供更多的玉米出口糧源,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玉米庫存數量較大,市場供應充足,加之市場價格調整作用,進口數量將會相對有限。出口數量的繼續保持、進口數量的短期難增,對國內玉米市場的后期走勢將會形成促進。
綜合來看,后期國內玉米市場的促進動力將會日趨增強,市場價格的上漲信心也將隨之不斷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