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種植結構調整,糧食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糧食總播種面積從1998年的1.14億公頃減少到2001年的1.06億公頃,減幅為o.7%。其中小麥面積調減最大,2001年小麥播種面積為2466萬公頃,較1997年的3006萬公頃減少18.6%。我國小麥、玉米、稻谷三大糧食品種自1999年開始,連續3年出現減產,總產量從1998年的45625萬噸降至2001年的39648萬噸,減幅達13%。2002年由于玉米、晚稻增產,全年糧食出現恢復性增產,總產為45711萬噸,較上年增長1%。而這幾年我國的糧食總消費量一直保持在4.4-4.5億噸之間,連續3年出現當年產不供需,需要動用庫存的局面。
2002-2003年度我國糧食市場綜合平衡分析(單位:千噸)
年度 1998/1999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生產量 456250 453033 405224 396477 399230
進口量 3280 3190 3220 3230 3400
年度供給量 459530 456223 408444 399707 402630
食用消費 257960 257760 257760 256940 255100
飼料消費 109680 114740 118950 121580 123680
工業消費 13870 14800 16800 20270 22930
種用量 14810 14740 14360 14210 13680
損耗量 30950 29470 25790 23680 23680
年度國內消費 427270 431510 433660 436680 439070
出口量4/ 8600 15370 10740 12710 16840
年度總需求量 435870 446880 444400 449390 455910
年度結余量5/ 23660 9343 -35956 -49683 -53280
注:糧食作物年度統一按照當前10月至下年9月計算
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安全標準,在每年新糧收獲前國家的平均最低糧食安全水平為全年社會糧食消費總量的17—18%。結合我國糧食品種構成、產銷情況、接新時間、交通狀況以及庫點分散等實際情況,我國最低糧食安全水平應略高于聯合國提出的水平。根據以上數據計算,2003年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為30.7%。這充分說明我國糧食供求關系正從供大于求向供求平衡過渡。
由于我國小麥連續減產,造成當年生產與消費出現缺口,連續動用庫存。使得小麥庫存連續下降,供大于求得矛盾正在逐步緩解。據有關方面提供得數據顯示,截止2001年3月末,我國小麥總庫存為9885萬噸。2001年小麥產量為9388萬噸,凈進口為21萬噸,總消費為1.083億噸,產需缺口為1421萬噸;2002年我國小麥產量預計為8933萬噸,進出口基本平衡,總消費預計為1.069億噸,產需缺口預計為1757萬噸。兩年產需總 缺口為3178萬噸,因此,到2003年3月末,估計我國小麥庫存約為6715萬噸。2003年小麥庫存、消費比約為62.8%,大大高于聯合國提出的安全水平,這表明我國小麥供大于求的狀況在2003年仍不會得到根本解決。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小麥市場長期處于買方市場,目前國內小麥庫存多集中在國家儲備和產區收儲企業,銷區以及各類加工企業庫存極少。這就導致了我國小麥庫存結構性不合理,一旦出現重大利多消息,很有可能出現小麥市場從供大于求的狀況越過供求平衡的階段,直接轉為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