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區玉米價格仍將穩步走高。筆者認為,在產區收購市場,玉米價格大幅回凋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糧食企業因為價格原因不再收購玉米,但是,當地玉米深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仍會繼續收購,玉米價格能夠在深加工企業強勁需求的支持下繼續保持在較高的價位上。從產區玉米的銷售情況看,受南方價格回落的影響,一些中小型企業可能會因為資金的原因或運力的影響低價賣出玉米,但是,多數市場經營者對玉米市場前景的看法是一致的,惜售心里和價格預期將影響賣方的交易行為。同時,隨著產區供應商采購成本的提高,玉米銷售價格將逐步提高,因此,產區玉米銷售價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2、銷區玉米價格繼續下跌空間有限。對于南方銷區價格不能同步上漲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供給增加、港口倉庫爆滿、碼頭倉位短缺、人為壓價等綜合原因造成的。雖然短期內廣東、福建等南方銷區玉米價格處于相對較低的位置,但是,長期上漲仍將是今年玉米價格運行的總趨勢。隨著港口庫存的減少,需求的逐漸增加,玉米價格將逐步脫離目前的低迷狀況。目前,南方銷區玉米購銷價格不具備繼續下跌的動力。首先產區玉米購銷價格上漲,不支持價格繼續走低;其次,銷區玉米飼料生產恢復,需求逐漸轉好。產銷區價格倒掛是糧食市場一種特殊的現象,也不可能持續太久。玉米購銷價格也如此,水漲船高,產區玉米收購成本對銷區價格的影響是基礎性的直接影響。第三,中原地區玉米價格穩步走高,對東北玉米價格的上漲起到支持作用,對南方玉米價格的回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3、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對國內玉米價格具有支持作用。今年以來,由于供需形勢的變化,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持續上升趨勢明顯。玉米價格連續創下新高,走出了一條強勁上升的牛勢行情。4月8日,美國墨西哥灣3號黃玉米FOB價為139.95元/噸, 與2004年初相比,上漲27美元/噸左右。按照國際市場目前73美元/噸的運費計算,那么,美國玉米到達亞洲國家的CNF價在213美元/噸左右。筆者認為,國際市場玉米價格高起的原因就是中國大幅減少出口,使得美國玉米霸主地位增強的緣故,如果中國玉米出口不大幅增加。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就不會有太大的向下空間。而國際市場玉米價格的高位運行對中國國內玉米市場的價格也起到一定支持和穩定作用。自從三月份以來,中國玉米開始少量出口玉米,出口價格逐步同國際巾場接軌,中國北方港口價格迅速從1180元/噸上漲到1300元/噸左右,上漲幅度在120元/噸左右。因此,北方港口玉米價格一方面受到南方銷區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
四月中旬,大豆、豆粕由于期貨市場的震蕩,現貨價格出現回落。玉米作為價格漲幅最低的一個品種,能否持續上漲的行情還有待市場觀察。但是,2004年世界農產品牛勢行情已經起步,發展前景是樂觀向上的,玉米的牛勢行情也不會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