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國家出臺免征玉米出口增殖稅和降低對糧食產品的鐵路建設基金的影響,國內玉米經營成本降低,出口形勢明顯好轉。最近東南亞國家連續買入玉米(特別是韓國),其中中國玉米占很大一部分,這一方面與國際市場玉米價格連續下跌有很大關系,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國連續出臺的支持玉米出口的政策對促進我國玉米出口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玉米出口逐月增長。我們從前三個月的海關出口統計就可以看到,1月份我國出口玉米22.98萬噸,2月份為77萬噸,3月份為110萬噸,前3個月累計出口玉米210萬噸,而去年全年我國玉米出口數量僅為600萬噸。從發展的趨勢來看,如果玉米的出口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的話,今年我國玉米出口將肯定超過去年。
表一、近期韓國進口玉米統計表
買方 |
買入日期 |
買入數量(噸) |
可能買入中國玉米的數量(噸) |
中國玉米的裝運期 |
韓國 KFA |
4月18日 |
55000 |
55000 |
8月27-9月15日 |
韓國 MFG |
4月17日 |
55000 |
55000 |
9月20日到港 |
韓國 KFA |
4月17日 |
110000 |
55000 |
8月15-30日 |
韓國 KFA釜山 |
4月16日 |
105000 |
105000 |
8月1-20日 7月11-30日 |
韓國 NACF |
4月16日 |
52500 |
52500 |
8月11-30日 |
韓國 KOCOPIA |
4月12日 |
52500 |
52500 |
6月25-7月15日 |
韓國 MFG |
4月12日 |
15000 |
15000 |
8月 |
韓國 KFA |
4月10日 |
15000 |
15000 |
4月11-30日 |
韓國 KOCOPIA |
3月28日 |
52500 |
52500 |
6月20日 |
韓國 NACF |
3月8日 |
52500 |
52500 |
|
韓國 NACF |
50000 |
50000 |
5月-7月 |
去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玉米出口面臨嚴峻的挑戰,玉米將成為受到沖擊最大的農產品是所有人士的共識,那么僅僅三個多月過去了,我國玉米出口形勢為什么有如此大的變化呢?我們從以下的分析可以看出發生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
根據我國政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我國將取消對玉米出口商的每噸高達400元人民幣的出口補貼,玉米的出口形勢變得十分嚴峻,而我國年產玉米1.1億噸,玉米庫存也高達5000萬噸,同時國內對玉米的需求又有限,那么如何增加玉米出口,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成為我國政府的當務之急。進入2002年后,我國政府先后出臺了降低農產品鐵路運輸建設基金和取消大米、小麥和玉米出口增殖稅的有關規定,從上述兩項措施的效果來看,可以降低玉米出口成本在150元/噸左右,同時,市場還預計國家還將陸續出臺下調港口裝卸費50%以及取消農產品運輸的養路費等措施,如果這些措施都能陸續兌現的話,我國玉米出口前景將更為樂觀。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國政府才制定了今年玉米出口650萬噸的出口目標,其中吉林出口300萬噸,內蒙古150萬噸,黑龍江和遼寧出口200萬噸。那么,我國政府出臺這些措施的具體效果如何呢?我們以大連港裝運出口的具體情況來測算:
出口商指出 |
出口商收入 | ||
大連裝船價格 |
1030元/噸 |
出口收入 |
785.65元/噸 |
出口退稅 |
118.50元/噸 | ||
國家對玉米運輸和倉促補貼 |
約 200元/噸 | ||
支出合計 |
1030元/噸 |
收入合計 |
1104.15元/噸 |
注:出口價格按照FOB95美元/噸計算;匯率按照中國銀行美元買入價格8.27元/人民幣/美元計算;出口退稅按照13%計算。
通過上面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按照目前的國內玉米價格和出口價格計算,考慮到出口商的資金占用成本,目前我國玉米出口尚有每噸50元人民幣左右的利潤。這才是企業積極出口玉米的真正動力,也是我國政府支持玉米出口政策的具體體現。
目前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價格持續低迷,其中5月玉米期貨價格跌破2美元/蒲式耳,造成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持續下跌。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玉米出口還保持穩定增長的勢頭,一旦國際玉米價格出現上漲,我國玉米出口,尤其是對亞洲的玉米出口優勢將更加明顯??梢灶A期,在我國政府配套措施的支持下,我國玉米市場完全可以抵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沖擊,同時保持我國玉米的生產、經營和出口的穩定局面。
(中華食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