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2004年1月1日消息:隨著2003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結束,CBOT玉米期貨以上漲結束了全年交易,周三,也就是2003年12月31日的當日漲幅從1美分到3.5美分不等,主力合約,即2004年3月交割的玉米合約收高3.5美分,報每蒲式耳246美分。
圣誕節前一天美國驚現首例瘋牛病疑似病例,特殊的時間出現這一特殊事件,引發市場極大恐慌,當日玉米期貨暴跌,收盤時3月玉米報235.75美分,比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足足低了8美分,當日下跌主要是由于持有巨量多單的商品基金瘋狂砍倉,僅在24日的半天交易時間就凈拋空2.3萬手。市場當時恐慌性暴跌的原因在于,擔心美國牛肉消費大幅降低,從而損害對玉米的需求。但是現在市場卻對于瘋牛病和玉米的關系有著新的闡釋。
CBOT的交易商指出,CBOT的近期合約之所以能夠全部收復上周以來的失地,是因為三個原因。
首先,瘋牛病事件對于玉米近期的需求并無直接影響。美國農業部宣布調查瘋牛病事件的來龍去脈可能要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短期內玉米消費不但不會減少,反而農民因為無法宰殺牛只出售牛肉,反而需要飼養牛群更長的時間,這反而應當刺激玉米的飼用消費量。
其次,2003年的大部分時間里,CBOT玉米一直呈現區間整理格局,250美分以上有阻力,220美分左右則構成強支撐。由于上周的大跌主要是商品基金恐慌性砍倉所致,因此也不難理解,隨著瘋牛病形勢明朗化,商品基金在低位重新補回多單的要求也成為本周玉米期價穩步反彈的一個主要動力。
其三,需求方面的傳言成為支持玉米走好的長期支持。近期隨著我國玉米價格大幅走高,美國方面開始浮現中國即將采購美國玉米的傳言,如果這方面的傳言的確能夠得到證實,那么美國玉米在2004年的第一季度繼續上行突破箱體上沿的機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