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商稱,中國已經買入兩到四船的美國玉米,不過此事并未得到證實。一位貿易商稱,此事可能是真的,市場一直談論此事。他補充說,這筆銷售達成后,可能促使其他中國玉米買家也前往美國尋購玉米。這位貿易商稱,這件事意義非凡,因為市場只是認為中國會停止出口,而從未相信過中國會開始進口玉米。
周五收盤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3月玉米合約大漲7.25美分,報每蒲式耳253.25美分;3月小麥大漲28.75美分,報每蒲式耳405.75美分。小麥期市的漲幅一度達到30美分,這也是漲停板的位置。
貿易商稱,中國已經停止提供1月和2月船期的玉米出口報盤,原因是國內牲畜養殖行業的需求增長勢頭強勁,以及過去數年內庫存水平逐步下滑。由于中國玉米出口前景不定,中國玉米的頭號買主韓國近來已經購進幾船產地可選的玉米船貨,2004年交貨。
歐康納公司分析師查理·賽納廷格稱,市場還傳聞一些韓國買家指明要美國玉米。他對于中國對玉米的需求情況并不清楚,因為中國尚未發放2004年的低關稅進口配額,即關稅稅率配額(TRQs)。此外,在政府發放配額后,還必須發放進口許可證,進口商才可以進口。
芝加哥農業資源公司的分析師丹·巴斯稱,中國一直在美國小麥市場上詢價。一位出口商也表示,中國曾一直討價還價,這引起市場猜測中國可能會大量購進美國船貨。
中國政府授權從事小麥進口的中糧公司前不久致函美國小麥協會,稱已經恢復了訪美計劃,不過具體日期待定。這同樣增加了美國對華出口的希望。本次訪美行程原定于本月,但是由于美國對中國部分紡織品設置進口配額限制,引發兩國貿易摩擦,隨后中方取消了小麥采購團的訪美行程。
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分析師稱,他預計中國小麥代表團將在兩周內訪美。中國上月簽署了協議,分別從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購進了100萬噸和50萬噸小麥。
市場傳言,澳大利亞銷往中國的小麥數量可能還要更多。一位交易商稱,周五,澳大利亞小麥局(AWB)在市場上作價,即AWB在CBOT小麥期貨上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