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玉米進入市場,國內玉米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會緩解,而且今后兩個月,但由于政府的出口政策不明朗,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國出口更多的玉米還是未知數。
而市場傳言,中國正在尋購150萬噸左右的美國玉米,提振周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期貨上漲1美分到3.5美分,其中3月合約收報246美分,5月合約收報248.75美分。但是亞洲市場上并未對這一數量加以證實。
據北京貿易商稱,廣東等華南地區的公司在詢盤,但是目前沒有達成大筆交易,因為進口玉米的價格沒有優勢。
近期裝船的美國玉米報價為每噸165美元左右,CNF中國價格。如果算進去關稅,附加稅以及其他成本,美國玉米的價格約合每噸1,600元,如果敲定的是2月和3月船期的玉米,就會存在風險,因為到那時國內玉米價格要便宜的多。
另外,國內玉米價格回落.
上月,南方主要銷區的國產玉米價格強勁上漲,每噸達到1,600元(193美元),原因在于供應吃緊,因為華北地區的港口在忙于裝運玉米出口。
但是隨后玉米價格已經回落到了每噸1,560元,而且本月還會繼續下跌,因為國產玉米開始逐步流入市場。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稱,國內玉米收獲已經結束,產量估計為1.145億噸,和美國農業部的預測值基本一致。這意味著國內公司不會急于使用玉米的低關稅配額,或者關稅稅率配額。
中國已經向各省發放了農產品的關稅稅率配額,比如大米、小麥和食用油,也包括720萬噸的玉米配額,其中40%分配給私營企業,剩下的分配給國有企業。
貿易商稱,中國的玉米庫存足以滿足國內近期需求,并且足以履行絕大部分的出口合同。2003年底中國積極出口玉米,這是因為在2004年,中國預計將會逐步廢除出口補貼,以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
來自吉糧集團的消息稱,他們能夠履行出口合同,就其所知,他們沒有取消任何出口合同。另一位交易商稱,中國仍然在往韓國裝運玉米,沒有聽到違約的情況。另一家政府授權從事玉米出口的公司-中糧公司的官員未能予以置評。
注:1美元=8.276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