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尚未公布2004年玉米出口計劃,不過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的官員曾表示2004年中國玉米銷售可能在300到400萬噸,相比之下,2003年的出口為1600萬噸。
谷物貿易商稱,這可能為諸如韓國和馬來西亞等亞洲買家留下供應真空,這兩個國家在2003年一共從中國購進了超過1000萬噸玉米。
泰國和印度在多年來首次出口玉米,眼下正借助中國缺席的情況下趁機開拓世界市場,不過這兩個國家提供的玉米總量可能不會超過200萬噸。此外,諸如韓國等國的飼料原料買家不愿購進泰國或者印度玉米,因為他們對這兩個國家的玉米質量并不熟悉。
一位新加坡貿易商稱,如果價格過高,再加上船運運費飆升,進口商將不得不轉向南美尋購4月船期的玉米。另外一位貿易商補充說,在中國決定改變主意之前,玉米市場依然令人擔心。
☆ 船運運費高企
市場對南美大豆的旺盛需求,再加上南美玉米的需求預期強勁,已經使得船運市場動蕩不安。巴西和阿根廷產量創紀錄的大豆即將收獲上市,而且南美玉米將從3月底開始供應。
在美灣到日本的基準路線上,4月船期的巴拿馬級貨輪運費報價為每噸80美元,高于一周前的73美元。
一位貿易商稱,主要買家目前依賴美國提供大規格船貨,不過一旦阿根廷和巴西的新季玉米收獲,他們可能會購進更多的南美玉米。
目前美國玉米報價為每噸188-189美元,東南亞CNF價,陳季南美玉米報價略高出幾美元。不過貿易商預計隨著新季玉米收獲上市,南美玉米價格有望回落。
一位貿易商稱,買家正密切關注南美玉米,不過并沒有多少買家詢價。他補充說,去年此時中國玉米報價為每噸125美元。
貿易商稱,韓國可能盡量敲定一些產地可選的合同,因為中國玉米出口形勢依然存在不定因素。一旦中國出臺新的出口政策,這可以為買家提供低價購進玉米的機會。
上月,韓國主要的飼料原料采購集團MFG買入10.5萬噸產地可選的玉米,3月船期,如果是中國玉米,CNF價為每噸152.90美元;如果是南美或者美國玉米,CNF價比中國玉米價格高出10美元。
巴西玉米收獲產量預計為4000萬噸,阿根廷產量預計為1250萬噸。韓國在2003年是巴西玉米的最大進口國,購進了91.26萬噸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