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亞洲最大的飼料加工廠已經(jīng)基本采購?fù)戤?月底前所需的玉米,因此對玉米的需求十分低迷,但是亞洲的玉米報價將會繼續(xù)維持高位。
周五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期貨收高,主要是由于大豆市場上漲以及基本面利好的提振。CBOT的3月玉米收高2.5美分,報每蒲式耳295.5美分,5月收高2.25美分,報301.25美分,7月收高2.25美分,報304.75美分。12月玉米收高2.5美分,報294.75美分。
運費成本也繼續(xù)保持高企,原因在于貨輪供應(yīng)量有限。從美國墨西哥灣運抵日本的運費達到每噸80美元。
韓國飼料協(xié)會(KFA)的官員表示,由于KFA已經(jīng)完成采購今年上半年所需的絕大部分玉米,因此現(xiàn)在不急于采購更多的玉米。
韓國的飼料加工廠可能會在下周或者更晚一些的時候入市,采購7月船期的玉米。
韓國買家對于價格很敏感,因此不愿意采購價格昂貴的美國玉米,4月到5月船期的美國玉米對韓國的報價為每噸190~195美元,上周為每噸190到200美元。
韓國飼料加工廠一直期盼中國恢復(fù)玉米出口,但是盡管不斷有傳言稱中國將會回到出口市場,現(xiàn)在還不清楚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看到中國玉米出現(xiàn)在世界市場上。
因此,韓國也開始選擇從其他亞洲產(chǎn)地購買價格更為便宜的玉米。
泰國報出的玉米價格為每噸150美元,CNF價格。
韓國還對印度玉米感興趣,印度的定價為每噸180到185美元,CNF。
上周,韓國的MFG集團通過私下談判買入了5萬噸的玉米。其中一船25,000噸,可以是印度或者中國玉米,從新加坡豐益公司買入,CNF價格為每噸178.80美元,6月15日運抵仁川。另一船為25,000噸的印度玉米,從Concordia農(nóng)貿(mào)公司買入,CNF價格為每噸179.90美元,6月20日運抵群山。
孟買的交易商稱,印度玉米肯定吸引買家,因為質(zhì)優(yōu)價廉。
但是韓國沒有辦法依賴印度或者泰國玉米,因為兩國的玉米供應(yīng)太少,無法滿足韓國的巨大玉米需求。韓國需要每月進口70萬噸的玉米,滿足國內(nèi)養(yǎng)殖業(yè)需求。
日本加工廠也對美國玉米的高價不滿意。但是日本不大可能拋開美國和南美而采購其他產(chǎn)地的玉米,這一點和韓國買家有些不同。日本買家不愿意采購泰國和印度玉米,原因在于擔(dān)心這些船貨感染黃曲霉毒素。
周一,5月至6月船期的美國3號玉米在日本的報價為每噸198美元,一周前4月到5月船期的美國玉米報價為每噸197-2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