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在3月份供需報告中預計2003-04年度中國玉米為800萬噸,遠遠低于上年度的1524萬噸。但是2004年前兩個月的玉米出口高于預期,使得2003年10月到2004年2月期間的出口總量達到了668.5萬噸。
據海關數據稱,中國在2004年1月到2月期間出口了約102萬噸玉米。2003年10月到12月期間的玉米出口總量為5,670,531噸。
如果與美國農業部的預估保持一致,中國在本年度剩余時間(3月到9月)內只需出口約131.5萬噸玉米,也就是每月平均出口19萬噸玉米。
船運費率和CBOT玉米價格堅挺
分析師稱,即使中國政府不提供任何的出口補貼,中國玉米價格依然具有競爭力,因而在9月底之前,中國不太可能只出口數量如此少的玉米。
周三,大連港口玉米報價為每噸1240元(1美元=8.277人民幣),比一周前上漲了10美元。
上周晚些時候,韓國主要的飼料原料采購集團MFIG通過私下談判,買入了5萬噸玉米。如果是中國玉米,CNF價為每噸172.98-178.80美元,到期日期為6月份。相比之下,提供給日本買家的美國3號玉米到期價格約為每噸198美元,5月到6月船期。
近幾個月里,受到世界玉米庫存逐步下滑,以及玉米需要依賴價格上漲與其它農作物競爭耕地面積,從而推動美國玉米期價大幅攀升。周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期價早盤創下六年半的新高,不過收盤時下跌。
從美國到亞洲地區的船運費率飆升同樣有利于未來幾周內中國玉米出口。據中糧公司一位貿易商稱,只要中國和美國的玉米價差在10美元,或者更高,韓國買家將轉向中國供應。玉米主產區的政府也更希望出口更多的玉米,以此減輕陳季玉米庫存的倉儲補貼負擔。
除非未來幾個月里中國玉米價格趕上美國玉米,否則本年度剩余時間內中國每月的出口量很可能維持在30-40萬噸,這將使得2003-04年度玉米出口總量達到880-950萬噸。
中國政府在2月份分配了上半年的出口計劃,共計1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