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將在本周三公布2004年美國玉米、小麥和大豆播種面積預估報告。亞洲飼料制造商和貿易商密切關注著這份報告,因為美國是亞洲地區主要的飼糧供應國。
周一,提供給日本和韓國買家的美國玉米報價為每噸195-198美元,7月船期,CNF價。上周,提供給韓國買家的美國玉米報價為195美元,CNF價,7月船期。提供給日本買家的美國3號玉米報價為206美元,CNF價,7月船期。
一位東京貿易商稱,日本混合飼料制造商在上周進口了90萬噸玉米,7月到8月船期。雖然這些制造商還興趣進口更多的船貨,不過他們更愿意等待美國農業部的報告出臺后再行定購船貨。
韓國飼料制造商也密切關注著USDA的報告。韓國飼料制造商不象日本商家那么極其依賴著美國玉米供應,韓國買家通常采購便宜的中國玉米。自今年年初中國暫停了出口業務后,對價格敏感的韓國買家決定從泰國和印度尋購玉米。
不過泰國和印度玉米出口供應有限,很難滿足韓國旺盛的需求。因此韓國飼料制造商只好采購美國玉米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例如,韓國最大的飼糧采購集團之一――主要的飼料原料采購集團MFG在3月23日通過私下談判,從托福公司買入了5.25萬噸玉米,仁川CNF價為每噸189.95美元,7月份運抵。供應商有權選擇提供中國、美國或者南美船貨。
MFG一位發言人周一稱,本周MFG將等待USDA報告出臺,然后才會決定是否采購8月到貨的玉米和小麥。
韓國飼料制造商的備貨足以支撐到7月底,因此他們也不急于采購。一位漢城貿易商稱,韓國買家總想采購,不過本周市場交易將較為清淡。
其它方面的消息,據中糧公司一位官員稱,自從中國政府在2月底發放了140萬噸玉米出口配額后,中糧公司已經在3月初恢復了玉米出口。中糧公司和吉林糧食集團是中國兩大官方授權從事玉米出口的公司,今年至今,吉林集團尚未出口任何玉米。
中糧公司玉米部門一位官員稱,3月初,我們銷售了絕大部分出口配額。事實上,目前貨輪正在裝運玉米,即將駛向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