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防止貨幣信貸過快增長
存款準備金率被認為是最猛烈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從1984年我國建立存款準備金制度以來,20年內僅調整過6次。此次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0.5個百分點,將使金融機構一次性減少可用資金1100億元左右。
此前的3月24日,央行宣布實行再貸款浮息制度,將1年期內再貸款利率上調0.63個百分點,再貼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這一舉措好比是關小了央行流向金融機構的資金“閘門”。
相隔僅半個月,央行頻頻出招,意在防止貨幣信貸過快增長,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也進一步凸顯,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不減。前兩個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創下了199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投資需求的膨脹,推動了投資品價格上漲,再和部分消費品價格上漲相疊加,導致物價上升的趨勢比較明顯,通貨膨脹壓力開始顯現。統計表明,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這5個月間,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分別同比上漲了1.8%、3%、3.2%、3.2%和2.1%。
而投資增長過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貨幣信貸增長過快。
去年,我們初步遏制了貨幣信貸高速增長的態勢,但時至今日,貨幣信貸投放依然居高不下。到今年2月底,廣義貨幣余額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9.4%,這一增幅超出央行年初制定的預期調控目標2.4個百分點。
如果任由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從經濟角度看,有可能引發投資過熱乃至經濟過熱,出現通貨膨脹;從金融角度看,有可能形成新的銀行不良貸款,積聚金融風險。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關口,中國經濟航船能否穩穩地破浪前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宏觀調控水平。而金融又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央行用存款準備金率這樣的“重典”,正是為了控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的趨勢,實現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尤其值得圈點的是,這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不僅著眼于控制貨幣信貸的總量,還兼顧優化了貨幣信貸的結構,鼓勵銀行加大對農業、中小企業等方面的貸款投放。時下正處于春耕時期,農業生產資金的需求比較旺盛。因此,央行決定對農村信用社暫緩執行7.5%的存款準備金率,仍執行6%的存款準備金率,以支持農村信用社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投入。
并不意味著緊縮銀根
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不表明貨幣政策轉向從緊。我們實施的仍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只是對政策的力度和重點進行了適時適度的調整而已。
這是因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包括既要支持經濟增長,又要防范金融風險這兩大內涵,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完全符合這一要求。
目前,金融機構的資金頭寸比較寬松。它們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余額高達2萬多億元,并持有3萬多億元流動性較高的國債、金融債券和央行票據等資產。2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和債券回購交易的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24%和2.23%,比上月分別回落了0.14和0.2個百分點。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之后,銀行依然具有平穩增加貸款的能力。因此,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只是防止貨幣信貸過快增長,使其保持適度增長,并不是緊縮貨幣信貸;只是去除“虛火”,并不會傷及“元氣”,這么做,能真正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更加有利于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從今年4月25日起,我國將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貸款比率越高,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就越高;反之,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就越低。央行目前規定,資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其存款準備金率將比一般金融機構高出0.5個百分點。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這一制度相配合,意味著資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將執行8%的存款準備金率。這么做,能有效制約資本充足率不足、資產質量不高的金融機構盲目擴張貸款,更加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
并不影響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有著廣泛、內在的聯系。貨幣市場的資金松緊,也許會在短期內波及資本市場,但不會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從長遠看,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把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升到戰略高度,充分肯定了資本市場已經取得的輝煌成就,并提出了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措施,只要各地區、各部門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中國資本市場必將迎來姹紫嫣紅的春天。
從當前看,股市是反映經濟的晴雨表,但經濟更是股市生長的土壤層。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最終將惠及資本市場,使之受益。
再從微觀的資金面上看,金融機構減少可用資金1100億元對資本市場資金面的影響有限。并且,時下各方面資金入市比較踴躍,僅基金在一季度募集的資金就達850億元;加之央行已明確表示,將積極推動并加快研究通過制度創新、產品創新擴大直接融資渠道的措施,研究引導合規資金進入股市的具體辦法,更是給資本市場的廣大參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什么是存款準備金率(資料)
金融機構必須將存款的一部分繳存在中央銀行,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占金融機構存款總額的比例則叫做存款準備金率。打比方說,如果存款準備金率為10%,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100萬元的存款準備金,用于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00萬元。倘若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20%,那么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800萬元。
在存款準備金制度下,金融機構不能將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發放貸款,必須保留一定的資金即存款準備金,以備客戶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準備金制度有利于保證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正常支付。隨著金融制度的發展,存款準備金逐步演變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時,金融機構可用于貸款的資金增加,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相應增加;反之,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將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