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灣玉米出口裝運數量提高,CIF駁船市場的基差和駁船運價因此上漲。一位貿易商稱,美灣地區的出口生意不錯,遠期部位的船貨生意也很好,這也就是玉米基差上漲的原因。
隨著美灣地區的需求提高,玉米CIF基差報價一直呈上漲勢頭。數月以來,美灣一直落后太平洋西北口岸地區的出口。
由于太平洋西北口岸運價低,諸如日本和臺灣等主要進口國的玉米進口成本遠遠低于從美灣發貨的成本。
受到中國對礦石、金融、谷物和其它原材料需求旺盛的驅動,世界海運費率在2月份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但是中國政府開始采取措施放慢經濟增長。
美灣和太平洋西北口岸的谷物運價差距已經從一個月前的每噸32美元縮小到了只有20美元,使得對亞洲地區的CNF價基本持平。
但是太平洋西北口岸的玉米FOB價通常要高于美灣,因為玉米要從中西部通過鐵路裝運到太平洋西北口岸。
貿易商稱,太平洋西北口岸的6月船期玉米報價在CBOT7月玉米期價上每蒲式耳加70美分,FOB價,相比之下,美灣的升水只有30美分。
美國農業部在周一公布的周報中稱,截止到5月20日的一周里,玉米出口檢驗數量為3870萬蒲式耳,高于一周前的2830萬蒲式耳。其中在美灣裝運的數量為2860萬蒲式耳,只有810萬蒲式耳玉米在太平洋西北口岸檢驗出口。
截止到5月20日,美國玉米出口依然遠遠高于上年同期,達到了13.3億蒲式耳,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11億蒲式耳。
一位出口商稱,運價差距縮小還將導致一些玉米船期從諸如波持蘭、俄勒岡等太平洋西北港口轉向美灣。供應商當拿到60天內船貨的定單時,他會考慮所有的因素,因此考慮到運價差距急劇縮小,他們可能會改變裝運港口。
中國的缺席使得美國玉米需求持續強勁。亞洲地區貿易商周一稱,中國可能下半年銷售多達180萬噸玉米。在上半年期間,中國只出口了140萬噸玉米,相比之下,2003年中國玉米出口達到創紀錄的16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