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自5月下旬開始反彈,從6月初到現在,產區吉林玉米價格一直在960元/噸一線徘徊,在市場一片看漲的呼聲中,玉米價格始終沒能形成向上突破之勢。目前的玉米市場可以說處于十字關口,后期市場形勢將如何發展,市場各方廣泛關注。
一、玉米生產形勢:2002年度的玉米生產在播種面積增加和有利的氣象條件影響下,玉米收獲前景樂觀,普遍預期今年玉米產量將會超過1.20億噸,美國農業部預測今年中國玉米產量將達到1.25億噸,為近三年的最好水平。從東北產區天氣情況看,7月中下旬東北地區普遍降水,目前玉米長勢良好,大部分玉米已經進入抽雄期,后期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玉米豐收基本已成定局。據黑龍江糧油信息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該省玉米總產將達到1100萬噸,比上年增產280.5萬噸,增幅高達34%。吉林雖然玉米播種面積有所減少,但從今年的苗情、目前的玉米長勢和氣象條件來看,玉米單產可能達到創紀錄水平,玉米產量超過去年的1283萬噸似乎不成問題。良好的產量預期是制約后期玉米行情發展的主要因素,而且這種影響作用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增強。
二、玉米消費狀況:伴隨著國內玉米價格的低迷不振,國內玉米消費同樣徘徊不前,國內玉米消費總量基本維持在1.15-1.18億噸的水平。近幾年畜產品市場處于飽和狀態,肉蛋奶均呈現供大于求的趨勢,這是玉米消費增幅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主要原因。從經濟發展趨勢上看,雖然我國經濟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但這種增長主要是靠投資的拉動,國內整體消費需求仍顯不足,這種形勢在短期內仍難以改變,同樣玉米消費需求受整體經濟環境的制約,也不可能出現大幅增長。
三、玉米價格走勢: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自5月底開始反彈以來,短時間內產銷區玉米價格漲幅達到50-60元/噸,之后在6月中上旬開始維持盤整態勢。以吉林為例,產地玉米出庫價格維持在960-970元/噸盤整的時間已達近一個半月的時間,明顯表現出上漲乏力的態勢。進入7月份,隨著吉林省糧食競價交易會日期的臨近,市場觀望氣氛更加濃厚,玉米價格走勢進入敏感時期。7月17日拍賣會如期舉行,除開始的一段時間之外,拍賣會的氣氛似乎并不是十分活躍,大多數玉米都是底價成交,向上舉牌報價的客戶幾乎沒有。這是否意味著市場的形勢要發生變化。在吉林拍賣會結束的一周內,有些地區玉米價格均表現出回落態勢,回落幅度在10-20元/噸不等。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行情監測顯示:目前產區吉林玉米出庫價格在950-960元/噸,龍江價格在940-950元/噸,大連平艙價格為1040元/噸,秦皇島價格在1030元/噸。
四、玉米銷售情況:從產區的玉米銷售狀況來看,雖然現在是東北玉米銷售的黃金時段,然而目前市場交易異常清淡,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賣方急于銷售的心理與買方不急于采購的心理形成了鮮明對比。為此主產省紛紛舉辦糧食競價交易會,通過批發市場公開競拍,產生的差價損失由財政從風險基金中給予補助辦法銷售庫存玉米,這是目前產區瀉庫的一個主要辦法。現在的銷售形勢是不拍賣,糧就賣不出去,拍賣實際上是在庫存玉米成本較高,無法順價,正常銷售渠道受阻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據悉,在新玉米上市前為了促銷瀉庫,類似的拍賣活動可能還會舉行,有消息稱,黑龍江將在8月上旬左右拍賣一批陳糧。另外,下半年陳化糧的處理有加快的跡象,吉林在7月30日處理了一批陳化糧,總量在20萬噸左右;重慶市將在8月20-22日舉辦陳化糧競價交易會,總量26萬噸,品種為小麥、玉米和稻谷等;預計后期還會有相當數量的陳化糧推向市場。
五、玉米庫存狀況:由于近兩年玉米生產維持較低水平,而玉米出口卻連續三年維持較高水平,國內玉米庫存大幅減少,庫存壓力有所減輕。但是相對東北主產區來說,龐大的玉米庫存依然是目前諸多糧食問題的主要矛盾,是壓制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六、玉米進出口情況:據海關提供數據顯示,2002年1-6月份我國共出口玉米350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1%,其中6月份出口玉米達到了25萬噸,比去年同期提高一倍以上。目前中糧和吉糧簽約總量在800-850萬噸。有消息稱,由于低價出口貨源難覓,再加上沒有補貼的玉米出口,對出口商的吸引力大大減弱,國內玉米出口商已經停止了玉米出口簽約。雖然上年已簽定的出口合同將繼續履行,但是玉米出口拉動價格的利好效應已經集中在上半年顯現。
七、市場政策效應:從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取向上看,糧食購銷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但是從產區來看,賣糧收入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購銷全面放開可能還有個過程,今年的秋糧收購將繼續執行保護價政策。但是保護價范圍可能縮小,保護價水平也將做適當下調,這已經在今年夏糧小麥收購中得到了驗證。玉米主產區吉林在上半年就向市場發出了將適當下調秋糧玉米收購保護價格的信號,只是下調幅度尚難以確定。保護價下調的政策效應,在下半年的玉米市場行情中將集中得到體現。
八、國際市場形勢:最近,在美國不利天氣因素影響下,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大幅攀升,現貨玉米價格也同樣上漲。7月26日玉米9月合約收盤價格達到243.5美分/蒲式耳,折合人民幣792元/噸,比兩周前上漲50元/噸;美國墨西哥灣8月份玉米現貨離岸價格為103美元/噸,高于兩周前的96美元/噸。筆者認為近期國際市場玉米價格的上漲,一個是天氣原因人為炒做的結果,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近期美國、香港、日本等地股市大幅下挫,受利益追逐效應影響,投資股票市場的資金有向農產品市場轉移的傾向,從而導致玉米、大豆等農產品期貨價格上揚。這種牛市行情能夠持續多長時間還難以確定。在全球農產品供求關系沒有發生顯著變化的情況下,農產品市場價格不具備全面走牛的條件。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國內玉米價格上揚存在較大壓力,維持目前的局面存在困難,8、9月份玉米價格再度上揚的可能性很小,有些市場人士持續看漲的觀點值得推敲,經營者要對目前的市場形勢做出正確分析,把握好未來的市場走勢。后期國內玉米價格在經過短期盤整之后,很可能走出振蕩回落行情。由于今年國內玉米價格整體處于較低水平,玉米價格回落幅度不會太大,回落空間決定于玉米保護價水平向下調整的力度。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吉林分中心 任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