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玉米產量有望超過上年
第三季度,我國各產區玉米相繼進入成熟期,部分地區已經收獲上市。預計2002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與上年基本持平。由于我國玉米各主要產區從播種至今,大部分時間降雨充沛,干旱程度較去年明顯減輕,土壤墑情普遍較好,有利于苗情生長。綜合各地區的情況,總體上,今年我國玉米豐收已成定局。預計單產比上年有明顯提高,全年玉米總產可望超過上年,為歷史第四個高產年份。其中,東北產區由于今年雨水充沛,氣候適宜,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產。華北、黃淮產區除山東部分地區因干旱比較嚴重導致減產外,大部分地區氣候正常,產量將基本保持穩定或略增。
二、我國玉米出口形勢較好,進口玉米不會充擊國內市場
由于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今年以來,我國玉米出口形勢較好。1-8月,我國玉米出口累計達到61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55%。主要出口到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出口量分別為314萬噸、159萬噸和67萬噸,分別占出口總量的50.9%、25.7%和10.8%。主要出口省份是吉林、內蒙古、遼寧和黑龍江等省,出口量分別為410萬噸、75萬噸、60萬噸和44萬噸,分別占出口總量的66.5%、12.2%、9.8%和7.2%。
根據當前國內外市場價格走勢,預計今后幾個月我國玉米出口仍將保持較為旺盛的勢頭。由于我國今年玉米豐收在望,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出口玉米正處于比較有利的時機,有些玉米出口簽單船期已報至明年3、4月份,因此預計明年玉米出口前景仍然較為樂觀。但從長期看,出口玉米成本仍偏高,對未來玉米出口將產生不利影響。
2002年1-8月,我國累計只進口玉米7273噸,且主要為來料加工方式,并沒有出現國外玉米大量涌進的局面。原因在于,一方面國內市場供給充足,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較高,進口玉米無利可圖。預計全年玉米進口量將十分有限,大大低于進口配額,對國內市場不會產生沖擊。而且,明年國內價格很可能維持目前的低價位運行狀態,由于今年全球玉米預期減產,明年國際市場價格可能將保持較高價位,因此國外玉米在國內市場上仍將不具備價格競爭優勢,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也將十分有限。
三、國內市場價格比上年下跌,國際市場價格則持續大幅度上漲,國外玉米進入國內市場沒有任何獲利空間
1、國內市場價格
從農戶銷售價格來看,9月之前,東北和華北主產區的農戶銷售價格基本保持平穩略升的局面。到9月份,吉林、黑龍江、山東三省農戶銷售每公斤中等玉米的平均價分別為0.87元、0.84元和1.04元,比6月份分別上升4.6%、2.6%、3.0%(見附圖1),新產玉米上市后,江蘇淮安、宿遷、鹽城、徐州等地的新玉米收購價格在0.92-1.0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普遍低0.01-0.02元/公斤,下降幅度約2%,主要是因為新產玉米增產壓力較大,企業收購積極性不高。
從批發價格來看,第三季度,在經過上半年平穩略升的局面之后,開始小幅下滑。7月份國內批發市場價格在6月份上漲的基礎上,保持平穩態勢,部分地區略有上升。但8月開始持續下滑。產地批發價格方面,東北地區批發價格下降幅度相對較大,華北產區批發價格略有下降。9月份吉林、黑龍江、山東三省每噸2等黃玉米的批發價格分別為930元、987元、1043元,分別比6月份下降3.5%、5.1%、0.3%。與去年同期相比,三省的批發價格分別下降11.4%、6.0%和15.6%(見附圖2)。
銷區批發價格則是穩中略降,9月份,福州糧食批發交易市場、浙江衢州市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和湖南糧食中心批發市場2等黃玉米每噸批發價格分別為1138元、1155元、1113元,與6月份基本持平或略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1.6%、11.3%和12.5%。目前國內市場價格仍處在低價位運行狀態(見附圖3)。
隨著新玉米的大批量上市,預計今后幾個月抑制價格上漲的因素將占主導作用,玉米價格將會穩中略降,但降價幅度不會很大。由于今年玉米產量豐收,前期緩解的市場供給壓力又將增大,因此,預計明年國內市場價格仍將維持低迷狀態。
2、國際市場價格
今年5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第三季度繼續維持了這種態勢?,F貨市場價格方面,9月份美國墨西哥灣2號黃玉米離岸價為950元/噸,比6月份上漲20.3%,期貨價格為880元/噸,比6月份上漲27.2%。與去年同期相比,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分別上漲23.7%和25.5%[1]。(見附圖4)國際市場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在于美國玉米產區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導致土壤缺墑嚴重,預期減產較多,庫存下降,使市場長時間出現供給趨緊信號。
3、國內外價格比較
由于國際市場價格上漲,9月份美國墨西哥2號黃玉米到達我國口岸的完稅價格接近1400元/噸,比第二季度末增加約200元/噸,而我國國產中等玉米到達我國南方主要港口的價格在1110-1140元/噸,國外玉米價格高出國內港口平均價格250元/噸左右,價格差距進一步拉大。按照當前的價格,進口玉米沒有任何獲利空間,國外玉米進入國內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預計近期內國外玉米難以進入國內市場。
[1] 國際價格按當月15日的人民幣匯率折算成人民幣。
附圖1
2002年1-9月產區中等玉米農戶銷售價格波動趨勢

附圖2
2001-2002年我國2等黃玉米產區批發價格波動趨勢

附圖3
2001-2002年我國2等黃玉米銷區批發價格波動趨勢

附圖4
2001-2002年國際市場2號黃玉米價格波動趨勢

第三季度,我國各產區玉米相繼進入成熟期,部分地區已經收獲上市。預計2002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與上年基本持平。由于我國玉米各主要產區從播種至今,大部分時間降雨充沛,干旱程度較去年明顯減輕,土壤墑情普遍較好,有利于苗情生長。綜合各地區的情況,總體上,今年我國玉米豐收已成定局。預計單產比上年有明顯提高,全年玉米總產可望超過上年,為歷史第四個高產年份。其中,東北產區由于今年雨水充沛,氣候適宜,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產。華北、黃淮產區除山東部分地區因干旱比較嚴重導致減產外,大部分地區氣候正常,產量將基本保持穩定或略增。
二、我國玉米出口形勢較好,進口玉米不會充擊國內市場
由于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今年以來,我國玉米出口形勢較好。1-8月,我國玉米出口累計達到61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55%。主要出口到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出口量分別為314萬噸、159萬噸和67萬噸,分別占出口總量的50.9%、25.7%和10.8%。主要出口省份是吉林、內蒙古、遼寧和黑龍江等省,出口量分別為410萬噸、75萬噸、60萬噸和44萬噸,分別占出口總量的66.5%、12.2%、9.8%和7.2%。
根據當前國內外市場價格走勢,預計今后幾個月我國玉米出口仍將保持較為旺盛的勢頭。由于我國今年玉米豐收在望,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出口玉米正處于比較有利的時機,有些玉米出口簽單船期已報至明年3、4月份,因此預計明年玉米出口前景仍然較為樂觀。但從長期看,出口玉米成本仍偏高,對未來玉米出口將產生不利影響。
2002年1-8月,我國累計只進口玉米7273噸,且主要為來料加工方式,并沒有出現國外玉米大量涌進的局面。原因在于,一方面國內市場供給充足,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較高,進口玉米無利可圖。預計全年玉米進口量將十分有限,大大低于進口配額,對國內市場不會產生沖擊。而且,明年國內價格很可能維持目前的低價位運行狀態,由于今年全球玉米預期減產,明年國際市場價格可能將保持較高價位,因此國外玉米在國內市場上仍將不具備價格競爭優勢,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也將十分有限。
三、國內市場價格比上年下跌,國際市場價格則持續大幅度上漲,國外玉米進入國內市場沒有任何獲利空間
1、國內市場價格
從農戶銷售價格來看,9月之前,東北和華北主產區的農戶銷售價格基本保持平穩略升的局面。到9月份,吉林、黑龍江、山東三省農戶銷售每公斤中等玉米的平均價分別為0.87元、0.84元和1.04元,比6月份分別上升4.6%、2.6%、3.0%(見附圖1),新產玉米上市后,江蘇淮安、宿遷、鹽城、徐州等地的新玉米收購價格在0.92-1.0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普遍低0.01-0.02元/公斤,下降幅度約2%,主要是因為新產玉米增產壓力較大,企業收購積極性不高。
從批發價格來看,第三季度,在經過上半年平穩略升的局面之后,開始小幅下滑。7月份國內批發市場價格在6月份上漲的基礎上,保持平穩態勢,部分地區略有上升。但8月開始持續下滑。產地批發價格方面,東北地區批發價格下降幅度相對較大,華北產區批發價格略有下降。9月份吉林、黑龍江、山東三省每噸2等黃玉米的批發價格分別為930元、987元、1043元,分別比6月份下降3.5%、5.1%、0.3%。與去年同期相比,三省的批發價格分別下降11.4%、6.0%和15.6%(見附圖2)。
銷區批發價格則是穩中略降,9月份,福州糧食批發交易市場、浙江衢州市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和湖南糧食中心批發市場2等黃玉米每噸批發價格分別為1138元、1155元、1113元,與6月份基本持平或略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1.6%、11.3%和12.5%。目前國內市場價格仍處在低價位運行狀態(見附圖3)。
隨著新玉米的大批量上市,預計今后幾個月抑制價格上漲的因素將占主導作用,玉米價格將會穩中略降,但降價幅度不會很大。由于今年玉米產量豐收,前期緩解的市場供給壓力又將增大,因此,預計明年國內市場價格仍將維持低迷狀態。
2、國際市場價格
今年5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第三季度繼續維持了這種態勢?,F貨市場價格方面,9月份美國墨西哥灣2號黃玉米離岸價為950元/噸,比6月份上漲20.3%,期貨價格為880元/噸,比6月份上漲27.2%。與去年同期相比,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分別上漲23.7%和25.5%[1]。(見附圖4)國際市場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在于美國玉米產區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導致土壤缺墑嚴重,預期減產較多,庫存下降,使市場長時間出現供給趨緊信號。
3、國內外價格比較
由于國際市場價格上漲,9月份美國墨西哥2號黃玉米到達我國口岸的完稅價格接近1400元/噸,比第二季度末增加約200元/噸,而我國國產中等玉米到達我國南方主要港口的價格在1110-1140元/噸,國外玉米價格高出國內港口平均價格250元/噸左右,價格差距進一步拉大。按照當前的價格,進口玉米沒有任何獲利空間,國外玉米進入國內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預計近期內國外玉米難以進入國內市場。
[1] 國際價格按當月15日的人民幣匯率折算成人民幣。
附圖1
2002年1-9月產區中等玉米農戶銷售價格波動趨勢
附圖2
2001-2002年我國2等黃玉米產區批發價格波動趨勢
附圖3
2001-2002年我國2等黃玉米銷區批發價格波動趨勢
附圖4
2001-2002年國際市場2號黃玉米價格波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