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全國玉米市場價格走勢看,東北產區價格依然保持堅挺,南方銷區的價格則出現連連下挫,目前吉林地區平均車板成交價1060元/噸,雖價格呈現平穩走勢,但從成交情況看則不容樂觀,有價無市氣氛明顯加強,而南方江蘇等地價格由前期的1280元/噸,降至1210元/噸,業內人士對后期價格看漲的預期嚴重受壓,后市市場價格令人擔憂,綜合分析近月玉米價格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新糧上市成為當前對玉米價格打壓的主要動因。目前華北、黃淮玉米收割工作已基本完成,各收儲企業正在緊張的進行收購工作,今年由于天氣轉好以及人為的保護措施得力,華北、黃淮等地新玉米產量不錯,質量也好于往年,與此同時今秋華北、黃淮等地玉米退出保護價,各地區根據市場行情自行定價,目前格局已促使玉米價格進一步下跌有加,因此雖質量偏好,但價格卻呈低位。北方新產玉米也即將上市,市場看空氣氛濃厚。南方質高價廉的新產玉米以及北方新糧上市壓力對現今市場形成強烈沖擊。
2、市場傳言加重市場看空氣氛。前期在中國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有消息稱國家有意將國儲糧轉化為商品糧進行銷售,進而加大促給,對價格的高位上漲加以抑制,另據橋訊報道,中國玉米最大的生產省吉林計劃在9月底之前銷售2.25百萬噸供應剩余的玉米。消息稱,此批玉米將大量銷往國內,兩個消息的傳出,對前期上行的玉米價格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從實際情況看,國家并未明文發布有關拋售國儲糧的文件,而吉林銷售225萬噸的行政措施由于種種原因發之不行,可見媒體對市場的發展方向有導向作用。
3、氣候環境得到改善,產量有望增加。東北旱情在持續了近3個月后,于6月中旬得到緩解,降雨量不斷增加,玉米生長狀況不斷得到改善,人們對秋糧減產的心理預期隨之減弱,前期對價格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氣候因素此時顯得有些乏力。
4、用糧企業庫存充裕,購買意向濃厚,需求下降。南方一些飼料企業在前期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補庫,在補庫過程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流動資金相對減少,而在旱情不斷緩解以及一些利空消息影響下,持幣觀望心理逐漸增強,造成了市場供大于求局面明顯加強。
5、出口進展緩慢,回售現象增多,促進作用減弱。受各利空因素影響,七月末國內玉米價格有所回落,出口形式再次看好,八月份出口招標成果顯著,對價格起到了支撐作用,但從目前的進展狀況看,雖國內玉米價格與前期相比跌幅較深,但價格水平與國外相比仍顯偏高,由于國產玉米質量較差,貿易商很難找到購買商,出口形式陷入僵局,部分地區出現了回售現象,隨著入的臨近,這一現象有可能進一步加大,前期的支持力度漸弱,同時由于出口形式不利,造成港口積壓嚴重,對國內價格反而形成阻礙。
6、主管部門刺激收儲企業降低庫存,市場供應數量增加,價格上行阻力重重。吉林省為了擴大銷售,刺激收儲企業出庫,調整儲糧補貼的發放辦法等方式,以期降低糧食部門的惜售,刺激出庫放量,一時間市場供應加大,市場價格受到影響。
7、飼料原料主導地位減弱,價格上揚失去市常前期由于玉米價格的大幅上漲,南方飼料企業采購方向有所轉變,購進小麥、水稻等低價原料取代高位玉米,并且我國小麥庫存壓力較重,國家將加大度拋售陳化小麥,飼料原料需求會不斷增強,玉米的原料主導地位減弱,需求量因此受到影響,價格上揚失去市常
8、入世壓力漸增,價格將受打壓。據有關部門稱,我國將在今年12月份加入世貿組織,入世后我國將提高對玉米的出口配額,國外大量的低價玉米也將隨之涌入,國內玉米價格將受到嚴重打壓,價格漲勢難言。
綜上因素,構筑了近月我國玉米市場的下跌走勢,價格不可能出現如去年秋糧上市后,價格不跌反漲的發展格局,后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上漲空間將不斷縮小,價格將以振蕩走低形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