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基本穩定,漲跌幅度不大。根據我們掌握一些的情況,對影響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
一、玉米生產情況
2002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為245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18萬公頃,由于氣候條件較好,主產區除山東受災減產外,其它地區普遍增產。預計2002年國內玉米總產為1.24億噸,較上年增加1100萬噸,增幅為9%,這是我國玉米產量在連續兩年減產情況下的恢復性增長。
二、玉米消費情況
從消費上看,雖然短期內玉米消費不可能出現快速增長,但仍將保持平穩中略有增長的趨勢。日前,農業部全國畜牧飼料專業會議預計,2002年我國肉類產量6550萬噸,禽蛋產量2360萬噸,奶類產量135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3.4%、1.0%和20.2%;飼料產量8200萬噸,比上年增長5.6%。肉蛋奶和飼料產量的穩步增加將帶動玉米消費同步增長,預計2003年這種趨勢仍將得到保持,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02/03年度飼料玉米消費量為8900萬噸,較上年讀增加200萬噸,工業玉米消費量為125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00萬噸,玉米出口量為1000萬噸,玉米消費總量在1.29億噸左右,玉米當年產不足需,需要繼續挖庫存。
三、玉米庫存情況
1996-1999年我國玉米庫存始終維持較高水平,只是到了2000年以后,在產量減少、消費增加、玉米出口、產區瀉庫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內玉米庫存水平逐年下降,預計2003年國內玉米庫存將達到近10年的低點。
正常情況下,國家為了加強對糧食市場的宏觀調控,在豐年增加儲備,歉年減少儲備。然而用糧企業和個人則正好相反,在豐年糧食價格下降時,企業和個人通常會減少存糧數量,而在糧食價格上漲時,反而會增加存糧數量。據調查,國內很多大中型飼料加工企業的玉米存糧水平在價格較低的時期僅供維持一周生產,而在價格上漲時期,其存糧水平夠維持1個月生產的需要,甚至更高。從目前的庫存情況看,一旦玉米價格上漲,市場各方增加存糧數量的行為將拉動玉米價格快速上漲。
目前國內玉米庫存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間分布極不均勻,即更多的玉米儲存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玉米庫存減少,華南和西南地區大幅下降,玉米產銷區特征更為明顯,這將使得東北地區玉米對全國市場的影響程度較前幾年增加。
四、玉米價格走勢
從近幾年的玉米價格走勢看(見下圖),開始于95年的一波牛市行情,在95年底產區玉米價格最高接近1600元/噸,然而,好景不長,96年初國內玉米價格便開始一路下滑,經歷97、98、99近三年的漫漫熊途,在99年底玉米價格跌至最低點,產區吉林玉米車板價格達到700元/噸左右,之后國內玉米價格進入整理階段,期間偶有反彈,但力度都不大,隨后又歸于沉寂,從目前國內玉米價格整體水平看,可以說價位不高,玉米價格底部特征明顯,價格再度下跌的空間不大。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玉米價格回落至今已有半年之久,產區吉林的玉米價格從6、7月份的960-970元/噸高位回落到最低點900元/噸,玉米價格回落整理的時間和空間基本到位。按照今年保護價860元/噸收購玉米,加上收購費用和適當利潤,玉米銷售價格應該在900元/噸以上,目前吉林省玉米車板價僅為930元/噸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后期玉米價格下跌的空間基本上被封閉。

五、玉米進出口形勢
據海關統計,2002年我國共出口玉米1167萬噸,較2001年的600萬噸增長了95%,創年出口玉米的歷史最好水平。預計這種良好的玉米出口態勢在2003年仍將得到保持,預期2003年玉米出口量在1000萬噸左右。由于補貼方面存在不確定因素,所以政府授權的兩大玉米出口商還沒有開始提供4月份往后船期的玉米出口報價,估計玉米出口報價FOB價格將在每噸105-110美元左右,近期船期的中國飼料玉米到韓國主要港口交貨的CNF報價為每噸116到117美元。相比之下,近期船期的美國飼料玉米到韓國CNF報價則為每噸134美元到135美元,我國玉米出口在價格上仍占有優勢。據有關方面的消息,2003年吉糧集團計劃出口500萬噸玉米,如果國際市場價格好,國家政策支持,2003年的出口將爭取達到600萬噸的水平。預計2003年我國玉米在對東亞、東南亞等國出口上所具有的運距優勢仍將維系我國玉米出口大國的地位。
今年中國玉米進口配額國家計委已下發到各省市,由省市計委再對有關企業發放,國家計委規定2月底配額基本發放完畢。今年玉米實際進口配額為632.5萬噸(預留加工貿易配額20萬噸),其中發放給私營企業配額為227.7萬噸。目前美國墨西哥灣現貨玉米離岸價格在107美元/噸左右,處于高位盤整狀態。自去年底以來,受戰爭因素影響,國際糧食大洋運費出現小幅上漲,目前美國海灣到日本糧食大洋運費大約在27美元/噸左右,按目前美國墨西哥灣港口FOB價格(2月船期)折算美國玉米到中國口岸參考價格在1300元/噸左右,比國內玉米價格每噸高出100元以上,較高的玉米進口成本促使2003年我國玉米進口仍將處于較低水平,進口玉米對國內玉米價格的沖擊有限。
六、國際市場形勢
國際形勢可謂動蕩不安,朝鮮半島的核危機以及美國對伊拉克即將開戰的緊張局勢,勢必會拉動國際農產品價格的上揚,因此芝加哥的玉米期貨極有可能在戰爭爆發后大幅上揚,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整個國際市場的玉米行情走勢一直處于緩慢的上漲趨勢中。因此,不難想象在上述有利因素的支持下,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有繼續走高的潛力。
七、玉米期貨交易有望在年內推出
日前,大商所發布玉米合約和相關交易規則等公開征求意見,此舉顯示玉米極有可能成為中國期貨市場五年來首次推出的新品。玉米期貨的上市將對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為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提供更加充分的配套服務,中國期貨市場進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玉米期貨恢復,將為玉米現貨價格的發展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分析,我們認為2003年國內玉米市場總體價格將出現回升,特別是5月份以后,玉米價格上揚的趨勢將更加明顯,保守估計,產區吉林玉米車板價格在7、8月份將達到1000元/噸左右。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吉林分中心 任憑)
一、玉米生產情況
2002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為245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18萬公頃,由于氣候條件較好,主產區除山東受災減產外,其它地區普遍增產。預計2002年國內玉米總產為1.24億噸,較上年增加1100萬噸,增幅為9%,這是我國玉米產量在連續兩年減產情況下的恢復性增長。
二、玉米消費情況
從消費上看,雖然短期內玉米消費不可能出現快速增長,但仍將保持平穩中略有增長的趨勢。日前,農業部全國畜牧飼料專業會議預計,2002年我國肉類產量6550萬噸,禽蛋產量2360萬噸,奶類產量135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3.4%、1.0%和20.2%;飼料產量8200萬噸,比上年增長5.6%。肉蛋奶和飼料產量的穩步增加將帶動玉米消費同步增長,預計2003年這種趨勢仍將得到保持,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02/03年度飼料玉米消費量為8900萬噸,較上年讀增加200萬噸,工業玉米消費量為125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00萬噸,玉米出口量為1000萬噸,玉米消費總量在1.29億噸左右,玉米當年產不足需,需要繼續挖庫存。
三、玉米庫存情況
1996-1999年我國玉米庫存始終維持較高水平,只是到了2000年以后,在產量減少、消費增加、玉米出口、產區瀉庫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內玉米庫存水平逐年下降,預計2003年國內玉米庫存將達到近10年的低點。
正常情況下,國家為了加強對糧食市場的宏觀調控,在豐年增加儲備,歉年減少儲備。然而用糧企業和個人則正好相反,在豐年糧食價格下降時,企業和個人通常會減少存糧數量,而在糧食價格上漲時,反而會增加存糧數量。據調查,國內很多大中型飼料加工企業的玉米存糧水平在價格較低的時期僅供維持一周生產,而在價格上漲時期,其存糧水平夠維持1個月生產的需要,甚至更高。從目前的庫存情況看,一旦玉米價格上漲,市場各方增加存糧數量的行為將拉動玉米價格快速上漲。
目前國內玉米庫存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間分布極不均勻,即更多的玉米儲存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玉米庫存減少,華南和西南地區大幅下降,玉米產銷區特征更為明顯,這將使得東北地區玉米對全國市場的影響程度較前幾年增加。
四、玉米價格走勢
從近幾年的玉米價格走勢看(見下圖),開始于95年的一波牛市行情,在95年底產區玉米價格最高接近1600元/噸,然而,好景不長,96年初國內玉米價格便開始一路下滑,經歷97、98、99近三年的漫漫熊途,在99年底玉米價格跌至最低點,產區吉林玉米車板價格達到700元/噸左右,之后國內玉米價格進入整理階段,期間偶有反彈,但力度都不大,隨后又歸于沉寂,從目前國內玉米價格整體水平看,可以說價位不高,玉米價格底部特征明顯,價格再度下跌的空間不大。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玉米價格回落至今已有半年之久,產區吉林的玉米價格從6、7月份的960-970元/噸高位回落到最低點900元/噸,玉米價格回落整理的時間和空間基本到位。按照今年保護價860元/噸收購玉米,加上收購費用和適當利潤,玉米銷售價格應該在900元/噸以上,目前吉林省玉米車板價僅為930元/噸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后期玉米價格下跌的空間基本上被封閉。
五、玉米進出口形勢
據海關統計,2002年我國共出口玉米1167萬噸,較2001年的600萬噸增長了95%,創年出口玉米的歷史最好水平。預計這種良好的玉米出口態勢在2003年仍將得到保持,預期2003年玉米出口量在1000萬噸左右。由于補貼方面存在不確定因素,所以政府授權的兩大玉米出口商還沒有開始提供4月份往后船期的玉米出口報價,估計玉米出口報價FOB價格將在每噸105-110美元左右,近期船期的中國飼料玉米到韓國主要港口交貨的CNF報價為每噸116到117美元。相比之下,近期船期的美國飼料玉米到韓國CNF報價則為每噸134美元到135美元,我國玉米出口在價格上仍占有優勢。據有關方面的消息,2003年吉糧集團計劃出口500萬噸玉米,如果國際市場價格好,國家政策支持,2003年的出口將爭取達到600萬噸的水平。預計2003年我國玉米在對東亞、東南亞等國出口上所具有的運距優勢仍將維系我國玉米出口大國的地位。
今年中國玉米進口配額國家計委已下發到各省市,由省市計委再對有關企業發放,國家計委規定2月底配額基本發放完畢。今年玉米實際進口配額為632.5萬噸(預留加工貿易配額20萬噸),其中發放給私營企業配額為227.7萬噸。目前美國墨西哥灣現貨玉米離岸價格在107美元/噸左右,處于高位盤整狀態。自去年底以來,受戰爭因素影響,國際糧食大洋運費出現小幅上漲,目前美國海灣到日本糧食大洋運費大約在27美元/噸左右,按目前美國墨西哥灣港口FOB價格(2月船期)折算美國玉米到中國口岸參考價格在1300元/噸左右,比國內玉米價格每噸高出100元以上,較高的玉米進口成本促使2003年我國玉米進口仍將處于較低水平,進口玉米對國內玉米價格的沖擊有限。
六、國際市場形勢
國際形勢可謂動蕩不安,朝鮮半島的核危機以及美國對伊拉克即將開戰的緊張局勢,勢必會拉動國際農產品價格的上揚,因此芝加哥的玉米期貨極有可能在戰爭爆發后大幅上揚,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整個國際市場的玉米行情走勢一直處于緩慢的上漲趨勢中。因此,不難想象在上述有利因素的支持下,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有繼續走高的潛力。
七、玉米期貨交易有望在年內推出
日前,大商所發布玉米合約和相關交易規則等公開征求意見,此舉顯示玉米極有可能成為中國期貨市場五年來首次推出的新品。玉米期貨的上市將對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為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提供更加充分的配套服務,中國期貨市場進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玉米期貨恢復,將為玉米現貨價格的發展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分析,我們認為2003年國內玉米市場總體價格將出現回升,特別是5月份以后,玉米價格上揚的趨勢將更加明顯,保守估計,產區吉林玉米車板價格在7、8月份將達到1000元/噸左右。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吉林分中心 任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