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大幅減少玉米出口,使得國際市場供給大幅減少,美國玉米的壟斷地位顯得更加突出。在半年時間里,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大幅沖高,顯示出強勁的牛勢上攻欲望,但是,這種快速上攻的行情在4月份達到最高點后,在其他品種大幅下跌的帶動下,開始振蕩下行,截至6月30日,墨西哥灣3號黃玉米FOB價為114.95美元/噸,芝加哥期貨玉米品種最近交割月結算價為104.16美元/噸,基本回落到1月份前后的價位。在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振蕩下跌的過程中,國際運費也大幅回落,美國墨西哥灣港口至日本的運費從2月份的73美元/噸下跌到44美元/噸。同時由于我國玉米價格偏低,國際市場的玉米沒有進入我國。
由于上半年玉米出口大幅減少和禽流感的影響,玉米需求總量減少,因此,下半年玉米供給在總量上比較充足。雖然會因糧源所有權的不同和存糧地點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局部的供給緊張狀況,但是,在市場正常的供需調劑下,不會因此出現大范圍的供給緊張狀況,玉米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7月份之后是玉米市場銷售、需求雙增長的關鍵時期,也是玉米銷售的黃金時期。隨著玉米經營企業把工作重點轉移到銷售環節上來,南方飼料加工企業的原料需求不斷增長。在接近4個月的時間里,玉米經銷企業將加緊銷售手中的玉米;各省陳糧、陳化糧的競價銷售活動仍將陸續舉行;為推進糧食市場化進程,“老糧”問題亟待解決。據悉,玉米大省吉林糧改工作正在進行,銷售“老糧”的步伐將加快;同時,中央儲備糧的正常輪換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因此,筆者預計下半年玉米市場不會出現缺糧現象,玉米市場供給將繼續穩定。
由于供給相對穩定,需求的增長就被相對淡化了,玉米市場供需處于一種相對平衡狀態。下半年,如果沒有突發性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玉米需求仍將繼續保持平穩增加態勢。筆者曾經提到,下半年,銷區飼料加工企業在產區的收購經營活動已經基本接近尾聲,這些企業在2003年冬季到今年6月份,一直在將采購到的玉米烘干后逐步發運,其中大部分已經發運完畢,甚至已經被加工成飼料產品。因此,下半年的市場似乎更有利于賣方企業,需求活躍將帶動玉米價格的活躍,在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玉米購銷價格將對賣方企業更為有利,價格受需求的影響將會更加敏感。近期市場在密切關注下半年國家能否增加玉米出口數量的問題,如果出口數量大幅增加,則有利于玉米價格的上揚;如果出口的數量和上半年相近,少量的出口需求不會引起市場大的波動,玉米價格就不會出現大幅上漲。
影響2004年下半年玉米市場的因素還有很多,日前又傳來安徽發現禽流感的報道,看來,各種突發性因素和自然災害會隨時作用于市場,成為影響一段時間內糧食市場價格的重要因素;另外,國家對其他行業的宏觀調控措施也會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糧食市場。因此,筆者認為,下半年玉米市場有機遇、有挑戰,市場經營者要站在宏觀層面上分析和把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