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我國玉米市場回顧和展望(上)

  作者: 來源: 日期:2004-07-15  
受禽流感的影響,2004年上半年我國玉米市場供應充足,需求減少,價格上漲乏力。整體表現為東北、華北產區和北方港口地區價格上漲;南方銷區和南方港口地區下跌。導致產銷區玉米走勢相反的原因是:東北產區糧食企業收購積極而農民惜售,玉米價格上漲;南方銷區由于養殖業尚未完全恢復,用糧企業庫存充足,港口到貨數量較多,玉米價格小幅走低。

  6月底,東北產區玉米出庫價:黑龍江哈爾濱為1200元/噸,比年初上漲120元/噸;吉林長春為1230元/噸,漲130元/噸;遼寧沈陽為1250元/噸,漲130元/噸。

  華北地區玉米出庫價:河南鄭州為1360元/噸,比年初上漲160元/噸;河北石家莊為1350元/噸,漲170元/噸;山東濰坊和德州均為1400元/噸,漲280元/噸。

  南方銷區玉米車站交貨價:上海為1410元/噸,跌10元/噸;浙江杭州為1420元/噸,比年初下跌10元/噸;福建福州為1420元/噸,跌80元/噸;四川成都為1470元/噸,漲50元/噸;江蘇徐州、連云港均為1400元/噸,與年初持平。

  北方港口地區玉米平倉價:大連港為1300元/噸,比年初上漲40元/噸;秦皇島港為1280元/噸,漲20元/噸。

  南方港口地區廣州港玉米交貨價為1400元/噸,比年初下跌150元/噸。

  2004年上半年我國玉米市場價格走勢主要受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一、國家政策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今年是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一年,也是實現全年糧食生產9100億斤的一年。今年中央財政支農資金1500億元;國家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100億元,直接補貼給糧食主產區的種糧農民;中央財政安排數億元,用于種糧農民的良種補貼。農業部4月19日宣布,今年國家將良種補貼作物范圍擴大到大豆、小麥、玉米、水稻四大糧食作物,專用玉米每畝補貼10元,專用玉米補貼面積為1000萬畝。受此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今年玉米播種面積有望增加,預計產量也將相應提高。

  國務院5月19日召開的常務會議決定,今年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積極穩妥地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于6月3日正式公布了《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糧食購銷市場放開后,國家鼓勵多種所有制市場主體經營糧食,糧食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形成。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對玉米市場的影響表現為以下幾方面:1、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有效防止了玉米價格的過度下跌,保護和調動農民種植玉米積極性。2、糧食收購資金實行封閉運行,保證收購資金及時足額供應。3、建立直接補貼機制,保護種糧農民利益。4、將逐步縮小糧食收購保護價范圍、實行優質優價、拓寬收購渠道,推動玉米產、購、銷三流通環節的順利進行。5、增強國家對玉米的主控地位,為穩定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為了消除農民對糧食市場化改革可能帶來風險的擔憂,6月4日國家還第一次在糧食播種季節公布了小麥的最低收購價,即0.72元/斤。如果按照小麥與玉米價格1:0.9的比例關系進行換算,那么玉米的最低收購價為0.648元/斤,即1296元/噸,以產地長春計算,加上收儲企業的合理利潤,加上運費、運輸損耗

  以及銀行利息等,大連港口的平倉價應該在1430元/噸左右。

  為了平抑包括糧食價格在內的國內商品價格的過快上漲,國家又出臺了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控制信貸規模,防止信貸過快增長,制止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的盲目投資等宏觀調控政策,以抑制經濟過熱。

  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調動了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為今年夏糧豐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宏觀調控政策對玉米行業的影響不是很大。

  二、年初爆發的禽流感疫情,使國內玉米市場需求下降

  今年年初,我國累計發現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而且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也爆發了禽流感。商務部會同農業部、海關總署和國家質檢總局1月28日發布公告,決定從當日起,暫停出口來源于我國疫區的禽類及其產品。為控制禽流感疫情,疫區的相關家禽遭到宰殺,國內養殖業和飼料業受到重創,國內部分飼料企業開始削減玉米采購數量,并計劃調減飼料產量,進而導致玉米價格大幅走低。

  隨著我國禽流感疫情防控措施的到位,截止3月16日,我國確診的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全部撲滅,并且已有21個國家和地區陸續恢復從我國內地進口部分禽類及其產品。禽流感疫情解除后,家禽養殖業得已逐步恢復,南方銷區用糧企業大量采購玉米,3月份玉米價格出現恢復性上漲。

  然而,養殖業在禽流感疫情過后對種禽的補欄不足,至今養殖業還沒有恢復到禽流感暴發前的水平。由于前期南方銷區用糧企業大量采購玉米,庫存充足,現階段養殖業和飼料業還處于消化庫存期。5月份本應為飼料業和養殖業季節性旺季,受此影響,季節性旺季較常年推遲,玉米市場成交清淡,價格穩中有跌。

  三、我國玉米市場供應充足 需求減少

  受禽流感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我國畜禽存欄數量不足及飼料產量低于去年同期,導致2003/04年度我國玉米飼用消費量下降至8660萬噸,比2002/03年度下降365萬噸。但2003/04年度我國玉米工業消費量增長到1400萬噸,比上年度增長150萬噸。2003/04年度我國玉米年度新增供應量為1.1603億噸,比上年度下降548萬噸;玉米總消費量為1.2568億噸,比上年度下降1022萬噸。預計2003/04年度我國玉米市場供需缺口為965萬噸,供需缺口有所縮小。

  另據美國農業部5月12日發布的2004年5月份全球農產品供需報告顯示,由于我國非飼料玉米需求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3%,而不是以前估計的5-8%。美國農業部將我國2003/04年度玉米最終庫存預計值上調到4247萬噸,大大高于4月份估計的2144萬噸。由于國內玉米市場供大于求,玉米價格難以上漲。

  四、玉米出口受限 進口較少

  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國家從宏觀經濟的發展和糧食安全的角度考慮,采取了限制玉米出口,減少國內玉米出口配額的措施。2004年上半年全國玉米出口配額僅為140萬噸,而下半年出口配額尚未公布。預計今年我國玉米出口量將比去年下降1000萬噸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內玉米價格走勢,出口對國內玉米價格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5月我國出口玉米358,111噸,同比減少8.6%。1-5月我國累計出口玉米1,464,509噸,同比減少69.9%。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1-5月我國累計進口玉米260.5噸,同比減少2.6%。由于進口數量較少,對國內玉米價格沒有影響。

  五、國內大豆、小麥等糧食價格也在走低

  3月份過后,國內糧食市場價格都在走低,4月份小麥價格下跌500元/噸,大豆價格下跌1000元/噸,豆粕價格下跌1100元/噸,受此影響玉米價格下跌100元/噸,由此可以看出玉米價格較為堅挺,下降幅度較小。

  六、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走低

  2004年1-3月,因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月度供需報告中均顯示玉米庫存趨緊,導致CBOT玉米期價格大幅走高。4-6月CBOT玉米期價受大豆期價大幅走低影響而大幅走低,而美國農業部6月30日發布的玉米播種面積報告中將美國玉米播種面積上調至8096.8萬英畝,玉米期價探至5個半月以來的低點,另外美國天氣狀

  況良好和玉米播種進程迅速也影響了玉米期價的走勢。2004年上半年美國玉米價格整體走低。

  綜上所述,在禽流感疫情、出口下降、市場供應充足、糧食價格和國際市場價格走低的共同影響下,2004年上半年我國玉米市場價格沒有延續2003年底的上升走勢,走出了下跌行情,但下跌幅度有限。

  (未完待續)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