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田源專訪:沒有比期貨更精彩的行業

  作者: 來源: 日期:2004-08-31  
無論期貨市場是起是伏,田源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市場。不管是面對中國期貨業13年來的驚心動魄,還是自己公司的跌蕩起伏,這位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董事長始終保持著微笑。

  田源相 信,期貨市場的轉機已經來了。在此之前,他看夠了蕭條。

  但是無論期貨市場是起是伏,田源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市場。不管是面對中國期貨業13年來的驚心動魄,還是自己公司的跌蕩起伏,這位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董事長始終保持著微笑。

  創辦中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

  1990年6月到1991年12月,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選派,田源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學習,并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進行訪問研究,而后者才是他此行的重要目的。此前,田源已經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成立的中國期貨市場工作小組組長。

  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進行訪問研究時,田源的辦公室就在交易所的38樓。“在那里,我每天都可以與期貨市場進行最近距離的接觸,同時也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董事、會員、管理人員進行了大量接觸,有些甚至建立起深厚的個人關系。通過他們,我了解到中國的期貨市場是他們迫切想要開發的,因為中國是非常有潛力的。”由此,田源萌生了創辦中國第一家帶“中國”字頭、能夠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國內期貨市場的經紀公司的想法。

  帶著強烈的愿望,1991年底田源回國。回國后田源立即找來自己的五位朋友,其中兩位原來在中南海工作,另外三位在商業部和物資部工作。田源對他們講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六人一拍即合,隨即開始著手準備工作。

  想要申請一個帶“中國”字頭的公司何其難,更何況還是期貨公司這樣一個新鮮事物。于是六個人開始分頭向商業部、物資部、經貿辦、工商局、外管局等若干相關單位進行游說,與此同時又找來14家公司作為股東。

  “這個過程真是很困難,不過有夢想再加上我們的努力,最終還是實現了。”經過半年的努力,1992年12月7日,中期公司領取了國家工商局頒發的第一張國內期貨公司營業執照,1992年12月28日,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期成為國內首家大型股份制期貨經紀公司。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人大副委員長田紀云為中期題詞:“發展期貨貿易,參與國際競爭”。

  公司門口鋪下“風險路”

  田源性格中的執著讓他認準了就不放棄。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后,迅速成長為中國期貨界的龍頭。經歷了期貨業的風風雨雨,中期的龍頭地位保持至今。

  為什么中期公司能有這樣的成功?在田源看來有三個重大原因:其一,中期有一批在期貨市場錘煉超過12年的人才,他們大多在國外接受過系統的期貨培訓,又在國內的實踐中不斷提高,他們始終在中期的發展中起到核心作用。其二,中期一直視信譽為生命。田源舉例說中期曾經有一個失敗的投資項目,為此每年要付給銀行二三千萬的利息,曾有人勸說田源不如把這筆賬甩給銀行,但田源始終堅持信譽是企業的生命,尤其是金融企業,所以這個項目投資10年來從未欠過銀行一分錢,即使在中期最困難的時候。其三,中期所提倡的“三信五精神”的企業文化,即“相信期貨、相信中期、相信自己”的三信和“誠實守信合規的從業精神、止于至善的客戶服務精神、戰勝一切困難的拼搏精神、公司利益至上的主人精神、主動自覺的企業家精神”。憑借著這些核心競爭力,中期公司在成立后迅速擴張,在全國設立了18家公司和代表處,幾乎占領了所有的戰略要地。公司職工也從最初的6個人發展到2000人。

  中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并最終成為國內外深具影響力的中國期貨公司,這個過程讓田源引以為傲,“就像一個孩子的成長,你看著他從孕育到出生,到長大,最后上了清華大學”。說到這里,一向只是微笑的田源笑出了聲。

  不過,缺乏經驗的擴張在后來使中期公司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田源稱,因為期貨是高風險行業,在管理經驗和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快速布點實際上是快速地積累風險,留下隱患,再加上國家開始對期貨市場進行清理整頓,在1994年至1999年的6年時間中,中期的18家公司關閉了11家,2000員工淘汰了1500人,虧損近上億元。說到這里,田源的聲音明顯遲緩起來,即便隔著電話,也能感覺到那6年的時光讓田源印象深刻,“那段時間是中期最困難的時候,不過我們挺過來了”。

  血的教訓、高昂的代價使田源認識到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與內控制度。“這一條是期貨業的生命線。”田源說。“在世界上,因發生重大風險而破產的期貨公司比比皆是。風險奪走公司所有的利潤,所有的資本金和公司的未來。”

  田源在中期公司北京公司的門口設計了一塊風險臺地,由凹凸不平的石頭鋪成,用意就在于提醒中期員工天天注意控制風險。

  “一秒鐘也沒有想到放棄”

  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田源始終不會以某種特別強烈的情感或者情緒示人,即使說起中期隨著行業調整遭受的那些慘重打擊,他的語氣也是淡淡的。但是記者仍然能從他在回憶過往時所不時發出的嘆息,或者是幾次的欲言又止,再或者是偶爾的苦笑中感覺到這十幾年的經歷并非都如他所說那么平淡。不過有一點田源一直都很自信,那就是即便在中國期貨業最困難的時候,他“一秒鐘也沒有想到放棄”,并最終守得云開見月明,期市又迎來了恢復增長的好時光。

  “我對中國期貨業的自信,始于對國外期貨業的觀察研究,期貨是一個在國外已經發展了150年,并且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的成熟行業。我相信中國也需要這樣一個風險管理行業,暫時的困難并不會影響長遠的發展。”

  田源頭上曾經有很多耀眼的頭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價格組組長、北美物產集團董事長、中國誠通集團董事長。但是,所有與期貨無關的頭銜現在都已經從他頭上卸去,他只是想“以3到5年的時間去做精做大中國期貨業”。

  2000年,中國期貨市場整頓結束,整頓之后的期市又面臨著規范發展的大好時機,2002年期市成交金額從整頓之后最低的1.6萬億元恢復增長至3.95萬億元,2003年達到10萬億元,2004年僅上半年就達到8.47萬億元。說到今天的發展,田源笑了,笑聲里透著驕傲。因為他看到,在他和所有期貨同業的努力下,主要品種如銅、鋁、小麥、大豆等為國民經濟保駕護航的本來作用已經實現,其他品種的抵御風險作用也正在逐步發揮。“期貨業是中國金融行業中最先經過規范整頓,進入穩定發展軌道的行業”,田源說。

  說到期市服務國民經濟風險防御體系的作用,田源從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作出解釋。中國創造了經濟持續增長的奇跡,經濟的增長使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變量,中國影響世界經濟的時代已經開始。全球經濟已進入以金融為主導的時期,這就要求中國應同時建立風險轉移管理機制———風險防御體系。從產業鏈條來看,中國的策略是,在原材料生產、進出口量大的上游,要建立起定價中心;在進行產品制造的中游,要提高質量,擴大產能;在產品全球銷售的下游,要提升談判能力,提高產品價格,爭取在全球貿易中建立起低買高賣的國家商業模型,改變以往低賣高買的被動局面,提高“世界工廠”的附加值。這應該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而期貨市場對這種戰略的形成非常重要,顯然國家已經看到了期貨市場的這一重要作用,今年以來陸續有三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期貨新品種上市交易就是明證。

  面對中國期市的大發展,田源的心情仍不輕松,作為中國期貨業協會首任會長,他身上還背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中國期市還有很多問題:法制不健全,無法與國際接軌;品種太少;專業期貨人才緊缺;期貨經紀公司沒有享受到國民待遇,很難參與國際競爭……而這些問題在一朝一夕并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

  有人評價田源說,他是一個拓荒者,在一塊荒地上種下了期貨這顆種子,并使之生根發芽;也有人說,他是一個標簽,透過這個標簽,我們可以看清中國期貨13年來的發展歷史。

  “這個行業的創立跟我有不可分的關系,從我第一次接觸期貨到現在,已經17年了,沒有其他行業比期貨行業更精彩。”田源說。

  【得意之作】

  拓荒期貨

  田源,1954年生,河南鄭州人,1981年武漢大學經濟系研究生畢業。

  經歷了中國期貨業13年風風雨雨,“一秒鐘也沒有想到放棄”的田源,是中國期貨業的拓荒者。他是中國最大的期貨經紀公司——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董事長、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中國第一位期貨博士,也是中國最早研究和推動期貨市場發展的人士。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部主任的田源就積極進行期貨市場的研究,并提出了建立期貨市場的設想。1986年,田源作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考察團成員訪問美國,深入地考察了美國期貨市場。從美國考察回來后,田源就將期貨市場研究列入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重點課題,并上報國務院領導。不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國家體改委聯合組建了期貨市場研究工作小組,田源擔任組長。1990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8部委報告,啟動了中國第一個期貨市場的試點工作。這標志著中國期貨業的誕生。同年,田源再次訪美,這次他考察的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并由此萌發創辦中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的想法。

  1992年11月11日,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下發文件,同意成立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同年12月7日,中期公司領取了國家工商局頒發的第一張國內期貨公司營業執照,田源擔任公司董事長。1992年12月28日,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宣布成立,成為國內首家大型股份制期貨經紀公司。中期公司總部位于北京,下設北京、上海、深圳、大連、沈陽、武漢、鄭州等7個分公司,并在其他中心城市和重要經濟城市設立25家營業部。目前擁有管理人員、市場研究人員、市場營銷人員及其他人員500多名。

  【田源語錄】

  ●中期的成長,就像一個孩子,你看著他從孕育到出生,到長大,直到上了清華大學。

  ●我跟東升最大的不同,東升是做一個成一個,這是他的本事,我是做兩個還不成一個。別人做一件事得100分,我做幾件事,每件事只能做到60分。這種模式不值得推廣。我相信我全身心做一件事情,做五年,一定能做成精品。

  ●我是個比較有責任心和公信力的人,像那個不畏危險、堅守崗位,處理完所有麻煩,最后才棄掉沉船的船長。

  ●中國的很多企業有一種錯誤認識,想要成為500強,其實在中國目前的環境下,做大并不意味著是件好事,我們追求的應該是適度規模,在此基礎上將企業做強。

  ●世界上有很多事是有理想的人做成的,如果事事都要賺錢才干,事事都做不成。你去研究研究創始人文化,一定不是金錢文化。

  ●中國期貨市場前程遠大,它是今后十年每年都會翻一番的事業。

  【經典案例】

  從失敗的亞布力到中國的達沃斯

  亞布力是俄語“果木園”的意思,1996年第三屆亞冬會在這里成功舉辦,亞布力一夜成名。而更讓亞布力名聲大噪的是2001年之后的每年一次的中國企業家論壇,因為這個論壇是參照瑞士達沃斯模式設計和組織的,因此也有人將它稱為中國的達沃斯論壇,而這也正是論壇的首倡者、大會主席田源最初的設想。

  不過可能沒有人想到,今天的亞布力其實是源自田源一次失敗的投資。“我最大的失誤就是在中期開始賺錢的時候,沒有控制投資的欲望,使公司的發展走了很多的彎路。”

  田源所說的失誤就是指1995年,亞冬會舉辦在即,可亞布力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成樣子,應黑龍江省政府之邀,時任中國國際期貨公司董事長的田源在這里投入了大筆資金。但事與愿違,投資至今近十年,亞布力項目并沒有實現盈利。“當時中期的資本金只有3000萬元,而在這個項目就投入了3個億,這使中期財務面臨巨大壓力。”

  3個億的投資,使中期背負了每年高達2000多萬元的利息的包袱。如何盤活這里的資產,把亞布力“攪”熱,就成了田源不能不面對的問題。曾應邀出席達沃斯論壇的田源正是從中受到啟發,才要在亞布力也辦一個中國的達沃斯論壇。

  不過,這個失敗的投資如今已能讓田源找到些許安慰,因為這項投資,亞布力成就了三件事。第一,支持了亞冬會,并被評為當年亞洲最佳體育場所;第二,亞布力是中國第一個旅游滑雪場;第三,誕生了“中國企業家論壇”。

  “從公司經營角度看,亞布力至今仍是我們的一個大包袱,但是從社會角度看,它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田源如此評價他的這個失敗投資。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