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為政首要在足食

  作者: 來源: 日期:2004-09-10  
     一、我國糧食問題面臨新的嚴峻挑戰

     (一)無糧不穩觀念淡薄?!皣悦駷楸?,民以食為天”,是應當長期堅持的一個治國方略和指導思想。近幾年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非農業人口已超過4億,年糧食消費總量以600萬噸遞增,若要保持2450億公斤的供給總量需3年-5年才能恢復。因此,“無糧不穩”這根弦要始終繃緊,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和松懈。

     (二)結構調整矛盾突出。從糧食區域結構看,南糧北調變成北糧南運,甚至西糧東輸,但從糧食品種結構看,低質糧過剩、優質糧緊缺的矛盾依然突出。

     (三)“糧食安全”遠未解決。目前我國糧食生產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和工業生產日益增長的需要。布朗在3月份的報告中分析指出:中國的谷物產量已下降了近7000萬噸,自1998以來中國每年的糧食缺口高達5000萬噸,大米緊缺尤為嚴重。近幾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總產不斷下降,人均糧食占有量不斷減少。加之,糧食等農產品農藥殘留量居高不下,構成我國糧食安全的一大隱患。

     (四)“三大因素”不可逆轉。人口增加、耕地減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這三大因素,迫切要求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建立糧食和效益平衡機制。

     (五)糧食貿易配額增加。隨著“入世”承諾的逐款兌現,我國糧食總量將逐步經歷一個由基本平衡到重新出現缺口的過程,自給率將降到95%以下,糧食供應不容樂觀。

     (六)農民種糧積極性仍然很低。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工農產品剪刀差”,導致糧食價格與價值背離。糧食經濟作物仍未達到2000年的價格水平,同務工、經商相比仍然偏低,糧價上漲的最大獲利者是糧食流通領域中間渠道。現在看來,農民種糧積極性并沒有因2003年糧價上漲而提高。據四川省農調隊2004年小春種植意向調查資料顯示,小春糧食播種面積繼續減少,全省糧食播種面積減少1.6%,其中小麥同比減少3.8%。與此同時農資價格上漲,糧食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二、糧食生產深層次問題的成因分析

     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從政策到體制多層面的分析,產生糧食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種糧農民難致富。在我國一家一戶幾畝或十幾畝耕地上,僅靠種糧食能脫貧致富的農民并不多,主要原因就是種田成本太高,“露天工廠”難抗自然災害,糧價又低。

     (二)土地零碎難耕種。土地過于零碎,不便于機械作業,直接影響到農民投入的積極性,生怕“肥水流人他人田”。更何況丘陵山區農民大都沿襲傳統的人工耕種收割方式,這樣不僅把農民困在二畝地上,而且抬高了種糧成本。

     (三)強行征地難補償。如今各地大搞建設,招商引資都在算計腳下土地,用地作籌碼招引客商。結果是良田被征用了,補償金卻未拿到,農民也沒田長糧了,成為“兩無”農民。

     (四)農業保險難投保。“露天工廠”難保險,收保金少,賠的數額大,保險公司畢竟不是農民利益的保護神”。

     (五)優質品種難推廣。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和東西環境相差很大,良種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很少有全國通用品種,推廣起來也比較難。

     三、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對策與措施

     (一)禁止濫占亂用,確保糧食耕地基本穩定。保護耕地特別是糧食耕地,是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要嚴格按照《土地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嚴禁肆意破壞和濫占亂用耕地,加大土地違法查處力度,確保糧食耕地的基本穩定。今年起,四川省將土地出讓總收益的15%用于全省耕地開發。

     (二)切實保護稻田糧食生產能力,實行種植業結構可逆性調整。在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過程中,“改制”、“改種”必須以不破壞耕作層為前提,嚴禁在糧食耕地上種多年生果木、挖魚池、隨意種草和搞永久性的固定設施或取土制磚,保持這些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供應偏緊時,能及時恢復糧食生產,滿足社會對糧食的需求。

     (三)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近年來,農業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要加大農業環境治理力度,減少污染,提高糧食衛生品質,確保糧食食用安全。堅持用地養地相結合,強化耕地保養,實施“沃土工程”,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嚴禁掠奪式經營,促進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

     (四)加大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充分利用WTO規則支持保護的“綠箱”政策,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繼續改造中低產田土,改善水利等糧食生產的基礎條件,提高抗災能力和土地生產力,建設一批高產穩產的專用水稻生產基地,為市場提供穩定優質的商品糧源。

     (五)推廣糧食節本增效新技術,實施科技興糧戰略。加快良種選育推廣和保鮮、貯存、加工技術、設備以及高產、優質、高效節本配套實用技術的研究,突出解決糧食生產中鎘、鉛等重金屬超標及農藥污染問題,保障糧食食用安全。切實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與效益。特別是在加強農技推廣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上增加專項經費投入。四川省在去年投入4000萬元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加4000萬元支持農業,最近又投入5000萬元用于全省水利建設。

     (六)保護糧食主產區農民種糧積極性。這是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措施。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首先要繼續減少滯銷糧食的生產,以盡快實現糧食供需基本平衡,并從宏觀上管住進口,擴大出口,促使糧食市場價格回升到合理水平。其次,要降低糧食生產社會成本,減輕農民負擔。第三,隨著中央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100億元補貼種糧農民、5億元用于良種補貼,對11個糧食主產省(區)降低農業稅稅率3個百分點,擴大糧種補貼試點范圍規模,穩定農資價格,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啟動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等重大政策的出臺,產糧大省吉林省撥???5億元-54億元用于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免征農業稅。廣東從今年起拿出l億元用于對糧食主產區農民的直接補貼,江蘇率先撥付專項基金5000萬元用于水稻良種補貼。四川省今年拿出5.2億元用于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降低農業稅3個百分點,取消57個民族縣市農牧業稅,為農民減負11.9億元,啟動“332”增糧工程和“三百”優質糧食科技示范工程,并明確了水稻、小麥、玉米的補貼標準,為今年我省實現糧食播種面積620萬公頃、總產323.5億公斤的最高水平提供了重要保證。各級政府尤其是縣、鄉兩級政府要相應制定一些具體扶持政策,不折不扣地把上級各項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取信于民;惠澤于民,充分調動種糧農民的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今年,全國人代會上一位代表坦言:“農業弱,農民苦,農村窮,是中國農村最真實的寫照?!弊鳛橐幻r業農村工作者,我感同身受。時隔17年中央下發了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第六個?號文件,最近中央政治局專題研究了糧食生產和農業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斷的措施,但愿它能給億萬中國農民帶來福音,帶來希望。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