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勝預計,原材料等商品價格的上漲趨勢將持續一至兩年。市場環境的變化給期貨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中國期貨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國內期貨市場發展迅速
馬文勝表示,隨著原油等商品價格的逐級抬高,商品價格變動的絕對幅度在增大,這意味著市場風險的放大和風險投資機會的增加。國內期貨市場也正面臨著新的情況:對于國內生產企業來說,利用期貨市場做套期保值的必要性日益凸顯;對于市場投資者而言,商品市場價格的波幅加大、原油及銅鋁價格在相當長一段時期的單向上漲也帶來了較好的投資機會。
“國內期貨市場正處在快速發展的前期階段。”馬文勝說,中國期貨市場目前的9個品種已經發揮了對國民經濟的積極促進作用,而“國九條”的出臺也奠定了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基調。馬文勝表示,國內期貨業亟盼《期貨法》能早日出臺。同時,國內期貨業經過了去年的快速增長期,目前應由外延式的擴展向內涵式的擴張切換,如對期貨公司施行分類管理、對交易所的產品創新授權、投資交易模式的創新、培育市場主體以及完善期貨公司的內控制度和進行投資者保護等。
馬文勝說,中國是許多商品的集散地,中國期貨市場應該發展成為這些商品的“定價地”,這決定了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空間將無比廣闊。
應逐步推出金融期貨
近期,原油價格的高漲使得外匯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受到關注。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視察鄭州商品交易所時表示,期貨市場應加大對金融期貨的研究推廣力度,并為金融期貨的盡快推出做好準備工作。馬文勝就此表示,對于金融期貨的推出,應該考慮逐步推進。
馬文勝說,盡管從目前來看,推出外匯期貨、利率期貨、股票指數期貨的時機不一定具備,但可以考慮嘗試推一些具備了條件的金融期貨產品,如商品價格指數期貨、商品的期貨期權以及單個大盤股票的期貨等。馬文勝舉例道,目前證券時報和中期公司都推出了商品價格指數,只要合約設計合理,就是一個可以推行的金融期貨品種。
馬文勝建議,在期貨產品的創新上,只要合約設計合理、符合市場需求和發展的就可以考慮上市,成熟一個上一個的做法往往滯后于市場的需求。
期貨公司需要“走出去”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荷蘭銀行將與銀河證券達成一項協議,此舉可能使荷蘭銀行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期貨市場的外國公司。這對于中國期貨公司來說,是否是一個全球化競爭的信號?
馬文勝表示,在中國期貨市場沒有完全開放的背景下,由于境外機構并不了解國內市場的特色和需求,因此,國內公司仍是具備競爭力的。但是,如果在完全開放的格局下,則難言優勢。目前亟需做的,就是讓中國的期貨公司“走出去”,從事境外期貨業務的代理,培訓適合國際化競爭的運作模式和進行人才的儲備。
“目前走出去的僅僅是國內的重點企業,國內的期貨公司卻并沒有同步走出去,這里蘊藏著風險。”馬文勝說,國企在與國外大期貨公司做套期交易的時候,很容易“泄露采購機密”,這也造成了國內大企業在不約而同的采購行為上極易被國外基金盯住,造成賤賣貴買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