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庫存增加,大米和玉米庫存下降。2004年世界谷物產(chǎn)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產(chǎn)需缺口因此大幅縮校谷物期末庫存3.37億噸,比去年下降1.8%,降幅比2001年和2002年分別下降3.4和12.1個百分點。谷物期末庫存約為年度消費量的17.1%。2004年小麥期末庫存1.42億噸,比去年增加1000萬噸,增長7.6%;小麥期末庫存占世界谷物庫存總量的42.2%,小麥是居民主食消費中最重要的谷物產(chǎn)品。小麥庫存占年度消費量的23.8%。大米期末庫存6805萬噸,下降18.7%;大米期末庫存占谷物庫存總量的20.2%。
玉米期末庫存8567萬噸,比去年減少686萬噸,減少7.4%;玉米期末庫存占世界谷物庫存總量的25.4%,玉米庫存占年度消費量的12.8%。
主要貿(mào)易大國谷物庫存都有較大幅度增長。2004年歐盟谷物庫存3313萬噸,增長47.8%。小麥期末庫存1544萬噸,增長53.6%;玉米庫存490萬噸,增長57.1%。美國谷物期末庫存預計5064萬噸,增加708萬噸,增長16.3%。小麥庫存增長5.9%,大米增長36.7%,玉米庫存增長23.9%。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谷物庫存分別為782萬噸和1113萬噸,增長21.2%和12.4%。泰國、越南和印度大米庫存分別下降26.2%、36.7%和12.8%。
世界大豆庫存5020萬噸,增長38.7%。2004年世界大豆期末庫存較去年增加1400萬噸,庫存增長主要得益于巴西和阿根廷庫存量的大幅增加。
大豆庫存居世界前四位的是巴西、阿根廷、美國和中國,它們的庫存占世界大豆庫存總量的93.3%。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庫存分別為2147萬噸和1597萬噸,增長35.5%和28.2%。美國大豆庫存預計518萬噸,比去年增長80.5%。
糧食庫存是反映國際市場糧食供求關系和世界糧食安全狀況的關鍵指標。對于當前世界糧食庫存存止跌回升的走勢,國家統(tǒng)計局農(nóng)調(diào)總隊的分析認為動因主要有三:一是糧食總供給快速增加。受糧食價格強勁反彈和有利氣候條件的影響,2004年世界糧食生產(chǎn)得到較快恢復,谷物增產(chǎn)1.24億噸,大豆增產(chǎn)3372萬噸,世界市場糧食供給總量因此相應增長。
二是糧食消費增長平穩(wěn),消費增量小于供給增長。2004年世界小麥消費量5.99億噸,比去年增加1279萬噸;小麥供給7.41億噸,比去年增加2282萬噸。大豆消費量比去年增加1668萬噸,而大豆供給增長3018萬噸,消費增長明顯小于供給增長。
三是隨著近年世界糧食庫存的持續(xù)下降,糧食供給偏緊,促使許多國家從保障自身糧食安全考慮而增加政府儲備,不少糧食企業(yè)的商業(yè)庫存也有相應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