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近期期貨、現貨市場行情探究 七大原因需關注

  作者: 來源: 日期:2004-10-22  
     2004年國慶后至現在,國內的期貨市場掀起了巨大的波瀾,大部分品種經歷了大幅、快速的跌勢行情。

     鄭州商品交易所麥價在節前下跌的基礎上再次大幅下跌:501硬麥10月11日1673,10月20日1627,跌幅近50元/噸;501強麥10月11日1776,10月20日1722,跌幅近60元/噸;501棉花10月11日12740,10月19日12350,跌幅400元/噸。

     大連商品交易所豆類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跌:501大豆10月11日2724,10月18日2573,跌幅150元/噸;501豆粕10月11日2316,10月18日2514,跌幅近100元/噸;就連剛上市不久的玉米也經歷了30元/噸的短期震蕩。

     那么,期貨市場為什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出現這么激烈的波動行情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對行情的演繹起到了相當的推動。

     一,市場預期的人民幣升值因素。9月底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年會上,西方7國集團再次對中國施壓要求放寬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范圍,意在讓人民幣升值。周小川行長在會上代表中國政府做出了中國會承擔起更多的國際義務和責任的講話,讓市場對人民幣升值有了更多的想象。而后10月初韓國、日本等紛紛預測中國可能會很快放開人民幣匯率,人民幣的升值幅度短期內可能會在7%-10%,國內一些媒體和研究機構一時也紛紛做出相同的預測。銅價就是在這種氣氛中恐慌性快速下跌,從而引發整個期貨市場的整體性恐慌。9月1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否定了近期內人民幣升值的市場傳言,但市場的氣氛已極度渙散。

     二,宏觀調控政策的因素。10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肯定了今年以來的宏觀調控所取得的成效,并再次提出要繼續堅持年初制定的宏觀調控政策。溫家寶總理用了繼續堅持、嚴格執行、毫不松懈的文字語言,再次指出了宏觀調控政策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國家發改委隨后出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徹底打消了前一階段市場對宏觀調控可能即將結束的論調。

     三,世界經濟的風險因素。其中最大的風險是石油問題。就在各國金融首腦聚集華盛頓參加世行和基金組織年會之際,紐約市場的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50美元心理大關,創下歷史新紀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2005年的世界石油平均價格將比2003年每桶高出8美元,這將會使世界經濟增速放慢0.5個百分點。此外世界經濟增長還一直面臨著不少老問題,其中包括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巨大、國際金融體制存在不合理性、世界減貧行動進展遲緩以及全球貿易談判步伐艱難等。

     四,國際基金的平倉。這一點在倫敦銅上表現得最為突出,10月13日國際基金在倫敦市場和紐約市場同時大幅退場,使得當天兩個市場創出歷史性的跌幅,倫敦3個月銅跌330美元,紐約銅跌了 17 美元。在國際上引發了投資市場的極度恐慌。

     五,國際恐怖主義的不斷發生。近來恐怖主義勢力雖然分散,但不斷有抬頭的態勢。伊拉克的人質危機天天發生,不僅僅美國人,意大利、法國、比利時、德國等在伊的公民時有被綁架事件發生。中國人在巴基斯坦也出現了人質綁架事件,雖然近日在巴基斯坦的努力下得到了解決,但還是死了一位中國人。在俄羅斯以及世界的許多地區恐怖主義不斷抬頭,綁架、殺害人質事件和破壞建設事件不斷發生。

     六,禽流感現象不斷發生和升級。我們的鄰居越南是家禽類飼養主要國家,越南國家和政府也采取了各種措施預防和治理家禽類的禽流感,但是禽流感現象還是不斷發生,10月初以來又發生了兩起中等規模以上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泰國更是發生了人與人之間傳染的禽流感病毒,使得市場對禽流感病毒的擴散和傳播越發擔憂。

     七,今年農產品的豐收。隨著收割進程逐步步入尾聲,產量也日漸明朗,今年絕大部分農產品的產量都比去年有相當大的增產。美國農業部公布10月供需報告指出:阿根廷2004/05年度大豆產量預估3900萬噸,巴西2004/05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6450萬噸,2003/04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估維持1690萬噸。中國2004/05年度大豆產量1750噸。2004年美國大豆產量預估為31.07億蒲式耳,高于分析師平均預估值30.26億蒲式耳。

     以上這些種種,無疑對期貨商品價格近階段的下跌起到了促進和加速推動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影響了投資者的心理,使市場出現了激烈的恐慌,才使得行情出現了激烈的下挫。隨著一些現象逐漸被投資者認知,被市場接受,期貨市場必然會漸漸趨于平穩,行情也會回到理性的正常發展軌跡中。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