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消息:據中國日報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稱,今后幾個月內中國消費價格將面臨新的上升壓力。謝伏瞻稱,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將給今后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構成上漲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主任任興洲稱,原油及原材料價格上漲早在今年前三個季度期間就給CPI帶來了影響。她說,自今年年初以來,由于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政府已經三次提高了國內石油價格。任興洲稱,政府可能在四季度進一步提高國內原油價格。
由于運輸能力不足,國內燃煤價格也將穩中趨升。與此同時,中國還日益面臨著提高諸如水電等公共事業費用的壓力。北京市政府已經提高了水價,并打算提高電價。其它各地政府也有提高公共事業費用的計劃。
任興洲稱目前仍面臨著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她說今年CPI預計增長約4%,國內消費商品市場的供需形勢將在四季度內繼續改善。任興洲稱,糧價是近幾個月里CPI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政府自年初采取的增加糧食產量的措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今年糧食產量將達到預期目標4.55億噸,這要比去年增長5.8%。
但是任指出,雖然糧食增產以及特定數量的進口,將有助于保持國內供需平衡。但是今年的供需缺口不可能完全被填補。糧食供應存在的結構及區域問題將繼續使得糧價處于上升水平。因此第四季度糧價預計同比增長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