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專家:我國玉米面臨長期競爭壓力

  作者: 來源: 日期:2004-11-23  
     從世界玉米市場形勢以及我國入世兩年來的經驗看,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所的專家認為,我國糧食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將長期存在,今后幾年,競爭壓力會逐步顯現。

    專家指出,加入世貿組織如同一把“雙刃劍”,它既給我國玉米市場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沖擊。根據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和我國在入世談判中的承諾,入世以后,我國必須要擴大農產品市場對外開放程度,降低關稅稅率,逐步取消非關稅壁壘和糧食出口補貼,并對小麥、大米、玉米和豆油、菜籽油、棕櫚油六種糧油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小麥、大米、玉米三種主要糧食配額內關稅稅率均為1%。入世第一年的玉米進口關稅配額為450萬噸,2002年為585萬噸,2003年為625萬噸,2004年增加到720萬噸,且私營比例要分別達到總配額的32%、36%和40%。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玉米生產規模小,商品率低,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缺乏比較優勢。這些措施的實行,必然要對玉米生產和流通產生很大影響,導致進口玉米因低稅而增加,出口玉米因取消補貼而受到制約,在進口玉米增加和出口玉米減少的雙重擠壓下,國內玉米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價格走低,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挫折,玉米播種面積和產量也要相對減少。另外,根據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包括價格支持、出口補貼等都要予以削減,政府對糧食價格的調控必須適應WTO規則的要求。

    然而,從入世的前兩年看,前期所預想的玉米市場遭受沖擊并未成為現實。但專家指出,入世后我國糧食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將長期存在。目前國內玉米價格優勢已基本喪失,來自國際市場的挑戰將在今后幾年逐步顯現。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