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一號文件出臺
新年伊始,黨中央、國務院為解決“三農問題”發出了有關增加農民收入的一號文件,給發展畜牧、料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時機。
2、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
今年,作為飼料原料的糧食生產,發生了新的變化,糧食生產進入一個新的生產周期。我國糧食生產連續4年下降,從1998年最高的5.12億噸,下降到2003年的4.306億噸,下降15.7%。其中玉米為1.14億噸,減產6%,與最高年1998年的1.3295億噸相比,下降14%。今年開始,整個糧食(包括玉米在內)供求價格局已經形成,低價原料供應的時代已經過去。據初步統計,與去年同期比較,玉米和豆粕價格均增長26%左右,魚粉價格增長18%左右,配合飼料增長成本約20%左右,原料價格走勢對企業的影響日益加大。
3、國家實施宏觀經濟調控
飼料業上游的企業和部分飼料企業本身資金緊張,加之,國家為防止投資過熱,于今年5月,實施宏觀經濟調控,緊縮銀根,則更是雪上加霜;還有甚者,大部分飼料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大量賒銷,經濟舉步維艱。根本無力強抓原料機會利潤。
4、《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
6月1日起,《道路安全法》正式實施,特別對超載,超限車輛加大了檢查和處罰力度;加之,國際能源短缺,燃油漲價飼料企業的銷售網絡主要分布在城郊和農村,產地與銷區相距較遠,產品絕大部分靠汽車運輸,過原料和產品運輸成本相應大幅增加,從而導致飼料產品增加成本50元/噸,飼料業的經營形勢不容樂觀。
從以上四個方面來分析,上半年的飼料業喜憂參半:中央一號文件,對發展飼料和畜牧行業較為有利:原料價格上揚,飼料產品成本增加,利潤微薄的飼料業利潤進一步下降;宏觀調控增加了企業的投資成本;《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
二、飼料、養殖業的現狀
1、飼料產品的市場需求
肉、蛋、奶及產品的增長決定著飼料的需求。1979年以前,中國居民人均肉類占有量在10kg以下,1987年人均占有44.6kg,已完全達到目前城鎮居民最高收入戶的肉類消費量。目前,全國人均占有肉類已接近50kg,全國農村平均每戶飼養畜禽及其產品量也大幅度增加。可見,當前的肉類生產量相對過剩,超過了居民的消費需求。
禽蛋的發展情況與肉類相類似,而增長幅度更是高于肉類。在80年代,禽類的平均增長率為12.5%,90年代達到13.3%;只是由于人均占有量相對較低,禽蛋價格才沒有像肉類那樣大幅度下降,但也呈飽和狀態。80年代,禽蛋人均占有量平均只有4.6kg,90年代卻達到12.3kg,目前已超過17kg,完全能滿足目前居民的消費水平。
水產品生產也呈加速趨勢。80年代,水產品的年增長率為10.4%,90年代為12.4%。水產品生產增長,更多的得益于水產養殖的增加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80年代,水產品養殖面積由298.53萬公頃增至610萬公頃。由此看來,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畜牧也發展的主要任務是由主要注重產量增長,向優質高效、改進質量為主、兼顧數量增長的方向發展。
基于以上對肉、蛋、奶及水產品發展前景的判斷,對2005年飼料養殖產品產量和飼料需求量預測如下:
2、中國飼料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飼料行業有過十分光輝的歷程。它在短短20年內完成了從手工作坊式的生產到世界第二大飼料生產過的飛躍,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2003年全國飼料產品總產量達到8781萬噸,其中配合飼料6406萬噸,濃縮飼料2046頑鈍,添加劑預混飼料329萬噸,預計飼料工業總產值將達到2100億元。
近年來,飼料企業過度追求數量擴張,大搞價格大戰、賒銷大戰盲目上項目等,忽略了合理經營利潤、創名牌戰略、集團化規模經營,致使設備資源閑置、市場混亂、質量下降、拳頭產品少,企業經營如屢薄冰。其村的問題有:
(1)、行業獲利率低
目前,中國飼料企業高達12000多家,每個企業平均生產能力僅為7.67萬噸/年,每個企業平均實際產量僅為4萬噸/年。而世界飼料也的現狀是約3800家大型飼料企業的配合飼料占全球總量的80%。1997年沒過生產了1.2-1.4億噸飼料,但只有3000家飼料加工企業,單個企業的平均生產規模為400萬噸/年左右,相差100倍。
由于飼料行業的進入門檻過低,我國的飼料企業:大而不大“的現象很突出。即“大”企業并沒有獲得足夠大的銷售收入比例和市場份額。在經過了較充分發育的飼料市場上,飼料業的獲利能力正全面下滑,2-3%左右凈利率與全年國民經濟增至率產生約4.5%的差距。
(2)、飼料原料日益短缺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殖生產國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飼料原料特別是蛋白質原料的需求大國。飼料糧主要是玉米原料再魚粉及各種為量元素配制而成。而占飼料比重很大的蛋白質、能量飼料卻接近或超過70%,對國際原料市場有很深的依賴性,抑制了飼料工業的發展。飼料原料緊缺將是長期的結構矛盾,如何解決飼料原料這一問題,將是促進養殖業發展的關鍵。
(3)、產業鏈脆弱
飼料工業是連接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農業產業鏈條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關鍵環節,直接受到上、下游產業的影響。假如世貿組織我國飼料原料價格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更加明顯。特別是2003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豆粕價格的暴漲給飼料企業帶來的巨額損失,讓行業明白了什么較全球經濟一體化、與上游油脂加工的關系以及校友的家禽飼養量減少造成飼料產量驟減關系等。其中,種植業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和國際行情及國家政策的影響,養殖業又易受到技術壁壘的制約,故整個產業鏈抗風險的能力較為脆弱。
(4)、行業自律差強人意,產品及衛生質量低
隨著飼料原料均價的大幅度上漲,飼料成本壓力相應放大,各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大打價格戰,然而,飼料企業企圖通過使用新原料、新產品來將低成本的努力屢遭失敗,飼料企業只有調整配方,試圖降低,實質降低產品營養濃度,造成飼料產品質量江河日下,付出的代價則是料肉比高、成活率低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及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動物產品的營養和衛生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飼料質量問題仍然令人擔憂。當前飼料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上,產品文書指標超標問題和違禁添加藥物現象依然存在。
(5)、管理粗放,無序競爭
飼料也雖然是我國支柱產業之一,但未受到足夠的重視。主要表現再兩個方面:飼料原料是影響飼料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因素,而國家對糧食進口的政策制訂卻少又顧及對飼料也得影響;社會針對飼料也經營管理得研究各四老也得專業咨詢、培訓相當少。前者各位非常清楚,我就不多言,我主要要講后者。因為后者,飼料企業各自為陣,各唱各的調,幾乎是封閉式或散打式的管理,造成管理粗放,甚至落后。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規范、先進的管理,又如何能有好的經營結果呢?
飼料企業的競爭無序,我個人認為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前面談到的行業自律差強人意,產品衛生質量低:另一方面就是大量的賒銷。飼料行業賒銷成風,賒銷已成為飼料企業搶奪客戶“最簡單、最實用”的手段。賒銷對促進畜牧業的快速發展曾起到積極作用,但就目前而言(技術知道和技術服務嚴重脫節),卻進一步增加了養殖戶的負擔一養殖風險和市場風險,使養殖虧本時有發生。為什么養殖戶虧本但畜禽產品價格卻上不去?不能簡單用供大于求解釋。農村實業人口增加,赴外就業也機會減少,多數只好選擇養殖。但一無資金,二無技術,只有場地和勞動力,這時,飼料廠的賒銷就給他們一個機會。錢不夠或沒有錢也可以養殖!虧本了怎么辦?繼續養,因為這家飼料廠或經銷商不在賒帳,但其他飼料或經銷商可以賒。為什么養殖虧本還要大量飼養?基于以上幾種想法:一是不養怎么辦?二是說不定能賺回來;三是不要自己投資;四是你如果不養了,要債的就催的緊,若是還在養,就等于給顧主一個希望,就好象國營企業的破舊設備,你若賣了,銀行和你沒完,它自己爛在那里,都是希望!其實還是賒欠惹的禍!
(6)、技術人才的專業致使未得到有效發揮
由于養殖也乃至農業在國內的地位較低,再加上養殖從業人員待遇較低,因而是大量養殖專業的學生不愿意從事養殖業,而真正學需要這些專業技術人才的養殖業卻無人可用。國家教育配套體系和社會用人實際不對稱,導致學難適用。加之行業利潤低,飼料及養殖業不愿意或無資金與科研院校通力合作,造成科研成果難以轉化未生產力,反而阻礙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3、主要大宗原料行情走勢
“經營飼料就是經營原料”。原料成本已占據飼料產品的絕大部分,原料價格波動對飼料企業經營的影響非常巨大,故此,談飼料業就必談原料行情。我這里簡單談一談幾種主要大宗原料的情況。
玉米
2004年我國將基本開放糧食購銷市場和價格,糧食購銷主題多元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全國開展智力車輛超載超限統一行動,公路運輸成本大幅增加,鐵路運輸緊張,使得產區玉米外運難度加大,供應區域步平衡將進一步加劇;而隨著飼料、酒精、淀粉和賴氨酸行業的擴產增量,對糧食的需求量呈上升趨勢,糧價上漲是必然趨勢,玉米作為飼料主要能量原料其價格走勢也概莫例外。
豆粕
我國豆粕消費需求仍將保持上升態勢,中國大豆壓榨能力無庸置疑,步考慮價格和需求的波動對壓榨量的影響,豆粕的供應較充足。但制約豆粕供應的主要因素在于進口的數量、質量、價格、油廠銷售策略以及國家政策等因素,后期大豆供應量和價格仍存在很大變數,步排除豆粕價格大幅起落。
魚粉
由于海洋資源有限,魚粉的供給與需求主導了全球魚粉的價格趨勢,而對于后期飼料(主要指水產料)良好的需求形勢下,魚粉市場價格繼續維持高位振蕩。
三、飼料、養殖業的發展趨勢
1、飼料業發展趨勢
(1)、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直接消費的口糧呈緩慢下降趨勢,間接節消費的飼料糧持續上升。1980年-1995年,人均口糧分別從172.2公斤下降到111.6公斤,下降幅度達35.2%;而同期人均動物性食品消費量由32.6公斤上升到42.6公斤,上升速度達30.7%以上。隨著中國居民事物結構的改變,肉、蛋、奶等動物食品的消費量將進一步增長,飼料需求量隨之上升。
(2)、目前,中國豬、禽飼料所占比重仍為大頭,兩項合計高達92%,而世界飼料產業結構中豬、禽、牛飼料大約各占1/3。預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豬肉消費比例下降,禽肉和牛肉比例上升,水產品比例也會上升,國內飼料產業結構也將隨之變化。
(3)、預混料和濃縮料增長是重要趨勢。顆粒配合飼料將是中國飼料發展的方向。但由于我國山區多,地域遼闊,運輸方便,農民手中還掌握大量剩余糧食,需要混入添加劑,故添加劑、預混料和濃縮飼料在本世紀將會由更大的市場,其增長幅度將高于配合飼料的增長幅度。
(4)、目前世界上約25%的飼料廠家生產的配合飼料占總量的80%。美國在1979年有10000多家飼料加工企業,1995年只剩2000多家,但產量卻增長了兩倍。隨著飼料市場競爭的加劇,全國必將出現一批飼料企業集團,飼料生產更加集中,飼料產量增加,但飼料企業數量必將減少,成為我國飼料工業的一大趨勢。
2、養殖業的發趨勢
(1)、由于養殖成本及管理技術和出口要求等因素,以散養為主將向規模化養殖轉變。
(2)、由于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和畜牧業微利時代的到來,經濟發達地區和人口密集去的養殖將逐漸向城郊和邊遠地區轉移。
(3)、由于人食物結構的變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種水產養殖、反芻動物養殖和寵物飼養將成為未來養殖業發展的亮點。
(4)、培育功能性保健畜禽,促進人類健康。韓國已培育出低膽固醇的優質肉豬,我國已生產出低膽固醇高碘蛋、高鋅蛋、高鐵蛋,具有已定的防病功效,更多的功能性食品還在培育研究中。
(5)、發展快生長型畜禽,提高飼養經濟效益。由于高新技術的發展,快速育肥豬,育肥牛,快速養雞技術已取得較大發展。
3、飼料添加劑發展趨勢
從未來的發展需求可以看出,中國飼料添加劑的市場前景廣闊,中國將是世界最大的飼料添加劑消費市場。
(1)、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2)、安全、綠色飼料添加劑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熱點和重點。
(3)、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重視抗生素代替產品的開發。
(4)、進一步擴大蛋氨酸和賴氨酸的生產,同時加大蘇氨酸的開發力度。
(5)、重視維生素的生產,積極發展酶制劑。
(6)、發展防酶、抗氧劑,促進飼料安全、衛生水平的提高。
4、安全、無公害飼料
當前,我國畜、禽產品的安全質量存在很多問題,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一是畜、禽疾病種類多,發病范圍廣;二是畜、禽產品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含量等嚴重超標;三是畜、禽疫病、獸藥殘留、飼料質量、飼料添加劑、獸藥質量等檢測技術落后,監制體系步完善;四是標準體系建設滯后,在很多方面缺乏強制性技術標準,各項技術水平遠遠落后于同行水平;五是法制體系建設滯后,畜、禽產品安全質量控制方面或者在某個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六是中介組織發展緩慢,政府和企業間缺乏必要的管理組織。
目前,中國飼料企業散布廣、數量多、規模小,行業競爭激烈,導致不規范的競爭行為比較普遍,飼料安全監管成本過高,監管效果有限。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食品業對飼料安全和衛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飼料業的風險大大增加。
可喜的是,為影響國家“保證食品安全”的號召,今年,希望集團與湖南唐人集團等全國65家飼料企業共同參與了以“關注飼料安全,關注大眾健康”為主題的安全承諾活動,之前還發表了《安全宣言》,重在率先垂范,以點帶面,要求行業自律,從我作起。
5、加入WTO后,我國飼料業的資本結構整合將提速
入世前,由于政策限制,外資投資中國飼料業的數量雖然比較大,但大多采取新辦企業的方式。目前,中國飼料業以民經營資本為主,產業退出的障礙和成本較小;加之入世后,飼料行業將取消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這將限制我國政府對飼料工業的扶植和保護空間;再者,入世對外資并購國內企業的政策逐步放開,外資飼料業以及成長起來的中國民營資本對國內飼料企業的并購將成為新的資本進入中國飼料業的主要方式之一。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入世給我國農業產品帶來的巨大沖擊,飼料行業還將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競爭局面,必將促進中國飼料業資本結構的整合,國退民進是大勢所趨。在未來的5-10年內,隨著中國養殖業產業化的快速形成,中國飼料企業數量將迅速減少,經過收購、兼并、托管等多種形勢的資源重組最終將形成數量有限的區域性大型飼料加工企業。在這一階段,按照發達國家養殖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如果中國的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產值比重上升到45%-50%,飼料產量可達1.5億噸。如果以每一地區2-3個飼料企業計算,重組后的中國飼料業只需要年產能力12萬-18萬噸的飼料廠1000-1500家,預計前20位石料企業的產量之和將達到全國飼料總產量的60-70%。而目前中國的飼料企業設計生產規模已經基本達到這一指標,只是產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總之,隨著中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食品結構的進一步改變,國內飼料總體容量將相應增加,但飼料企業的數量將迅速減少。同時,養殖業將快速向規模化、專業化、多樣化、過渡,從而向人們提供更加豐富、營養、衛生的畜、禽和水產品。位促進人類健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